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亲的三句箴言》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2014-03-22 16:31:50)
标签:

教学

设计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

课题

父亲的三句箴言

(《 光明日报 >> 20130626>>12版)

文体

散文

执教者

(单位、姓名、

手机、邮箱、QQ

中山市阜沙中学——肖维国

134-5099-8972

13450998972@163.com

适用年级

七年级

文本解读

《父亲的三句箴言》是一篇篇幅短小的叙事散文,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精品,主要表现在其“结构美”、“形象美”及“哲思美”上。

从结构来看,其首先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概写一笔,接着通过对比的手法分述了父亲所经历的三件事,最后收结全文,悟出道理。这就是简洁优美的“总分总”结构。

这篇文章在塑造人物上主要通过语言、神态描写来反映父亲的性格,尤其是父亲的三句话“不要气。大风刮走鸭蛋壳,财帛去了人安乐”、“不要争。争名夺利是枉然,临死两手攥空拳”、“不要急。天地从容,万物从容”是理解文章的关键所在,也最富特色:其乡土味浓,形式上简短却形象,内涵上平实却饱含哲理。其次是神态上有“微微一笑”、“淡淡一笑”、“呵呵一笑”,这“三笑”与母亲的自责、责怪、我的失望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父亲的乐观厚道从容,这就是文章人物的形象美。

文章也正是通过上述“三句话”“三次笑”教育当下浮躁的我们要做一个豁达乐观、宽容厚道、镇定从容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建设更好的生活,享受更美好的人生。这是文章的中心主旨所在,反映的是人性美好本质。

 

 

 

知识

目标

1.积累字词:箴言、失怙、汲取、攥、反躬自省、受益匪浅等。

2.阅读文本,把握总分总的文章结构及对比的写作手法。

能力

目标

1.运用阅读批注法去学习,整体把握文本的内容。

2.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品味富有特色的语言。

情感

目标

感悟作品中豁达、宽容、从容的人生哲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1.运用阅读批注法去学习,整体把握文本的内容。

2. 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品味富有特色的语言。

教学难点

感悟作品中豁达、宽容、从容的人生哲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方法

1.讨论点拨法。本文文字浅显,阅读障碍不大,教学中可采用学生自主活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批注阅读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与课文进行多次接触,提升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教具运用

网络、电脑、投影仪、多媒体平台

课 时 安 

一课时

课前准备

 

一、预读,分组进行自主学习

1.网上阅读文本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626/10/1302411_295599233.shtml

2.《父亲的三句箴言》文本思考:

1)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怎样刻画他的?

2)读了课文之后,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

二、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提出质疑补充,组长负责向老师汇报预习情况。

 

 

一、通过学习小组组长的预读汇报,了解学生阅读的最新发展情况,着手搜集与文本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料,确定课堂教学方式。

二、这节课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设置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有目的、有层次的阅读中提炼、整合信息(先提取显性信息,通过重点突破,挖掘隐形信息),围绕这一点设计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多媒体展示(一):

一个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一则美文可以改变人的命运。

 

一、提问思考,激趣导入

导入】同学们,老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你觉得怎样才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也许你会说,读好书,将来可以找一个好工作,赚到好多钱,那就能过好自己的生活。也许你更会说,我要通过努力,考上公务员,拥有权力;我要做生意,当老板;我外在形象好,我要当明星,这样肯定会过上好日子。但现实生活中多少腐败的官员鎯铛入狱,多少商人债务缠身,多少艺人身不由己。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郑传省先生写的一篇美文——《父亲的三句箴言》,也许我们从中可以找到答案。

● 【板书】父亲的三句箴言——郑传省

二、读以知文,引出结构美

㈠要求:

1.快速浏览课文,标上小节号,划出文中的生字词。

多媒体展示(二):

箴(zhēn)言、失怙(hù)、汲(jí)取

攥(zuàn)、反躬(gōng)自省(xǐng

2.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

多媒体展示(三):

阐释】圈点勾画读书法

① ②   段序(圈内写数字,放在段首)

    关键词语     ——   总括句、重要句

~~~  佳妙句        有疑问处

    重要段落、重要语段

    要注意处、发表感想处

3.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围绕课文说说父亲经历了哪几件事。它们分别是:

                             

                             

                             

4.读完后,请你选择文中的词语,尝试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老师也尝试概括了一下:

多媒体展示(四):

本文通过父亲在生活中对三件小事的态度的描述,劝诫我要做一个乐观豁达宽容厚道镇定从容的人。

㈡读完这篇短文后,你觉得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小结】从结构来看,其首先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概写一笔,接着通过对比的手法分述了父亲所经历的三件事,最后收结全文,悟出道理。这就是简洁优美的“总分总”结构。

●【板书】总分总——结构美

三、读以入情,欣赏形象美

过渡】这篇文章不仅结构优美,而且人物极富个性。下面让我们再次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

提示】边读边寻找课文中的描写父亲的语句。

思考: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怎样刻画他的?

多媒体展示(五):

点拨】从语言描写的角度解读父亲形象。

1.“箴言”的意思是:劝诫的话,它在文中分别指:

                           

                           

                           

2.分析这三句话的语言特点。

                  

                 

                 

3.通过这三句语言描写,你觉得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多媒体展示(六):

4.文章共写了父亲的三次笑,找出来,说说它对塑造父亲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点拨】从神态描写的角度解读父亲形象。

 

●【板书】豁达乐观、宽容厚道、镇定从容——形象美

过渡】这篇文章通过父亲在生活中对三件小事的态度的描述,刻画了一个豁达乐观、宽容厚道、镇定从容的父亲形象。下面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希望也从中获得一些人生的启示。

四、读以悟理,品味哲思美

多媒体展示(七):

通过父亲的“三句话”“三次笑”,你觉得当下的我们应该受到什么启示?

点拨】结合课文,联系自我经历或社会现象。

●【板书】不气(安乐);不争(富有);不急(从容)——哲思美

五、读以导行  写出美的箴言

多媒体展示(八):

文中父亲说了三句饱含人生哲理的箴言,请你从立志和交友两个方面各写一句你的人生箴言。

点拨】只要围绕陈述对象展开又有一定的道理即可。

六、老师寄语

不要气,做个豁达乐观的人;不要争,做个宽容厚道的人;不要急,做个镇定从容的人。文章也正是通过这“三句话”与父亲的“三次笑”教育当下浮躁的我们要做一个豁达乐观、宽容厚道、镇定从容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建设更好的生活,享受更美好的人生。

七、类文阅读链接

多媒体展示(九):

马德《一个父亲的箴言》

阅读网址:http://m.lz13.cn/m/renshengganwu/8391.html

 

 

 

 

1.激发思考,调动上课的主动性和兴趣。

 

 

 

 

 

 

 

 

 

 

 

 

 

 

2.学生速读文本内容,在文本上作初步的批注。

 

3.正音且一词朗读两遍。

 

4.学生阅读文本内容,继续在文本上作圈点勾画。

 

重点批注:思考并概括父亲经历的几件事。

1)先独自概括后四人小组内交流。

2)全班分别点三个小组发言,其它组质疑补充。

 

 

 

 

  丢牛后父亲安慰母亲   

  分家时父亲礼让二叔   

多次失望后父亲阻拦我锯核桃树

 

5.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先独自概括后四人小组内交流。

2)全班齐读老师概括的内容。

3)订正。

 

 

 

6.再读课文,回答文章结构的特点。

1)先独自概括后四人小组内交流。

2)全班分别点两个小组发言,其它组订正补充。

 

7.整理笔记。

 

8.朗读课文:男生朗读首尾段,女生朗读中间四个叙事段。

 

 

 

9.小组合作探究:

1)分析父亲三句话的语言特点。

①先独自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再寻找相关字词或用自己的话概括,后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全班分别点三个小组发言,其它组订正补充。

  富有乡土味   

  简短却生动形象

  平实却饱含哲理

 

学生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不气、不争、不急)

 

2)分析父亲三次笑,指出从神态描写的角度解读父亲形象。

①先独自概括后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全班分别点两个小组发言,其它组订正补充。

(神态描写:“微微一笑”、“淡淡一笑”、“呵呵一笑”,这“三笑”与母亲的自责、责怪、我的失望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父亲的乐观厚道从容)

10.整理笔记。

11.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12.结合课文、自我经历及社会现象思考:

1)先独自概括后四人小组内交流。

2)全班分别点五个小组发言,其它组补充。

 

 

13. 从立志和交友两个方面各写一句你的人生箴言。

1)先独自完成后四人小组内交流。

2)全班分别点三个小组展示发言,其它小组订正。

 

 

 

14.聆听并整理笔记。

 

 

 

 

15.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父亲的三句箴言   郑传省

总分总        ——结构美

豁达乐观

宽容厚道       ——形象美

镇定从容

不气(安乐)、不争(宽容)、不急(从容)   ——哲思美

 

练习设计

1.下列对文章理解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   )(4分)

A、文章第一段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说明父亲是一个富有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的人。

B、本文结构优美:其首先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概写一笔,接着通过对比的手法分述了父亲所经历的三件事,最后收结全文,悟出道理。

C、文中第四段划线句子中“拿过”应改为“夺过”,因为“夺过”能更好地反映父亲当时急于阻拦我锯树的心情。

D、文中对父亲神态的描写集中于三次笑,这“三笑”与母亲的自责、责怪、我的失望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父亲的乐观厚道从容。

2. 请说说你对下面句子加点词句的表达效果。(4分)

那时,牛是农家的“半边天”,耕地打场都指望着它。这下“半边天”塌了,母亲自责得吃不下饭

3.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试作分析。(3分)

4.文中父亲说了三句饱含人生哲理的箴言,请你从自律和惜时两个专题各写一句箴言。(4分)

1)自律:                                                      

2)惜时:                                                      

 

练习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C(这与父亲从容镇的性格不符)(3分)

2.“半边天”采用了比喻说法,(1分)文中是指当时耕牛对农家的极为重要。(1分)“吃不下饭”反映了母亲丢牛后极度自责,对家庭生计忧心忡忡心。(1分)这两个短语都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那时耕牛对农家的重要性。(1分)

3.再度点题;总结全文,与前文相互照应;首尾呼应,深化主旨。(每点各1分)

4.示例:(1)批评别人的话语尽量少说;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2)过去的已消逝,将来的还未来,而现在马上就成为过去。

(只要围绕陈述对象展开又有一定的道理即可,每则2分)

 

 

(此文获中山市2013年度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一等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