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上学去》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4-04-03 16:19:57)分类: 示范教学 |
《大卫上学去》教学设计
美丽的星空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能图文结合,读懂绘本故事。
过程和方法:掌握阅读绘本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阅读绘本,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有阅读的欲望。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绘本的图画和文字美。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绘本阅读指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学生人手一本《大卫上学去》绘本书。
(四)教学过程:
一、感知人物,大胆猜想
1、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屏幕出示“大卫”照片),他的名字叫大卫,谁能说说你觉得大卫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朋友?
2、同学们看着照片都猜到了他是一个淘气顽皮的小男孩。其实要想知道一个人怎么样不能光看外表,还得知道他做过哪些事情。(用大屏幕出示绘本书《大卫不可以》中的一些图片)
3、再来说一说你觉得大卫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朋友?
4、刚才老师出示的都是大卫小时候的一些事情,现在大卫长大了,要上学了,上学后的大卫会是什么样呢?
二、观察封面,渗透方法
1、这就是这本书的封面。从封面上你知道了什么?(封面一般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内容)
2、再仔细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渗透阅读绘本的方法:要注意观察图上的背景等。)
3、看看从扉页上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老师生气了)
4、再观察一幅图,老师什么表情?(老师很高兴)
三、亲近文本,自由朗读
1、说一说,刚才我们学到了哪些阅读绘本的好方法?
2、学生自由阅读绘本。
3、同位交流。
4、汇报:谁说一说大卫上学去做了哪些事情?
四、抓住重点,品读感悟
1、观察上课听讲图:大卫在干什么?他的同位是怎么做的?
2、观察看窗外图:大卫在干什么?你觉得天上的白云想什么?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3、观察大卫擦桌子图:大卫把桌子擦得怎么样?他是怎么擦的?所以老师非常高兴,还奖励给他一颗小星星。
五、拓展延伸,动手创作
1、大卫以后还会做哪些让老师和同学感到高兴的事情呢?咱们也来创作一本绘本吧。用笔画一画大卫做的好事,并写上一句简单的文字。
2、师生共同创作。
3、展示师生的作品。
六、完整读文,感情升华
1、师生共同合作,完整读一遍这本书。
2、大卫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一天天的进步着,其实无论是严厉的批评还是温馨的提示,都是对大卫浓浓的爱。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个小朋友都能用心地体会包围在我们身边的浓浓的爱。
《大卫上学去》教学反思
一直对绘本教学情有独钟,这几年也尝试着在班中讲了几节绘本阅读课,深深地感受着孩子们对这种书籍的喜爱。“好的绘本中每一页图画都堪称艺术精品”“绘本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欣赏绘本无疑是一种让眼睛享受、让心灵愉悦、让精神提升的美妙体验”,专家们的这些话语更是坚定了我坚持对孩子们进行绘本教学的信心。
这一次我和孩子们分享的绘本是《大卫上学去》。《大卫上学去》中的主人公大卫,是美国作家大卫•香浓以自己小时候制作的图画书为蓝本,刻画出的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儿形象,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捣蛋鬼。大卫·香农以小男孩大卫为主角绘制了一系列的图画书,包括《大卫,不可以》《大卫上学去》和《大卫惹麻烦》。上学期我在班中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大卫,不可以》这本绘本,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淘气可爱的小男孩,所以这节课我又继续把《大卫上学去》呈现给孩子们。反思这节课,有收获的地方,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收获一:让孩子们喜欢上了阅读
古城小学的孩子们没有接触过绘本,这节课在带领孩子们看书的过程中,我感觉到孩子们积极性非常高,喜欢上了阅读。而且本节课我还渗透了一些阅读绘本的方法:认真阅读上面的每个字、注意观察人物的动作和画面的背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思考等。在本节课的阅读过程中,孩子们未必会完全运用这些方法,但是我希望这些方法伴随着孩子们以后的阅读。
收获二:感受到了孩子们创作的热情
孩子们都有争抢好胜的心理,课上我鼓励孩子们也动手画一画绘本,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个个都兴致勃勃的画起来,下课了有的学生还舍不得走,还有的学生边走边把他匆忙画完的画递给我看。在本节课上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创作的热情。
不足之一:在进行绘本阅读教学中,我往往会对孩子们进行一些语言方面的训练。这节课我引导孩子们展开想象,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进行想象说话,因为孩子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可能进行过这种句式的训练,所以这节课我想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拔高,让孩子们把句式说的更加形象更加具体。如孩子们说“白云像小汽车”时,我追问:“像什么样的小汽车?”“是不是像奔跑的小汽车更加好?”引导了几个后,发现孩子们关注的都是“颜色上相像”,如“像白色的花”“像白色的蝴蝶”等,此时我并没有进一步再引导孩子们说,而是有些急于求成地给学生说了一个范例:“像奔跑的汽车,像好吃的棉花糖……”,让孩子们像我这样说一说,没想到再找孩子说的时候,孩子们说的都是和我一模一样的内容,可能是我前面引导的还不到位,一举例又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
不足之二:整堂课的节奏有些前松后紧,前面的节奏应该再加快点,这样孩子们创作的时间就会更充分些。
在绘本阅读教学上,我不断的摸索着,争取也在不断的进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