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之行/《泉城晨话》第190期
(2024-01-12 05:57:30)
标签:
原创杂谈 |
分类: 原创 |
醉美之行/《泉城晨话》第190期
杨延斌
醉美的包头之行,是十八年前的事了,现在只要一看到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心里对大草原就有一种向往。那时我还不到50岁,心气儿依然很盛,想去哪儿拔腿就走。
我钟情于草原那种醇香的马奶酒,留恋蒙古族长调那种悠扬深远而沧桑的韵味儿,陶醉于听着祝酒歌吃着烤全羊时那种野趣风情。尤其喜欢躺在草地嗅着草香,仰望云朵的那种超脱尘世的空灵感觉。
那是2005年10月,全国秋季糖酒食品交易会在济南举行。在内蒙古一个展位上,有一款皮囊酒让我联想到曾经挎在身上的军用壶,骑着马奔跑在北大荒的草原上的情景。正好我还没去过内蒙古大草原,就产生会后要去包头那家酒厂看看的冲动。
那时济南到包头要乘坐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 记得到包头站是下午三点半,起初,我本打算到那家酒厂参观一下,订完货当晚就返回济南。接站的老板却风趣地说:“那你得问问包头的烤全羊和马奶酒让不让你走啊!再说,好容易来一趟,不到草原风光风光,都对不起火车票钱呀!杨经理不要急着走,正巧明天我可以带你去看那达慕!”结果我架不住草原风光的勾引,那达慕在我心里也挺有新鲜感,酒厂老板一说我就活心了。我想也是,已经来到草原边上,就任凭人家安排吧。那次我才明白,“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兴起于元朝,是蒙古族每年七八月份都要举办的传统盛大节日。随着时代变迁,有的地方也不局限于只在传统月份举办那达慕,项目也不局限于摔跤,赛马,射箭,逐渐增加了现代歌舞,商业活动,按我的理解,就是有蒙古族特色的传统娱乐项目中增加了现代元素的大集会。
那家酒厂不大,但第一眼就产生好感,厂容厂貌太打眼了,就像一个从头到脚再到浑身穿戴都很抢眼的人,让你咋看咋顺心如意。我感觉到这家企业有管理高手,他们懂得给客户打造第一眼印象。而这个第一印象,能抵得上一大车的口头炫耀。有了这个第一印象,我就认定这个厂家的酒品一定不错。我还发现这家老板很高明,他们只带领客户参观生产环境,各个平台的卫生状况,在岗工人的衣帽着装,人家就是让你走走看看这些表面现象,给你留下好印象。这是一种没有技术含量但最奏效的营销手段。
我看中的是一种叫皮囊的冬虫夏草酒。所以喜欢,是看到那种皮囊形状,就想到我在北大荒看到骑着马的蒙古人背在身上的酒馕。
当晚我被主人盛情领进蒙古包中的酒席。赴宴的还有先我来到包头的别的省份经销商。这是个喝着马奶酒,听着马头琴,欣赏着蒙族歌舞的热闹场地。
我喜欢在蒙古包里喝酒的气氛,更喜欢包头人在酒桌上的酒风,那种淋漓畅快的开怀痛饮,让人感觉有种忘怀世间杂陈的轻松快感。那是我第一次见识烤全羊的模样:从羊头到四蹄,卧在巨大盘子里的全羊被烤得焦黄,在灯光下闪放出油汪汪的光亮,诱人的焦糊香味儿弥漫在蒙古包里,让人禁不住嘴馋到垂涎。
烤全羊的吃法和济南吃鱼相似,区别是吃鱼用筷子,吃烤全羊需用刀。相同之处是尊者首先动筷子或动刀。那天我首先把割下的羊脸肉恭敬地放到主人盘子里。主人夫妇表现出异样的兴奋快乐,他们双双洒脱地起立举杯,痛痛快快一饮而尽。
我发现在蒙古包里没人用小杯喝酒。据我观察,在敬酒三杯的过程中,主人已经有了谁实在谁耍滑的判断,就巧借给客人唱劝酒歌的环节,巴不得把藏奸耍滑的人灌挺喽。
一个蒙古族女歌手先是深情地面对我唱着劝酒歌,我也真情地回敬歌手,起身举杯仰面痛饮一杯。这杯酒喝得有点儿自虐,大半的酒都泼在脸上。这要是在济南,让人看着有点儿狼狈,但在那个场合,歌手认为是最好的互动,再也不会对着你唱劝酒歌使劲灌你酒;主人认为这种洒脱的一饮而尽是最好的捧场,也不再一杯又一杯让你。
我想一定是主人做了“暗箱操作”,不然歌手怎会对着另一个人一遍又一遍地唱劝酒歌,一直唱到那个人喝下三大杯才转移目标。酒喝到一定份上,酒厂女调酒师悄悄告诉我:“我们一看你端杯的样子就实在,只要老板不带头灌你,别人就不会灌你酒。放心吧!那个人竟耍滑,歌手才会灌他。我们都认可酒品既人品,老板不会让不实在的人清醒地离开酒席!”我忽然明白,唱劝酒歌这个环节暗藏玄机。
第二天,酒厂安排吃过早饭,开车去100多公里外,去体验蒙古大草原独具特色的那达慕。
草原上那达慕虽说热闹非凡,但也不是内地那种人山人海的热闹。因为人烟稀少,一场那达慕能聚集几千骑着马来的牧民就算大热闹了。在现场看摔跤,赛马,射箭,和在屏幕上看的感觉大不一样。关键时刻,看热闹的人可能比参赛者还累。只说摔跤。蒙古族语称摔跤为“博克O巴依勒德呼”,摔跤手为“博克庆”摔跤服叫“昭德格”。蒙族摔跤有很多规矩,因篇幅所限不做赘述。
只说摔跤手上场时的情景,我此生难忘,想起来就要开心大笑。只见歌手用长调唱过三遍“摔跤手歌”后。摔跤手挥舞双臂,跳着鹰舞入场,向主席台行礼,身子顺时针旋转一圈,只听裁判员一声令下,双方握手致意后比赛开始。至于赛马,更是令人感到惊心动魄。
2023年11月2日于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