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羲之素材运用------教学积累启示

(2015-04-16 21:16:38)

王羲之素材运用

1、勤奋是走向成功的必走之路:

  一分劳动一分收获,日积月累,就会创造奇迹。我国古代著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兰亭阁练字,在兰亭池涮笔,终于练就了飘若流云,舞若虬龙的书法。试想,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池水能被染黑吗?所以说勤奋成就了王羲之,成就了中国书法传奇,使王羲之走上了成功之路。

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么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工夫,那么王羲之又怎么能挥毫盖世被尊称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演算稿纸盈筐的血汗,那么陈景润又怎么能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而享誉世界呢?

2、脚踏实地,平地起舞,同样很美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后人对王羲之书法的高度评价。可当那一篇惊世骇俗的《兰亭集序》呈现在世人眼前时,谁能想到那一个个俊逸灵动的文字背后,竟是王羲之用常人难以拥有的毅力日日面对那枯燥的一笔一划,竟是王羲之用了数十载岁月染黑一池清水所完成的积淀。脚踏实地,王羲之平地起舞,舞出一代书圣传奇的一生。

   脚踏实地,像王羲之一样,平地起舞,方能感受到成功曙光的温暖。

                     相遇王羲之

暮春三月,在古朴、小巧的绍兴古镇,我在一片竹林之中遇到挥墨泼毫,行云流水兰亭边的王羲之。

竹林的青板石上散落着一片片的竹叶,幽深、冷清。空气十分清新,清新得像一弯溪水,一碗酒。所以,我一眼认出了他。当时我正握着一支竹笛,行走在竹林中漫无目的,又像是为了奏起一首翠绿的歌。

一阵清凉的风吹来,纤纤的竹叶一阵交错、轻响。之后,我听见远处的人声,隐隐约约伴随着一股淡淡的墨香。我便不由自主的循着这暗香,一步步走去。竹叶向左右退去,一座小亭出现于我的面前。不知为什么,我知道那正是兰亭。在兰亭左右,映衬环绕着清亮的急流,急流两岸各种各样的花草丛生。就在这种时刻,我见到了独自在兰亭之中的王羲之。

亭中的石桌上放着一枚古砚,散发出淡淡香味,桌上还有一壶酒和几只酒杯。他停下了手中的毛笔置于砚上,然后静静地望着我。我也静静地望着他,我们似乎熟识已久,所以相顾无言。他一身布衣,眉宇间透露着一股飘逸与洒脱令人叹服。“竟会在这里遇见你”王羲之说。我淡然一笑说,“人生何处不相逢。”

他邀我坐下,给我倒上一杯酒。我也不推辞,一饮而尽,酒甘冽清凉。他又拿起笔,轻轻沾墨,继续在洁白的宣纸上挥洒。我起身望见他的字,自然想起了曹植的《洛神赋》里的句子“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我说:“你的字只有在这时才是最好的。”他笑了起来,又抬头问我,“为什么这么说,难道你不喜欢我的书法吗?”我说不是。

他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解释道:“譬如竹子,我只爱这会稽山的竹子,因为这有这儿的竹子才是真正的竹子,固然其他地方也有竹子,如大富人家的后院或是官员府邸的花园,但那绝不是真正的竹子。”我语气中带有一丝激动。

“难道你不愿我为官?”王羲之说。“王羲之本就不属于那里”,我说“他只属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不一会儿,他已经换了一张纸,一笔一划地写着。一个“竹”字赫然呈现在我眼前。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他又放下笔,似乎在问我,又似乎自言自语,“俯仰之间,一切归为陈迹,岂不悲乎?”

我指着亭边的急流说:“譬如这溪水,透亮晶莹,于是你我便快然自足,即使沧海桑田,世殊事异!”

我们相对着,不再说话。王羲之缓缓给自己满上一杯,一饮而尽。渐渐地,他的脸上又恢复了笑容,砚台散发的墨香也由淡变浓,他的字也愈加飘逸,如行云,如流水。

我拿起竹笛不由自主的吹奏起来,七只竹笛孔奏出了一首翠绿的歌。歌声中有会稽山,有兰亭,有竹林,有急流,也有王羲之与我。曲罢,我说,我该回去了。王羲之站起,望着我,倒酒为我送行。

又一阵微风吹来,纤纤的竹叶一阵交错、轻响。我没有回头,却感觉到了身后的水声,墨香还有清酒。就这样,我告别了“书圣”王羲之。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

风花雪月,那是自然所赋予我们的美好与启示。

狂风

那是八月下旬一个可怖的夜晚。天色是泼墨般的黑,一眼望去只能看见几抹模糊的光影,那是零星的灯光在于黑暗做的无谓抗争。睡意朦胧间我听到风在窗外怒号。拉开窗帘,才发觉似乎连窗户都在微微颤抖。接下来便是树枝摇晃,暴雨倾盆。风声愈来愈大,偶尔还有汽车的警鸣声——我蜷缩在被子里,在呼啸的风声中辗转难眠。

第二天一切静止。街上满是湿润的枯枝败叶,遍地积水,泥泞难行,可终是没有了那凌厉的风声。鸟鸣清脆,人声细微,似乎昨夜的风雨从未发生。我想,这大概就是世间万物的法则吧。存活于世,我们无法避免会遇到如斯大风大雨。狂风初来时的惊天动地令我们畏缩退却。但风雨毕竟不会长存,一夜过后终将平静如初。或许到最后只有我们不断的成长才是风雨曾袭的唯一见证。

凋花

我曾有幸目睹一朵花的一生。早春时分,花苞初绽。三分微微的粉、七分嫩嫩的白,妆成了十分的可爱。后来啊,它慢慢的长大了。枝愈长,色愈深,最后出落成一团软软的圆润。在日光初泄的早晨,花瓣上会残留着几滴清冽的露珠,在阳光下折射出浅浅的光晕,大概没有一个画家能够贴切的再现那种美丽。

夏季渐渐来临。可还没等到天气变热,这朵骄傲又娇嫩的花已然老去。我看着它一天天泛黄干枯又萎缩而自己却无能为力,终是忍不住满怀一颗少女不解风情的心暗自惋惜。然而随着年龄渐长,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没有凋零,何来花开?

舍得舍得,便是有所舍方有所得。花朵舍弃了它短暂的绚烂,以换取来年的开放。也只有这样的舍弃,生命方可生生不息,而我们也因此得以欣赏年年季季的花开。正如我们为了得到一个崭新的光明的未来,就必须舍弃陈旧的固执的过去。而在遥远的未来,一定会有更好的在等待我们。如今,面对一朵花的凋零,我也会微笑着期待来年的花开。

污雪

在北国的旅途中,我曾遇见一场纷纷扬扬的雪。当那如书中描写的晶莹细碎的雪花从天而降最后融在掌心的时候,我看着那白色无暇的世界,一时间有些说不出话。

然而不久之后,地上的积雪愈来愈厚,来往的人也愈来愈多,原本无暇的白色就变成大片大片灰黑的污渍。不仅洁白不再,还成了垃圾般的存在,被一把扫到路边堆积成灰。美丽与肮脏,期间相隔不过一场雪的时间。

古人云韶华不为少年留,世上美好的事物总难长存。白雪易黑,春光易逝,它们在时光的缝隙中悄然流逝。岁月亦然。惜取韶光,或许多年之后在蓦然回首时我们会发现,这段年少轻狂的时光,是自己一生中最美的年华。

残月

前几日正是八月上旬。不经意间抬眼便会看到那散发散漫微弱光芒的月亮。纵然离仲秋节还有些日子,但看着那弯窄窄的月,也未尝不是件风雅事。

残月。多少文人墨客曾为之倾倒,多少诗词曲赋曾为之吟咏。于我,月缺并不比月圆逊色。十五明月固然圆满,可世上又怎会有永远完美的事情?残月并不完美,可若是没有这样的残缺,就不会有 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切消魂;没有东窗未白凝残月的哀怨断肠。残缺亦是一种别样的姿态。

风花雪月未必完美,正如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在感悟自然法则的同时,我也在不断的期待。我期待狂风之后的安宁,期待来年的春花烂漫,期待白雪纷飞的时刻,也期待月圆月缺的轮回。所有自然教会我的,它们叫做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