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吃大黄米
(2023-05-19 05:19:18)
标签:
原创情感 |
分类: 原创 |
1170字
冬吃大黄米
杨延斌
北大荒有一种和谷子相似的粮食作物叫黍子,打掉穗上颗粒后的秸秆就是绑笤帚用的糜子,脱掉外壳后的米粒儿就是黄米。因为有点儿金灿灿发光的黄色,米粒儿至少比三粒小米儿还大,所以叫大黄米。因为收过大黄米之后天就冷下来,所以北大荒吃大黄米的时候多集中在冬天。
大黄米不仅比大米小米儿好吃,营养价值也高于大米小米两倍多,且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维生素E,膳食纤维含量是大米的四倍,铁和磷的含量也丰富。
大黄米能蒸粘豆包,烙年糕饼,蒸黄米饭,炸年糕,都是人间美味儿,而且是北大荒独具特色的冬季美味儿。
粘豆包的做法是把黄米面和成软软的面团,把煮烂捣成泥状的红小豆拌上白糖,搅拌成甜豆馅儿。把面揪成一块块半个鸡蛋大小的面团,再把捏成小碗状的窝窝里塞满豆馅儿后包起来,做成小馒头状,一个紧挨着一个地装满蒸屉,烧开锅蒸十五分钟左右后趁热出锅。出锅时必须用小木板或竹板儿,蘸着凉水把豆包儿一个个分割出来。出锅后的粘豆包,颜色金黄锃亮,显得油油汪汪,让人一看就有食欲。
因为天气寒冷,不管是黄米饭还是粘豆包,北大荒人都喜欢趁热吃。吃粘豆包不是就菜,而是蘸着白糖吃,如此才能吃出粘豆包的特别味道。北大荒有句口头语:“可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原意是提示干力气活儿的人吃豆包很抗饿。后来引申为可别看某某人不起眼,没准儿就能干点大事儿。一般情况下,早晨饱饱地吃一顿粘豆包,即便干一天农活肚子也不感觉饿。
烙年糕饼和炸年糕有些相似。烙年糕饼好似烙鸡蛋饼,用抹上油的擀面杖把软软的黄米面擀成饼,往锅里一放,灶下的火烧得不要太旺,烙成金黄色后出锅。趁热吃年糕饼,会感觉筋筋道道喷香可口,其味道比所有的饼类都好吃,且能百吃不厌。
炸年糕就是把切成长方形块状的软黄米面用油炸熟。炸年糕和烙年糕饼,就是形状不同油多油少炸熟烙熟的区别。年糕饼要熟而不焦,炸年糕须焦而不煳。但从粘性的角度说,年糕饼要比炸年糕感觉粘性大些。年糕饼和炸年糕,都得蘸糖才能吃出特有的香味儿。
大黄米最大众的吃法是蒸黄米饭。黄米饭的做法很简单,把淘好的大黄米放在搪瓷盆里,添适量水放进锅里蒸,开锅半小时后就蒸好了。
大黄米饭的吃法有两种,一是拌糖,二是拌大油(猪油也叫荤油)。别看我自己吃不得荤油拌大黄米饭,但多数人都爱吃这一口。我多次看着人们往碗里放上一大勺子稠乎乎的荤油,和热腾腾的大黄米饭一搅和,伴随着一股股热气,那种荤油拌黄米饭的香气儿便香飘四溢,我甚至看到过家人吃得嘴角直流油。当年有许多人感觉,大油拌大黄米饭比吃肉还香。
据古医书《别录》记载,大黄米不仅是少有的美食,还有显著药用价值,它能益气补中,治泻痢,烦渴,吐逆,咳嗽,胃痛,小儿鹅口疮,烫伤等等,有药方曰:煎汤,或淘取泔汁内服即可。另有方曰:洗净加水放入锅内,大火煮开后,换小火熬制,成浓汤即可。若治烫伤,研末以酒调匀外敷能即日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