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友人闲谈,常闻一些店家倒闭或濒临倒闭的事情,打开网络,某村委、某镇政府、某局打白条吃喝不付账或付不起账,因此吃垮了饭店的事层出不穷。
深入了解,“前欠后继”之事愈演愈烈,欠饭店几十万的已是老生常谈,现在又听说欠打印店几十万的、欠送矿泉水上百万的新鲜事,店家苦不堪言。而这些欠账大户多为行政事业单位,它们有权签单而无钱付款。
勿庸置疑,在社会信用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建立在双方自愿基础上的消费签单,承载着社会的诚信,本身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是什么原因让店家伤得深?
其一,与市场竞争有关,店家怕失去所谓的大客户,同意签单消费;其二,与经营者缺少风险意识有关,不晓得“欠账的是老子,要账的是孙子”此语的深刻;其三,各单位的“迎来送往”强度大,而且是不得不消费的;其四,经济困顿,高贵的消费者确实囊中羞涩,只好打白条度日;其五,日积月累,债台高筑,常常不是“新官不理旧账”,而是根本理不了旧账;其六,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之风式微……
等等这些,变成了恶性循环,从而造成不可低估的严重后果:不仅侵害了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伤害了营商环境;还败坏了签单不付款单位的公信力,甚至涉嫌违规违纪;更重要的是,会极大损害政府的正面形象。
收不到钱的“签单”,是社会的毒瘤,应引起上层的警惕与重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