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红楼梦·青埂峰偈》赏析

(2014-11-18 21:45:41)
标签:

文化

分类: 筱蕊文字

              《红楼梦.青埂峰偈》赏析

 

    无材可与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寄去作神传。
    这是全书的第一首诗,重要无比。说是一块女娲补天遗弃了的顽石,被弃在了青埂峰下。此石经锻炼而通了灵性,遇一僧一道至峰下,高谈快论红尘中的荣华富贵。于是动了凡心,央求僧道带他去那红尘中受享几年。一段《红楼梦》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繁繁复复,纠缠错综。敷演了红尘中的几多情,几多忧,几多感慨,几多伤怀。
    后来,不知又过了几世几劫。一个空空道人从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原来这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那块石头,红尘里历尽离合悲欢,世态炎凉的一段故事。说是要这个僧人抄去这个故事,可文中一直强调没有年代可考证,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社会现象,却已清晰地呈现给我们,所以又管什么年代纪元。封建社会是儒家思想统治的社会,君君臣臣仕途经济,是其正统之道。而宝玉生在这样的时代却是与它格格不入,反而崇尚道家之老庄,及佛家出世的思想。
    不只如此,整首诗都升腾着叛逆的硝烟,与封建社会的道统格格不入。且尊重女性,把女人的地位空前地提高了。即便是自己潦倒,也要为闺阁中这几个异样的女子立传。她们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差,亦无班姑之德能。”“虽不敢说强似前代所有书中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摄迹,不敢少加穿凿,徒为供人耳目而反失其真传也。周按:真传,才说事迹原委,又说追踪摄迹,三说真传,何等珍重,何等明白。
    这首诗和作者的身世紧密相连。作者出生在封建社会的显贵世家,在封建阶级还没有落末,在其家世还没衰败之时,也称得上富贵乡里的一块宝玉。而今封建阶级的大厦倾倒,他穷困潦倒了,只能把曾经的受享奉为一个梦。他以顽石自喻,没有了适应这个社会的才华。封建社会这片天,没有自己去修补的位置。他慨叹自己不能济世通达,内心却是在反抗这个社会。似乎是客观的不能为,实际是主观的不想为。文人有时能做的,只能是把一切慨叹转化为文字,就这样让他写出了一个繁华落下的人生梦境。
    写了许多篇赏析了,没有按其出场的顺序,也是为了不给我们自己设定一个框框。利于我们在红楼梦里,在作者的诗词歌赋里自由思想。而今回头写这第一篇诗词,或许更能读懂作者的心意之所向。没有了去补苍天的才华,却是入了这红尘许多年,一再申述这身前身后的事,去请谁来把这故事写下来,作神传?周按:传神写照,是晋代大画家之最高理论。《红楼梦》中各色人物描写得形肖毕现,虽是闺阁琐事,闲情诗词,神传或是传神,这是被曹公神会了。其实想想人生的精彩就是一个过程,红楼梦里的各种人生,在我们读文字的过程中品味着,与其神会。
    诗词里的那些暗喻,就好像庙里取的签。求解,又是那么地扑朔迷离,其实人生就是谜团重重。也许只有故事可以完整一个人一生的所有,会写完终结之篇。否则谁会看透人生,就是借助神力,也只是冥冥中。
    《红楼梦》是曹雪芹没有写完的故事,虽是有后人补足了四十回,写完了每个人的结局。但是不是作者最终的解,这又是个谜团。这部小说让人如此着迷,就在此吧。没有结局的故事,始终在求解中,就如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行走,求解,谁也看不到自己的结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