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敬贺国春《泉城晨话》第518期

(2025-11-21 03:02:00)
标签:

原创

杂谈

分类: 原创

敬贺国春《泉城晨话》第518

杨延斌

首先,衷心敬贺赵国春主席走过了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之路!他是我心中的骄傲和榜样!我有幸专程参加今天在哈尔滨举办的研讨暨《一个人的文学史》发布会,这是我的福气!

我此时最想表达的是:《一个人的文学史》这个书名,精准契合了国春主席的创作历程。

五十年对于历史长河说来,就是一瞬间。可这个“一瞬间”落实到国春主席的文学创作五十年上,那可是一段漫长而踽踽前行的文学之路。这一路走来,他经受了多少人生的风霜雨雪。

别人能看到的,只是洋溢在他脸上的荣光和那种生来具有的自信,实际上,他和绝大多数作家一样,把人生所有的辛酸苦辣,变成了笔下的笑脸而已,咽下去的,都是不愿意让别人看到的诸多不如意。作为作家,向社会释放光明和温暖是一种本能和责任,而忍受苦难和寒冷是一种人生磨砺和修行。

纵观赵国春主席五十年来创作的数百万文学作品,篇篇都向社会释放着巨大热能。在他的作品中,几乎篇篇都蕴含着北大荒秀丽的山水,以及北大荒人物群像中至善至美的人文情怀。

国春主席对于我,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他在我心中,就是会说会笑会走路的北大荒活地图,所以十分敬重他!

我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敬重,也是对这片黑土地的深情留恋和敬畏。他的举止言行一颦一笑,甚至每一个细胞或者每根头发丝,都融汇着北大荒文化的元素。

我对国春主席的崇敬,就是对北大荒文化的崇敬和崇拜!

老话说距离产生美,我作为一个远距离关注着北大荒的文学爱好者,觉得有资格给赵国春主席下一个定义:他在我心里是北大荒有史以来,唯一一个把北大荒各个层面都写到的大散文作家。

20195月,我曾经在病床上捧读《赵国春文集》,那种感觉就像翻阅北大荒简史。而且我认为,国春主席对北大荒的文化及其现代的、历史的文学贡献,远远超越他在文学界的影响和贡献。

我作为吃北大荒粮食长大的山东人,对北大荒充满感恩之情。

我从济南到哈尔滨,跨越了三千里,主观上为赵国春而来,客观上也是为北大荒而来。在我心里,赵国春是北大荒的具象化身,无论我和他个人的友谊情感多么醇厚,“北大荒”是第一位的!北大荒等同于我心中的佛龛!

国春主席的一支笔,写遍了北大荒的山山水水;北大荒的粮食,养育了我二十三年,我多次戏称“肚脐以上是吃北大荒大米长起来的”。北大荒在我的人生旅程中,有无法扯断的血脉情缘,这也是我和国春走得很近的情感基础。

我在赵国春主席身上,汲取补充了许多对北大荒的未知,他也给予我许多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在我的文学专栏《泉城晨话》创作中,多次给予指导建议,在济南召开的几次座谈会上,都接到了国春主席以北大荒作协名义所致的贺信,令我十分感动!俗话说人走茶凉,我走了三十多年来,那杯茶却一直是热的。

猛然想起李白《赠汪伦》那首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篡改为:延斌乘车向北行/只为国春盛邀请/文脉相通三千里/不及国春待我情。汪伦和李白情深千尺,那我和国春的情长三千里!

回眸国春五十年在文学园地里的默默耕耘,我几乎和他走过了相同的路。艰难困苦是我们的“口粮”,汗水和泪水是我们的“饮品”。 

漫漫五十年,国春和我一样,都是吃着艰辛的“口粮”,喝着汗泪交织的咸涩“饮品”,成长为作家的。

走过五十年文学创作之路,国春主席能成为令人瞩目的散文大家,他除了把辛苦当能量外,没有任何侥幸和捷径可走,这种文学上的长征路,能够走下来就是胜利者。这一点我十分钦佩国春!

在庆贺赵主席文学创作五十年之际,有那么多文学组织以及文学名人,以不同方式给予肯定鼓励,这是很多作家求而难得的。尤其作为中国散文最高组织机构,中国散文学会以及著名散文大家红孩,专门录制了视频表示祝贺,我觉得这不只是赵国春一个人的荣耀,而是北大荒文学和所有北大荒作家的骄傲。

就像赵主席自己说到的那样:我是北大荒的第二代,这片广袤的黑土地,是我生命的起点,更是我文学的根。北大荒,它不只是地图上的一块地方,它是我灵魂的寄托,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和我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藏着讲不完的故事。这些故事,就像夜里的星星,一直亮在我心里,催着我拿起笔,把北大荒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写下来给大家看。

我在北大荒生活工作了二十三年,其间留在记忆里的北大荒重大事件,在国春主席的四卷集《赵国春文集》中都能找到。所以我才说他是北大荒具象化的代表。

我更加钦佩赵国春主席从骨子里迸发出的真情道白。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会尽可能地张扬荣光,掩藏疏漏或者糗事,而他却截然相反,不仅能坦白过失,还能把那些容易让人产生怨怼的故事写进文章,大概他是想检讨自己的同时,提醒年轻读者不要犯他的低级过错。

一篇短文,写不尽我和赵国春主席的情深谊长,更道不完我对黑土地的热恋!

20251115日于哈尔滨

杨延斌;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绿地国际花都一起六号楼1403

电话:1379107744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