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走路/《泉城晨话》第67期
(2023-11-16 04:01:01)
标签:
原创杂谈 |
分类: 原创 |
好好走路/《泉城晨话》第67期
杨延斌
2022年11月2日,我们几个文友相约,亲密接触了济南市区内唯一残留下来的古长城遗址之后,中午在“草包包子铺”AA小聚。愉悦之情自不必说,且说我的特别感受:近期每次小聚,尽管不是我主动说起系列随笔杂谈《泉城晨话》,发现每次都是开场之后,《泉城晨话》就成为主要话题。忽然觉得,我的《泉城晨话》已经深入部分读者心理,成为餐桌上的一道“下酒菜”。重要的是这个系列杂谈已经不仅仅属于我自己,因为很早就引起许多人关注,时常有人向我提供话题,而我每次选择的都是公共话题。每完成一篇《泉城晨话》,就好像做熟了一锅杂烩菜,或咸或淡,是否可口好吃,只凭读者评说。基本底气还是有的,因为,每篇文章不仅要正能量,还要对一部分人有用,这是我的写作底线。
那天小聚回到家,接到李会启老弟微信,他说“老兄,在你的晨话里,建议加一篇《请好好走路》。”我认为这个话题很有必要。因为现实生活中,真有许多许多的人不但不好好走路,还妨碍到别人正常走路。
本来,每天适当地走走路,是每个人生活中的必须,你天天就是不着意走路锻炼,每天也得正常上班下班,日常生活中也得来来往往地走动,一般情况下每天也少不了走五六千步。按照正常人的步距,1400步就是一公里,就是说每天走动几公里是一个人的常态。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有多少年轻人每天还在走路?有多少孩子还会把走路当成快乐的事儿?我常常这样假想,如果突然发生动荡性事件比如发生战争,会有多少人的腿跑上几里路就发软?我这种“杞人忧天”绝不是河里冒泡多余(鱼)!
当下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两条腿懒得迈动,只要是一出家门,哪怕只有一两公里两三千步也得开车或者坐车,再不就骑电动车,就是舍不得走几步。比如我居住的小区距离地铁站不到一公里,是十几分钟就能走到的距离,而这样的距离,对于部分懒人来说就是远路。他们认可把电动车骑到地铁站存在那里一天,下班时再骑回来,也不舍得动动腿脚。有时我会建议年轻人上班下班走走路,一来一回就是几千步,这样就是 工作和体能锻炼两不误。年轻人说出的不走理由却是早晨起不来,下班走一千多步回家感觉有点儿累。是啊,他们起不了早却能贪得了晚。深夜十二点还在玩手机,能早起才见鬼!
不得不承认,许多年轻人真是与互联网“与时俱进”,他们充分享受到了网络时代带来的便利,只需一个电话,美团就把饭菜送到家里,连门都不用出了,似乎走路就成了多余。我常常看到送餐的人给我同住一栋楼的年轻人,或送的只是一个汉堡包,或只是一盒粉丝面再或者是水饺,但你知道嘛,汉堡包店或者是粉丝店饺子馆,离家只有几百米,有的甚至就在楼下几十米。看看这样的人已经好吃懒做到何种程度啊?是不是腿脚枉长在他们身上了呢?
当然,大部分年轻人还在以走路的方式保持体能,尤其是五十多岁以上的人一早一晚作伴走路,已经成为很普遍的风景。问题又来了,有相当多的人不会走路,或者是不好好走路。一般情况下,这些人会在大路两边的人行道上走,但他们大多情况下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并排向前走,而是三五成群拉横排走,给人的感觉就像螃蟹在横行霸道。你迎面遇上这群人,他们往往仗着人多势众,根本没有给你让路的意思,逼得你不得不停下来躲在一旁,等他们过去了再往前走。若是迎面走来三个以上的年青人,他们走近几步还没有闪身让路的意思,反而逼得老头老太太先给他们让路。
有些长着四只“脚”的汽车,好像也越来越不好好走路,经常不是它让人,而是和人抢路。比如你站在斑马线一头等绿灯横过马路,经常有左转的汽车突然横停在斑马线上,而左转的绿灯又得在人行道红灯之后才能亮起,你过路口时,得在车前或车后绕过去,你说这车停的让人感觉堵不堵心?
现在,一早一晚遛狗的人不是在减少,而是更多且正在年轻化。人喜爱宠物,这是合理的生活存在,不合理的是牵着狗走路的人不守规矩。我经常看到有狗把屎拉在人行道上。本来狗拉屎不是错,错的是狗主人不清理狗屎,且理所当然地抱起狗逃之夭夭。我天天在人行道上走,但不敢轻易抬头看风景,因为一不小心踩到狗屎,就顿失走路兴致。一次我看到一个美眉抱起狗就走时忍不住说:’姑娘,再出来遛狗多带几张纸,把狗屎扔到垃圾箱里去。”不成想姑娘冲我讥笑着说:“这是你家的路吗?”唉,真是白瞎了她一身溜光水滑装扮,一瞬间,我仿佛嗅到她身上比狗屎还臭的臭气!
我很忧虑的是,明天的这个世界,会不会新生出一种四肢健全会吃会喝会说话,就是不会走路的物种来?
2022年11月5日于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