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记忆//《泉城晨话》//第214期
(2024-01-26 05:22:53)
标签:
原创杂谈 |
分类: 原创 |
杨延斌
我们留恋那里,若不是俩孩子上学绑着动弹不得,真想年年去那里过冬。除了对海的向往,对人也恋想。在那里交下两个黎族朋友。一个是放牛的男人,他和他的牛,给我们很多欢乐;一个是伺弄花草的女人,我们和孩子一天不见她,就觉得缺点什么。这两个人天天给我们送水果,鸡蛋,他们说和我们交往踏实。
我走到哪里,就交到哪里。能感动我的事情,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有些普通人物做出的善举 , 照样折射人性光芒而令人感动不已。
五年前,我被桶井路一个叫“业旺摩托车维修部”的小哥儿感动了!我写了文章,他也火了。这个小哥儿姓氏名谁?这个小哥儿,只是我来三亚几个月后的路人之一。但我一想起他就感动!
感动我的是个微不足道的芝麻粒大的小事儿。但是,这个感动我的小伙子的人性光芒,就藏在这个“微不足道”里。我感觉这个小人物的生命,也有他的亮度!
也许这个感动我的小哥儿,也会自认“微不足道”。因为他面对我的再三“谢谢”,只是平静地回敬我一个灿烂的微笑。
第二个故事是说,有一对名叫傅雷和朱梅馥的夫妻,在轰轰烈烈的运动中不堪受辱而自寻短见,亲属连骨灰都不敢认领。一个叫江小燕的上海普通女工,本来与这对不幸的夫妻无半毛钱关系,但她却把骨灰带回了家。更难能可贵的是,江小燕还以各种方式,为傅雷和朱梅馥夫妇鸣冤叫屈。但日后已经成为大钢琴家的傅雷他儿子傅聪,问到江小燕何以回报她恩情的时候,这个江小燕却只向傅聪表示“给我一张票吧,我想听听你的演奏!”
回头该说说感动了我的三亚小哥儿了。看看这个小人物的生命,是否也活出了亮度?那天午后,我和老伴儿推着两个外孙去三亚湾海边的路上,童车的轮胎忽然瘪了。我把车推到了桶井路边的“业旺摩托车修理部”。修车的小哥儿看了看后,摇着头为难地说:“轮胎的外胎磨烂了,我们这里没有配件。在三亚你也配不上这种车胎。只能在网上买到。”
在三亚短短的五个半月,除了三亚美景占据了心底不离开,那个放牛的老弟,那个伺弄花草的妹子,那个修车小哥,他们都在我心房成了永久念想……我二十分钟后就去西铁站,要去芜湖看三姐。就此打住。
2023年12月2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