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篇《灼灼其华 桃李花开》,盛赞“明艳的桃李花林,美了时光、惊艳了流年”;说“桃花如红霞,李花胜白雪”;还写了爱花的女子“穿行花间,流连顾盼,难舍难分,一花一木皆有情,人与花同欢乐,人与花同美好。”
女子爱花,天性使然;花前留影,早已是天经地义之事了。花为人美,我为美留影。
在桂阳村口,一位老者自花道深处徐徐而来。我随心咏出:谁言造物无偏处,独遣春光住此中。
吟诗之余,待将老者看得亲切时,我忽然有了另一种深沉的感悟。
李树何人种、桃树是谁栽?我想到了眼前饱经风霜的老者。那张憨厚蚴黑的脸庞、脸上那凝聚着沧桑的胡子、还有那极其俭朴的衣着,无不在告诉我,眼前这些争春的桃李之花,应出自他或她这些质朴的老者。
没有前人的辛勤劳作,哪有这眼前的满目芳菲?我们在灼灼其华中心花怒放时,请不要忘却了那些为我们带来美好的种花人。
我走近老人,在桃李花前,与其寒暄,为其留影——当然,这也是为这个默默无闻的、创美的、老土的群体造像——我觉得,这更是天经地义的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