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嘴巴//《泉城晨话》//第334期
(2025-01-18 10:26:44)
标签:
原创杂谈 |
分类: 原创 |
管住嘴巴//《泉城晨话》//第334期
杨延斌
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儿童肿瘤发病率,正以每五年5 %的速度增长。前几天看到中国政府网一篇文章说,某地一个7岁的儿童被诊断胃癌晚期。
前些年我国癌症多数发生在50岁—80岁之间,尤其60—70岁是癌症高发段。据中国抗癌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癌症高发年龄段已提前到35—55岁,甚至有很大部分是不满10岁的孩子。
奇怪的是,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癌症发病率不减反增,且正向年轻化发展。10岁以下的孩子患这个癌那个癌已见怪不怪,14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意外伤害位居第一,癌症居第二。
那个7岁胃癌晚期男童,本应该无忧无虑地学习、快乐地玩耍,但却被迫躺在病床上接受极其痛苦的放化疗。
我国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大概发病率在万分之1.5左右。如果按三亿儿童为基数,全国一年就有近5万儿童患恶性肿瘤。
按说医学科学越来越发达,癌症患者应逐年减少,反而越来越多、而且还越来越低龄化,这到底是天然的灾难还是人为的恶果?
那个7岁男孩先是腹泻呕吐,大人只给孩子买了些药服用。病情不但不见好转,反而开始腹痛和体重急剧下降。去医院检查结果,孩子是胃癌晚期。
医生说孩子的胃癌是吃出来的。
那孩子喜欢吃煎炸食品,大人出于对孩子的宠溺,爱吃什么都由着他。
我并不单单认为孩子的胃癌是吃煎炸食品吃出来的,但我认可孩子的饮食习惯是胃癌的主要诱因,也很赞成癌症是不得当饮食习惯吃出来、喝出来的。先别说孩子平时吃了多少垃圾食品,有多少人家的孩子还能喝白开水?我有个朋友的孩子,自小除可口可乐别的水一口不喝,他虽然表面胖胖的,捏他身上感觉就像膨化面包。这孩子曾经在我家住过一年多,结果他只活到38岁。
我认为必须严把孩子的入口关,大人尽可能选择健康食材,亲手下厨给孩子做饭吃,力戒图省事或者过分迎合孩子的饮食癖好,给他们买这个买那个吃,因为外加工的所有食品,店家只顾用添加剂、氢化油、植物奶油把食品颜色味道调得好看些,气味儿好闻些,而那些化工成分的添加剂,没有一种对孩子身体有益。比如涂在面点表面油汪汪、亮晶晶、黄洋洋,闻起来香喷喷、看起来色泽很鲜艳,事实却是越闻着香,越看着顺眼,尝起来口感好的加工食品,对孩子的毒害就越大。想想为什么那些酥脆的东西,放几个月依然很酥脆?为什么好多面食放半年也不变质?为什么有些瓶装饮料的保质期长达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不都是防腐剂的作用嘛!所有的危害都藏在香喷喷、甜蜜蜜里,还有那些危害更严重的火锅,所有加进烫锅的盐葱姜辣椒外的添加剂,可能吃进肚子就是病。
我多年来一直抗拒洋快餐和逐渐兴起来的本土这种快餐那种快餐,现在依旧持这种观点,还有这个外卖那个外卖,这里边都隐藏着危害人体健康的重大隐患。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学生的午餐,不是我多疑或矫情,而是不断有学生餐的重大问题被揭露出来,比如给学生吃臭肉腐肉,一桩桩、一件件,所有问题的被揭露,都发生在伤害了一大批孩子之后,供餐者即便被罚得倾家荡产,也挽回不了对孩子的既成伤害。
有相当多的年轻人,几乎天天叫外卖,只图省事,却可能是在以损害健康为代价。
如果想让孩子少得大病,自己做饭绝对是最正确的选择。
即便自家做饭,有些上辈子遗传下来的烹饪习惯也得改改。比如:
1、切忌锅冒烟才放菜。这是很多人的做菜习惯。也许前几辈子都这样,但现在的精炼食用油和几十年前的粗榨油不一样。
2、油反复用。家里很少炸东西问题不大,潜在危险在家外的油炸食品,很难知道他们的油反复用了多少回,反正他们不能把用过的油泼掉。谁知道用没用泔水提炼的油。反过来说,那么多泔水油会用到哪里呢?我不想把人想的很坏,但人世间那些坏人绝不会闲着!
3、为了口味香多放盐。中国居民平均每天摄入盐量10.5g,大大超出限定标准的5g。还有个普遍习惯:爱吃加工肉类、烧烤和腌制食品、尤其咸鱼和腊肉吃得太多。这些都是诱发高血压、中风、冠心病、胃癌的高危食品。
4、烹调用油不讲究。尤其农村喜欢小作坊榨出来的毛油,这就像小酒坊没过滤的白酒,所含金属成分严重超标,而金属成分进入体内是不排泄的。
5、生、熟食物用同一个砧板。在砧板上切生食时,食物里的细菌已经残留在砧板上,再切熟食就会被污染。
以上都是生活细节问题,但有些疾病就是因为生活细节把握不当,就在身体里攒下一堆病,而有些癌症就是一次次不当的生活小节汇成大病的。
要我说,只要管住嘴巴,吃该吃的喝该喝的,大人孩子就少得病。嘴巴是绝大多是疾病入口,提醒大家在饮食习惯上应该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