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书推介:《语文教学设计:优化与重构 》

(2014-04-08 20:42:39)
标签:

教育

分类: 好书推介

    今天参加区高三一模成绩分析会,语文教研员张全胜老师在成绩分析中引用了该书的观点,感觉入情入理,于是,了解了该书相关信息与大家分享。马年了,马上阅读!

 

好书推介:《语文教学设计:优化与重构 》

 

http://s8/mw690/0042qNwrty6HWYyeQEDd7&690》" TITLE="好书推介:《语文教学设计:优化与重构 》" />
一. 图书信息
 
  作     者:  张秋玲 著
  出 版 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9-1  ISBN  9787504162748
  所属分类:图书 中小学教辅 教师用书 学科教学
二.内容简介
     《语文教学设计:优化与重构》是一本基于作者理论学养与实践经验的原创之作。作者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吸收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结合自己16年的语文教学经历,带着对语文教学客观冷静的批判性思考,立足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重构了语文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与评析框架。论述围绕语文学科的课程价值,分析了语文教学内容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质,从课程与教学的视角,澄清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设计中诸多群体性、无意识的错误做法。语言浅白通俗又不失学理思考,虽脱胎于日常的授课讲义,又从读者的阅读心理出发设计了灵动的阅读结构。为职前、职后的语文教师提供了颇具价值的学习与指导。
 
三.作者简介
      张秋玲,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四.本书目录

模块一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单元一 教学设计及其学科理论
第一讲 教学设计的界定
第二讲 教学设计的兴起、发展与研究
第三讲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石
第四讲 教学设计与传统教案
第五讲 教学设计与语文教学

单元二 影响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因素
第一讲 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学生
第二讲 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教师
第三讲 课堂教学中的凭借:教材
第四讲 实施教学的时空:教室

模块二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单元一 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策略
第一讲 几个重要的核心概念
第二讲 社会文本与教学文本
第三讲 选择与确定课堂教学内容的策略
第四讲 教学内容在传播过程中的四种形态

单元二 语文课堂教学中关键因素的设计
第一讲 基于学情的教学目标
第二讲 走进文本的教学切入
第三讲 设疑激趣的教学导入
第四讲 一线串珠的教学提问
第五讲 简约有效的教学活动
第六讲 黑白融合的教学板书
第七讲 画龙点睛的教学结语
第八讲 彰显个性的练习作业

单元三 语文课堂教学中结构性因素的设计
第一讲 教学流程的基本环节
第二讲 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
第三讲 教学组织的基本类型
第四讲 教学媒体的适宜选择

模块三 语文教学设计的评定量表与案例分析
单元一 评价语文教学设计的量表
第一讲 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第二讲 评价教学设计中的理论模型
第三讲 构建5A100分评定量表

单元二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第一讲 识字、写字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第二讲 阅读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第三讲 写作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第四讲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第五讲 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后记

 

.在线阅读章节

  语文的终极目标决定了学校的语文学习应侧重学习言语作品中的言语形式是如何传递言语内容的。对“言语形式的学习是语文这一学科的立科之本”。叶圣陶早年就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找,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作为学校一门学科课程的语文,侧重的是从言语作品中学习言语形式,侧重于作者“怎么说”,使得语文教学内容潜在性成为必然。典范的言语作品不只是为了成为供学习使用的言语材料而创作,其本身就都有各自体现多元思维下不同视野的原生价值,相对于独立的、自由的社会读者而言是无限的、多元的、不确定的,在未成为教学所用的言语材料时,它所蕴涵的多元的社会理解意义都是潜在的教学内容。《红楼梦》就是一部以潜在状态存在的语文教学内容,在这部书中有许多可以进人语文教学的内容,但在它没有走进真实的语文教学之前,这些教学内容只能潜存于《红楼梦》这部书中,以社会阅读客体的物质形态存在着。
二、预设的教学内容
“预设的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内容在传播过程中的第二种形态,它上承潜在的教学内容,下启显现的教学内容,是对大量的言语作品中潜在的教学内容进入教材编者视野、进入教师视野所产生的形态变化的总称。语文教学内容的预设是双重预设:一是教科书编者对含有语文教学内容的言语作品所进行的择取与预设;二是教师对选入教科书中的言语作品进行处理,以确定实际课堂教学中可使用的教学内容。
(一)教科书编者的预设
教科书是编者围绕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精心选择的教学示例,是最大限度适应不同地区学生学习的普适性范例,也是经过时间打磨的经典篇章。作为社会阅读客体存在的一篇篇文章,在成为教学凭借——“课文”之际首先要经过教科书编者的选择。教科书的编者在选择“这一篇”文章作为教学材料时,会从文章特点、学习需要、学生的可接受性、教师对文章的处理等角度考虑所需要的教学内容,将蕴涵符合特定需要教学内容的言语作品进行再组织后编人教科书,变成实际教学中的教学材料。编辑作用下的预设从量、质、层次三个方面对包含语文教学内容的教学材料进行选择。
首先,蕴涵特定需要教学内容的言语作品的无穷性与教学时间有限性的矛盾,使得编者对能够进入教材的言语作品加以总量的控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