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里长桥一里市”

标签:
旅游湘子桥潮州湘桥长桥 |
分类: 潮汕乡土 |
桥市由来已久——1870年秋,英国有一个摄影师约翰·汤姆逊旅经潮州,溯流而上的六篷船上,他被前方的湘子桥深深吸引住了,一条庞大、美丽的古桥,他惊叹、赞美着,敏锐发现了它值得拍摄的一个主题:
“潮州韩江桥也许是中国的一条最值得提的桥梁。它和伦敦老桥一样,它们都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可供居民做生意的地方。”
原来,他的着眼点是桥上集市,老家、故乡的伦敦老桥,也是一个做生意的地方呵,于是,他不顾潮州土著居民的误解甚至攻击,毅然架起木头风箱的照相机,捏着气球开快门,OK!留下了二张湘子桥最早的照片……
“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古代的桥上,每天破晓,江雾未散,桥上已是“人语乱鱼床”,晨曦初露,一间间的店铺竟相开启,茶亭酒肆旗幡招展,抱布贸丝、问卦占卜,摩肩接踵,车水马龙,正如李龄在《广济桥赋》中所描写的“风啸高冈,龙吟瘴海,士女嬉而箫鼓鸣也;楼台动摇,云影散乱,冲风起而波浪惊也……”
那时,桥上店铺有卖日杂货的,竹筐篮椅、各色水果、鱼、薄壳等,还有问卦占卜的、潮州小食的,连梭船上也在做买卖。
湘桥之夜又是另一番情趣,“吹角城头新月白,卖鱼市上晚灯红。猜拳疍艇犹呼酒,挂席盐船恰驶风。”明月初上,酒肆灯悬,疍艇猜拳行令,妓篷中丝弦细语……
几百年过去了,拍湘子桥的汤姆逊也走了百多年,时代走到海西、海丝,岭东已不是烟瘴畏途,繁华古城、旧貌变新颜;这次是由民间发起、潮州市宣传部、文联牵头组织了 “一里长桥一里市——民间艺人赶集来”的复古活动。
5月22至24日,不少潮州民间艺术家在桥上展示、销售他们亲手制作的精美工艺品:潮绣、木雕、麦杆画、花灯、朱泥壶、朱泥薄锅仔、大吴泥塑、潮彩、陶瓷青花、陶艺、银饰、榄核雕、鼻烟壶、手工铜壶制作、漆画等等,还有汉服表演、琴弦演奏、潮曲表演等,市民们冒雨排队购票、雨中赏潮艺、赏潮韵,烟雨中游湘桥。
“到广不到潮,白白走一场。”大家还是随小博上湘子桥游玩吧——
-
一里长桥是潮湘
十分壮观跨百年
千人赶市桥上过
万种风俗古今连 -
欣赏分享精彩佳作,为壮观精湛的湘子桥所震撼,拍的太美了,潮州文化太精妙了,谢谢分享,问候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