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吃夺理//《泉城晨话》第79期
(2023-11-22 06:12:43)
标签:
原创杂谈 |
分类: 原创 |
强吃夺理//《泉城晨话》第79期
杨延斌
有个成语叫强词夺理,意思是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按照咱百姓的俗话说,就是拿着不是当理说。在这个被疫情侵扰威胁着的特殊时期,我把这个强词夺理改成“强吃夺理”。意思是不管被奥密克戎感染的风险有多么大,或者说病毒有多么凶险,要保住身体强壮这个基本盘才是重中之重。而不管被感染与否,都要有个好心情,好胃口。即便是胃火太重嘴里感觉无滋无味,也要逼迫自己强吃强喝强乐强睡,天天喝下足够多的水,吃下足够多的主食副食,保持充足睡眠,给肌体补充足够营养热量。就是不幸中了“疫彩”,也要在最难熬的几天里,哪怕把水和菜饭当成药,也要强吃强喝强咽,以保持精神旺盛充沛,体态强健。更何况水总比汤药好喝,饭菜总比药好吃。我们要用快乐心情和强吃强喝的壮嘴,战胜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用吃嘛嘛香的心情,吃出健康的体魄。食物总比药好咽,只有多吃多喝,才能加强液态身体循环排泄,每排泄一次,就会排出一部分毒素。人被染上病毒,就像一缸被污染的水,你不断喝进清洁的水,就会把“水缸”里的污水挤出来。体内液体循环越快,排出的毒素就越多。或许在危情四伏的防疫期间,一个人的非必要不出行不聚集,居家“傻吃傻喝傻睡”,会成为最有利的防范和战胜奥密克戎手段。
别忘了,任何病毒都是欺负那些体弱多病的脆弱群体,你体弱病毒就逞强,你身强体壮病毒就拿你没辙。就像以往的流感一样,被感染的大多是那些体弱者。健壮者就是被染上流感的人包围,也不一定非被传染。我想,诡异的奥密克戎病毒可能就潜伏在我们身边,或者说我们已经被奥密克戎包围,一个健壮的人和一个体弱的人在同等条件下,体弱者被感染的机率一定高于健壮的人。一个身强体壮的人,抵御病毒的能力就强,体态羸弱者一旦粘上病毒就容易被放倒。所以在这个奥密克戎四伏的特殊时期,能有一张强吃强喝的壮嘴,尤为必要。
顺便说一句,如果这个时候还有人主张减肥,那就是没病找病了。若一个人能在这个期间适当长几斤肉,一定会增强抵御病毒的能力。也就是说,到什么时候,身强力壮的人不吃亏。所以,大家在疫情期间,拼的是心态耐力和体能。
究竟要如何对待当前的奥密克戎,我也有自己主张:从容防范应对,尽量躲着人群走,能不搭上“首班车”就是胜利。但也别完全听信“奥密克戎致病率只有千分之几,一旦感染,只要不发生高烧不退,就不用去医院。”我的想法是,不管奥密克戎致病率有多么低,对感染者都是百分百。我主张一旦感染,不仅不能不吃药不就医,反而要快吃药快就医,根本不能熬到发烧不退时才去就医。因为就有可能因为几天的高烧不退,就给身体埋下导致其它病变的祸根。所以我主张,感染前要逼迫自己强吃强喝,积极防御,一旦染上就勇敢面对,积极治疗。而不吃药不治疗和过度吃药或者过度就医,两种极端都不可取。能够理智地紧跟疫情形式相向而行,也是一种应持有的积极心态。
我以为到啥时候都要奉行实事求是的行事原则。回想一下,自从2022年12月初,国家把防疫抗疫方针,从有组织的防控转移到各自为战防控方针以来,那些站在话语权高地的学者或者权威人士,发声最多的就是告诉人们,一旦成为无症状感染者也不算病,就是被确诊感染了奥密克戎,开始也不用吃什么药,打什么针。非吃药时,应该怎么吃药,吃什么药,同时还主张不必抢药备药。这不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把民众智商把玩于股掌之上吗?那些站在舆论高处的人,整天说老人孩子是脆弱群体,张口闭口说的都是奥密克戎传染速度有多么快,有多么防不胜防,这本身就是在加剧民众的恐慌心理,却又忽悠说不必抢药备药?这不是把人当傻子吗?有些人把形势说得那么危急,哪个有老有少的人家不想备药?还有专家说多数人都会被奥密克戎感染,且说第一波感染高峰会在春节前后出现,届时60%以上的人都可能感染,但99,5%以上的人不用治疗,这不是走极端吗?这绝非实事求是的态度!连平时感冒都要去医院,一旦被比感冒严重得多的奥密克戎染上,不用治也不用吃药?或许体力强壮的人可以不吃药不看病挺过去,而被感染的脆弱者要是不吃药不看病,就是熬过来也等于扒层皮。
我主张一旦成为感染者,就不能硬挺,如果有对应的药还是要吃,一旦高烧,能去医院的还是打打针来得快,吃了药或打了针,起码可以少遭几天罪嘛。更重要的是,有基础病的人感染了可以诱发加重老病,那么没有基础病的人一旦一连几天高烧不退,也会容易诱发出别的疾病。没染上奥密克戎前就积极防御,一旦染上就及时积极吃药或者就医,我以为这才是实事求是态度。
2022年12月16日于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