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节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类推能力,渗透转化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于是,尝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上课的前一天我布置了预学作业:1.剪一剪,每人剪一对完全相同的三角形。2.拼一拼,将剪好的两个三角形拼一拼,能否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3.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4.想一想,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怎样表示?课堂上,我先检查学生的预学情况,提问:谁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生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又问:你是怎知道的?多数学生脸上一片茫然,于是带着疑问,学生走进了课堂。课堂中,我开展了学生动手拼三角形活动,通过学生展示,不难发现,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接着,我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而且,其中的一个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是等底等高的,因此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接着让学生用两个形状不同三角形看能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活动得出必须是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最后经过讨论得出结论:等底等高或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最后通过课堂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很好。一节课下来,我觉得我教的很轻松,学生学的很愉快。回顾整个堂课,我发觉学生真正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真正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的学习是积极的、主动地,而不是被动的。教师在课堂中适时点拨,梳理学生学习的盲点。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课堂效果良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