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诗篇//《泉城晨话》//第346期
杨延斌
一个诗人,能把泉城描绘成仙境般的港湾,说明他爱这个城市爱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支景阳先生的《走进你(组诗十首)》,文字朗朗上口,诗意深远而灵透,诗言好读易记,诗篇布局大气而高远,颇具“诗城词都”的诗人风范!
这组诗歌从第一首到第十首,始终贯穿一条显而易见的主线:“欢迎你到泉城来/见面称老师儿/你可别见怪/那是低调谦虚有姿态/礼多人不怪/泉城礼相待。”爽朗明快的诗人,把“好客山东”的待客理念呈现到读者面前。
诗人巧妙地抓住济南独有的文化现象:见面称“老师儿”。而这个“老师儿”的叫法,已经成为济南人的约定俗成,也成了济南人对外来人张口闭口表达热情的见面礼儿。
有些外地人听到济南人叫他们老师儿,脸上会泛起羞赧的红晕。在外地人心里,只有什么师或什么家,才能被称作老师儿。
其实济南人嘴里的“老师儿”,和通行全国的“师傅”没有本质不同,只是显得高雅一些,所以诗人解释道:“那是低调谦虚有姿态/礼多人不怪 /泉城礼相待”。
我本人在1990年来济南公差时,就问人家“为什么叫我老师呢”?
人家回答说:“济南人称老师儿,就像你们外地人叫师傅是一个意思!”
我现在理解了,济南人对所有成年人都叫老师儿的习惯,也确实包含谦逊礼貌的意思,也寓意人人都有长处可取。
诗人不仅抓住了济南人称“老师儿”的地方文化现象,还延伸了这种称谓的意境。诗人归纳了对人称老师儿的意思说:“那是低调谦虚有姿态/礼多人不怪/ 泉城礼相待//那是嘘寒问暖很实在//礼仪礼遇加礼节/知礼守礼与行礼/礼多人不怪,泉城礼相待/”那是热情待客不见外/礼多人不怪 泉城礼相待。”
按说,一首诗是忌讳字句重复的,但只有二十七行的第一首诗,竟然有两个句子分别重复四次、三次,例如“欢迎你到泉城来”“礼多人不怪/泉城礼相待”这两句在四个自然段中各重复四次。而“你可别见怪”这句诗在这里的重复叠加,却好似宴席的主人频繁向宾客举杯时的盛情敬意。想想也是,哪怕我在宴席上对好友举杯一百次,也不会有谁嫌我啰嗦。这就是这首诗的讨巧之处,也颇显诗人剪裁生活的聪明智慧和诗言组织能力。
诗人为什么要甘冒风险闯这个文字重复的禁区呢?原来诗人是想表明:“欢迎你到泉城来/敞开胸怀礼相待/有心常做济南人/携手拥抱新时代!”
诗人的第二首诗《走近你,走进你——走进图书馆》,也是把“每当走近你、走进你”一个句子重复了四次。诗人为什么要一次次把读者引领进图书馆?他是在告诉读者,读书就像“走过万水千山/阅遍人间冷暖/如在疲惫时/渐入桃花源/行至山穷水复/忽见峰回路转/如在喧嚣里/恰逢静港湾/如在迷茫处/仰望星河瀚/这是你与我的相恋/这是书与城的相伴/ 当书香溢满整座城/心中梦想不再遥远。”诗人是在祈愿满济南城能够弥漫着书香之气。果然能如此,就会山更清,水更秀,风柔城靓如锦绣,就会谱写物质的,精神的精美华章。
非常难得的是,每一首诗,都能展现泉城亮点,也都有闪光的金句。比如《泉城之恋——走进泉城之二》一诗中的“夏的你清凉转清爽//秋的你画境入诗境/冬的你晴朗化晴响/泰山为你挡住风霜/黄河把你揽入胸膛/名士爱你把美名扬/雅客恋你做新故乡…… 你是海右明珠绽放/你是黄河新星闪亮/千载砥砺臻萃流光/如今幻化诗和远方……
”
像《风起崔寨——走进起步区》中:崔寨不催自我加压/以梦为马路在脚下/喊起号子不惧风沙/撸起袖子把汗挥洒/平地立成白纸作画/青春筑梦长虹飞架。
《自性之光——走进超然楼》中的:身处月夜盼日出/心在歧路望出路…… 举目望天云卷舒/超然致远彩如注…… 《贵有道——走进轨道交通》中的:从春夏驶向秋冬/如蛟龙舞动盘旋/是追赶更是超越/不是风景同体验/从城西穿梭城东/如时光古今洞穿/是老城驶入新城/不同际遇同梦圆/从龙洞跨越黄河…… 《我家商河——走进商河》中的:我家有条河/流淌着家和国/一淌又千年/哺育麦丘坡/我家有处泉/喷涌着情和歌…… 《经三纬三——走进老商铺》中的:红灯点亮红心依旧/终于懂得爱与温柔/鼓足勇气牵起双手/一起见证爱的相守…… 《相知相会——走进泉水》中的:千里来相会/共赴一场约/涌泉未相报/点亮心花火/为有缘干杯/为有情喝彩/为有梦呐喊/为有光放歌…...《爱如泉涌——走进好人》中的:爱是林间清泉/清澈而且绵长/滋润每个心房/浇灌初心向往/爱是夜空繁星/深邃而且明亮/照见每个时空/点燃未来梦想/爱是身边榜样/爱是前行力量/就让爱如泉涌/奔向幸福远方。
读一组好诗,仿若盛夏渴饮清泉,严冬里幸被暖阳亲吻抚摸,令人微醺醉美。
2024年12月15日于济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