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案件//《泉城晨话》第149期
(2023-12-24 05:49:44)
标签:
原创杂谈 |
分类: 原创 |
7.16案件//《泉城晨话》第149期
杨延斌
7.16本是纪念毛主席1966年7月16日畅游长江的纪念日,之后成为全国游泳日。这一天,各地都会举行横渡或者畅游大江大河赛事活动。我是兵团成立前两个月来到稻花香的,记得从1969年7月16日开始,一营(稻花香)武装连每年都举行武装泅渡西大河活动。但是,因为1976年7月16日深夜,武装连和工业连女宿舍发生流氓潜入事件,被兵团司令部定性为7.16案件,给之后的7.16纪念日,增添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
53年前的1976年7月16日深夜,五十五团(查哈阳农场)一营工业连和武装连(一连)女知青宿舍,发生了一个惊动兵团副司令员颜文斌的案子。因为老红军颜副司令盛怒之下,亲自下令限时侦破此案,引起全兵团的轰动,之后称为7.16案件。实际上,这是个捏着芝麻当西瓜的无稽笑料。即便按当时政治扩大化的夸张说法,所谓7.16案件,也只是个一般性流氓盗窃未遂案。事情的真相是,同一个人在一夜之间,先是窜进武装连女宿舍,至于他是想偷东西还是想强奸女知青,这个谁也说不清。但按我的推断,这个深夜溜进女宿舍的人就是想偷东西,而非欲行强奸。依据是,那个年代的物资极其匮乏,城市人穿的用的东西,在当地人眼中都是贵重东西,哪怕是一双袜子一双鞋,甚至是一瓶雪花膏,也让人看着新奇眼馋。知青宿舍一铺炕上睡着五六个人,而且是对面炕,那人就是胆大包天,也不敢在住着十几个女青年的一间屋里敢做裆下坏事,所以我猜想那只是个想偷女知青东西的贼。在武装连女宿舍没得手的那个贼,估计是不死心,就又流窜到工业连女宿舍欲行不轨,我猜这个贼是在抹黑进入女宿舍时弄出了动静,被惊醒的女知青大呼惊叫一咋呼,同一宿舍的顾爱芳又追到门外,吓得那贼慌不择路,绕过墙角消遁在夜幕里。事情的经过就是这么简单,但是,却因为顾爱芳是举报人,事情又惊动了兵团副司令员颜文斌下令限时破案,使一件很普通的治安案件,演化成破坏上山下乡运动的“重大政治案件”。“工宣队”为了完成“政治任务”,开始对举报人顾爱芳突击审讯。
按说,贼人跑了,既没留下任何罪证,举报人顾爱芳也只是提供了“海军衫,小平头”的目击佐证,并没有女知青受辱,也没人丢东西,这所谓的“7.16案件”也就该不了了之。但是,这件事却越吵越大,那个找不到主的狗屎盆子,却奇幻般地戴在了举报人顾爱芳的头上。本来,她的举报具有见义勇为性质,但那个臭名昭著的”工宣队”,硬是诬陷顾爱芳和那个逃跑的流氓是一伙,并把她的举报行为说成是故意放跑了流氓,说她是那个流氓的同谋,还怀疑她是策划者,并且是协助作案人逃跑,硬逼她交代策划过程,为什么掩护案犯逃跑?并怀疑她举报是为了保护自己。就此,顾爱芳的身份来了个180度大转换。她等于把自己举报进了“牛棚”。
顾爱芳在怀有身孕的时候,被工宣队关进牲口棚,和一个叫国老大的喂马老头住在一起。被关的时间长了,身上长了虱子,她要回家拿换洗衣服,还得被人押送回家。工宣队为什么要把屎盆子扣到顾爱芳头上呢?答案是,他们看着顾爱芳是个“软柿子”,好捏,容易被突破。在她回家拿衣物时,因为胆小怕事的丈夫连句话也没敢和她说,更加让她感到了世态炎凉。她对这个社会彻底失望了。
悲愤的顾爱芳在一次走出审讯室时,在磅礴大雨中直接向西大河奔去。她想投河了断自己。或许老天怜悯她,在生命的紧要关头,竟然很意外地巧遇指导员方维明(我同学方淑梅父亲)。方指导员听完顾爱芳的哭诉,对她要寻短见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斥责。大意说人家怀疑你干坏事,三番五次审讯,你不承认,人家只是怀疑,你要是寻短见不明不白死了,工宣队就可以认定你是畏罪自杀,那你就真成了破坏上山下乡的反革命分子,你的家人就会因此而受到连累。顾爱芳受到方书记一顿“斥责”,仿佛猛然清醒了。
7.16案件长期破不了案,工宣队岂能轻易放过顾爱芳!在她有五个月身孕的时候,又一次被关进牛棚“反省”。
顾爱芳本是一营卫生所的医生,但她的出身不好,父亲也有“历史问题”,所以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一开始,她就被工宣队清出医疗队伍。偏偏7.16那晚上闹贼被她遇见并且勇敢地追上去,还到工宣队报了案。怎奈得案子扑朔迷离实在难破,上边还有兵团司令限期破案的命令,又有师团营三级不断施压,工宣队那些人就想拿顾爱芳当冤大头替罪羊。
我估计稻花香人很少有人记得7.16案件了,而我牢牢记得,因为我和7.16案件受害者顾爱芳保持着联系,在写此文之前,我还和顾大姐进行了电话交流。多年来,我很为她抱不平。7.16案件本来是个屁事,后因冤有头,债无主,也就被人们当个屁放掉了。但是,顾爱芳怎能轻易忘掉受到的莫须有冤屈?我感觉她就像身在战场的战士,虽然没冲锋陷阵,却意外地被一颗流弹击中了要害,倒霉!
2023年7月16日于查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