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1:一个月的拼音教学困难重重。
一年级的孩子都只有六岁,他们有意注意还没完全形成。他们没有上课认真听课的好习惯,往往一节课四十分钟,能倾听二十分钟就很不错了。他们更多的是做小动作,东张西望。汉语拼音是个复杂的体系,要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教完拼音,而且要达到《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明确要求的:1~2年级学生,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可谓是困难重重。
一年级的孩子有效记忆能力不强。我们观察,有老师在教学复韵母ai、 ei、
ui时让学生在玩中学,让他们进行拼音游戏,游戏中学生们表现得很积极主动,反应敏捷,认读效果非常好。可是当游戏结束,再出示复韵母卡片让同学们独立认读时,全班二十几个同学竟然有十几个都辨认不出来,有的让人难以置信。课后我们把这几个同学叫到办公室询问,为什么在游戏中认得那么好,在独立认识的时候却读不出来呢?有个孩子就说“我也不知道,后来怎么就不认识了。”这需要教师根据遗忘规律加大复现的机会。
困惑2:整体认读音节的读法
整体认读音节是直接读出来的,但学生总是习惯拼读,如“chi”作为一个音节出现时,学生总爱拼读一下,有一半的学生会读作“ch-i-chi”,而汉语拼音规定了不可以这样拼,要直接读,因为它是整体认读音节。另外就是,在教学中发现,整体认读经常与三拼音节相混淆,如教三拼音节juan,quan,xuan,时,同学们掌握的很好,练习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很快掌握了读的方法。但是到整体认读yuan时,困难出现了,都读成了y-u-an-yuan,前面越是扎实,这里越是错的严重。我当时也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把这16个音节记下来,整体认读音节不准拼。
困惑3:孩子学习拼音感觉枯燥,学生写字姿势不端正,初学拼音时就出现两极分化。
许多孩子在幼儿园学前班里已经学过部分拼音知识,对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没有系统规范地学习汉语拼音。进入一年级再次学拼音时,他们就会觉得拼音很简单,自己已经学过了。从而不重视平时课堂上的学习,心浮气躁,上课开小差,读拼音有口无心,学习不踏实。同时也会觉得拼音学习太枯燥,对学习拼音产生倦怠。
在写拼音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执笔姿势是千奇百怪,最重要的是正确的很少。虽然这个问题暴露出的不是拼音教学的问题,但是,执笔姿势和拼音教学一同进入小学的课堂,并且都将成为孩子一生的基石,因此,我们不能把它排除在拼音教学之外,因为拼音是书写的载体,有必要将写字姿势进行强调。
困惑4:平舌与翘舌音
由于方言的因素,出现很严重的平翘舌音不分问题。教的时候并不费劲,问题就出现在拼读练习时,有的孩子明明知道什么是平舌音,什么是翘舌音,可一到连成音节拼读时,就“顺其自然了”所以,我费了大量精力、大量的时间来练习zh、ch、sh、z、c、s、的拼读,但仍有几个孩子会出错,一时之间很难改过来。我一直在思考,发生这样的情况是不是跟家庭教育有关。有些家长在孩子的幼儿时期对于孩子的一些发音不准,不闻不问,或许还会认为孩子说的话很可爱,却没想到这样会让孩子在学习普通话时遇到很大的困难。
困惑5:读音相同的声母和韵母混淆。
汉语拼音中有写声母和韵母读音相同,但形不同。如声母y和单韵母i,声母w和单韵母u等,它们很容易让孩子们混淆,他们会把yú写成iú,
yè写成iè,yóu写成yióu,wǎ写成uǎ……
困惑6:第二声,(阳平,或升调,“ˊ”);第三声,(上声,或上音,“ˇ”);容易混淆。
遇到两个三声拼在一起的时候,读时,前一个三声要变调,写时不变,孩子在写时出错较多,不容易分清。如:早起,处理,勉强。
困惑7:“省写”规则麻烦。
汉语拼音里的韵母ü只能和少量声母相拼,它写在声母j、q、x和y的后面时,要去掉上面的两点,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省写”规则。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我们采用形象生动的图片,讲“小ü有礼貌的故事”、编儿歌等,结果仍有很多学生遇到省去两点的ü把他读成u。尤其是在学生做一些练习题时,写出韵母时两点又要加上,特别容易出错。作业中的错误集中在ü和j、q、x以及n、l的相拼上,不是和j、q、x相拼时多了两点,就是和n、l相拼时少了两点,总是和u混为一谈。另外,在整体认读音节中,其中撮口呼韵母ü、üe、ün、üan前面加y构成的yu、yue、yun、yuan,学生也容易读错或者写错。总是把“ü”读成或写成“y-ü-yü。类似的错误不光是一年级的学生如此,到了高年级的学生遇到ü,也是错误多多。尽管学生很用心地去记儿歌,但还是会弄错。我真的很困惑,试想,如果拼音规则里没有这个变化,是u就读u,是ü就读ü,学生也就不会有这些困惑了。
韵母iou、uei、uen在前面加上声母进行拼写的时候,应写成iu、ui、un,而很多学生却仍把中间的字母拼写上去。再如以“i”开头的韵母,如拼写时前面没有声母,应把“i”大写,如“业”应拼成“ye”而不是“ie”,“鸭”应拼成“ya”而不是“ia”等等,这些问题令老师们头疼。
困惑8:声母表顺序问题。
在学习的时候是先学的z c s后学的zh ch sh r,但是在声母表中顺序却是反过来的,该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总的来说,我认为拼音对于孩子来说做到能认识声母、韵母及整体认读音节,并且能正确的拼读,目的也就达到了,汉语拼音是识字的工具。因此对于学生拼音的学习没必要抠得过细,过于复杂,同样考试拼音部分也没必要考的难度过大,如果是过难也就失去了学习拼音本来的意义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