散文《五店市的前世今生》

标签:
七彩艺文会馆文都五店市刘建燃泉州 |
分类: 七彩艺文美文欣赏 |
《五店市的前世今生》一文于2014年6月收录在由刘志峰主编的海内外名家选集《作家笔下的五店市》一书,2015年被《厦门文艺》及海外的《菲律宾商报》转载。
老街区就是五店市,五店市是老街区最早的乳名,也是晋江城的发源地。这是一座明清至民国及上世纪80年代前期的闽南传统建筑群。据族谱记载,在唐开元年间,蔡姓的七代世孙5个兄弟,在青阳山下交通最密集的官道上,开了5间饮食店,以方便行人,从此声名远播,被誉为“青阳蔡,五店市”。自此,五店市成为青阳的别称,在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一座悠然的小集市,从此方便了来来往往的客人,从此名声在外,从此成了路过的旅客吃饭、落脚、过夜的一个驿站。
http://s14/mw690/0042qY0wgy6YlWjJDJz6d&690
如今的五店市,已历经百年风雨,积累了厚重的历史文化。现在的晋江,到处如火如荼地开发,仅用30年的时间,就让晋江脱胎换骨,变了模样,让很多海外的华侨回到故乡,认不了故乡的路。还好有五店市,帮他们保留了一份,儿时故乡的记忆。所以说,五店市不仅仅是晋江的一个历史景区,更是无数海外华侨们寻根问祖的根。
http://s11/mw690/0042qY0wgy6YlWjqlZg8a&690
在现代化的今天,这座古老而又精致的老街区,永远笼罩着一道岁月的沧茫。
http://s8/mw690/0042qY0wgy6YlWj44wnf7&690
走进小巷子,走进大门,走进那小小的四合院,那种古朴、简洁、又充满了一点点卑微的精致,可以感觉到曾经的主人是多么热爱生活。四合院里也种些花草,那绿色在院子里愈发着一种清晰高贵,填满我的整个世界,使人一时没了现代都市里的那份浮躁,那种久违的”宁静致远”,也像回到自己的身边。小巷子里的墙壁脱落了,墙脚下露出翠绿的野生青草,以及先人们用石头砌成精糂的手艺——此时此景,我却不敢仔细去瞧,我怕贴得太近,打搅了这里沉睡千年的梦境,我只能顺着梦境联想下去——闭上眼,仿佛回到那古老的年代,那酒旗招风,饭菜飘香,街道上马车悠哉而过,商店里鳞次栉比,美轮美奂的红砖古厝民居,星罗棋布,一片如“清明上河图”的繁华街区浮现在我的眼前!
http://s5/mw690/0042qY0wgy6YlWiYFoMe4&690
我清晰地看到,五店市的先人生活在怎样的画卷里——我要顺着画卷,去看看他们更详细的生活,于是,我来到了四合院。
站在四合院的中间,再细看四周,房门,屋檐、门窗、庭院,都被雕刻着极尽精致和华丽;充满了皇宫建筑的布局,再一次震撼我的视觉。
http://s12/mw690/0042qY0wgy6YlWjcWG7eb&690
五店市作为闽南建筑风格的鼻祖和宿影,在当时远离中原文化的福建,可算是偏安一偶的“蛮夷之地”了!所以,我相信了那些传言。在千年之前,五店市的先人们,在依依不舍告别中原的故乡时,就一定不是平常的百姓人家。他们有可能是保家护国的名将,也有可能是定国安邦的文人雅士,为躲避战乱或者厌恶了战争,才从遥远的河南、山西一带,带着家人子仆,带着对故乡的牵挂,带着对另一种新生活的向往,风尘仆仆地来到福建,并在河的两岸安家落户,繁殖生息。他们带来了中原特有的主流文化,并把那条河改名成晋江,来寄托思乡情绪。他们建造房子,和当地的土著相交相融,于是才有了今天别具一格的闽南建筑,才有了今天的五店市。
http://s10/mw690/0042qY0wgy6YlWiQx6179&690
http://s4/mw690/0042qY0wgy6YlWjeuRB33&690
在一条幽静的小巷子里,我抬头仰望五店市的屋顶,高于头顶和天空打成一片的飞檐翘角,是闽南传统古厝最耀眼的写照,此时,它静默地悬挂着,又像在诉说着什么!使我不得不感叹五店市历史的源远流长,像东海升起,紫帽山下的夕阳,长年累月地轮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岁月的长河中,只有那高高翘起的燕角屋脊,依然向中原深情眺望!这是一种思乡?一种回望?还是一种装饰的美?在今天已经说不清了!我们只知道,五店市也在金戈铁马的戎马生涯中走来,最后和谐了春夏秋冬,和谐了岁月,并把岁月珍藏,珍藏成一对对燕角屋脊,摆在世人的面前,那么缄默,那么沉重。
http://s1/mw690/0042qY0wgy6YlWjrPeoa0&690
爬上附近的一处高楼,鸟瞰五店市全景,会发现五店市的位置落在了一个很抢眼的位置上,这个位置是厦门,安海、石狮去泉州古城的交叉点上。可是中原文化自古讲究依山傍水的格局,五店市在晋江平原一马平川的土地上,后无靠山可依,前无溪水盘绕,蔡氏先人为什么无所谓这些传统的封建文化呢?
通过我的苦苦思索,我终于发现了另外一翻天地和景象。
http://s9/mw690/0042qY0wgy6YlWjKzAA28&690
俗话说鱼有鱼的路,虾有虾的道,没有依山傍水的格局就不能生活了吗?五店市的四周一马平川无边无际,像坦开了胸怀,以包容万象之姿,造就了滚滚红尘的绝美意境,这也造就了五店市后人们更广阔的视野,于是出现了多少远渡重洋四海为家的壮举,也成就了多少荡气回肠的故事!让一些一生都没出过远门,生活在依山傍水的格局里的平淡人士,从此开始感叹岁月的蹉跎和人生的平淡!
于是我发现了,五店市所造就出来的的风情和调调,永远不是那种生活在“墨守成规”里的人能够体验到的。
这风情是迷人的,是人都喜欢;这“调调”也是迷人的,是人都向往!
http://s16/mw690/0042qY0wgy6YlWjPpzF9f&690
我们一直在寻找,也一直在模仿,这样的一种生活,可是有一种是我们无法达到的高度,那就是这样的风情和调调,淡化了权威,淡化了尊卑,也淡化了权力世界里的刀光剑影。五店市的后人为什么会有这样高的境界?他们这种生活的理念又来自哪里呢?我们无法准确知道,我们只能顺着一点点的蛛丝马迹去猜测,去推理。
http://s11/mw690/0042qY0wgy6YlWiQqhQ3a&690
我想是不是有这样的可能:
那时的晋江远离了权力中心的中原,一定是过着青山绿水、男耕女织、漫歌漫舞的田园生活,这迷人的状态使他们不再相信,依山傍水的雄伟格局,会给生活带来好运!会给自己带来安康!
http://s14/mw690/0042qY0wgy6YlWjlKyh8d&690
如果还不是这样,那一定是因为:
路途的颠簸和一路无数的风土人情,使他们领悟了另外一种生活的美好,那就是人间有情,自由自在!从此寄托于青山绿水中,过着随遇而安的日子,从此少了份威严,少了点规范,这又何尝不是饱受战乱之后的愿望和梦想呢………总之,想象不完五店市的前世今生。
http://s1/mw690/0042qY0wgy6YlWj80i450&690
我的所思所想,不知道能不能对上历史真正的依据,但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在我结束了旅程,从五店市归来,再回首望望这座静默千年的古街区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它带给我的震撼,不仅仅是它的古老和文化上的价值,以及无数海外侨胞寻根问祖的一块圣地,最重要的是,在这浮躁的现代都市里,它让我领悟了还有一种生活状态,更值得我们去体验,去生活。
http://s15/mw690/0042qY0wgy6YlWjpoOW1e&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