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沉香“木中钻石”的奥秘!

(2014-11-29 18:18:46)
标签:

沉香

奇香

奇楠香

沉香的奥秘

灵芝沉香

 

 

 

 

                       沉香“木中钻石”的奥秘!

                                    

                                          图文:贺宗训

                                              发表20141128

 

    

    什么是"沉香"? 告诉您, 沉香就是植物的异化,溢出的香脂、脂是通过香菌分泌产生的!

 

    什么是"木中钻石"? 告诉您, 木中钻石就是香脂中异化的结晶,类似钻石的晶体,是通过香脂分泌再产生的!

 

《咏玉》诗云:“乾坤有精物,至宝无文章”。笔者要说,文章来了

    

    事实:人类的文化边缘有着许多退化,文字的记忆又有着许多疲惫。在现代中国,大约有近百年没有“时兴”沉香了! 但主要原因还是物种早在晚清时期就早濒临枯竭了。

    

问点:沉香,古人为什么比喻它为“木中钻石”? 所谓木中“钻石”,含意指的是什么?古人又为何要称它为“木中钻石”呢?又为何不比喻木中黄金和白银?笔者纠结已久,古人一定不会匪夷所思......

 

木中钻石:今人在相传,大家又不清,研家、藏家都无物可遇。难道是古人文不对题言不正语?还是古人无稽之谈夸夸其说?可是,古人真的必有所见必有所指! 作者不堪趋之若鹜,以智慧也要弄个明白。

 

当今:知道沉香的人都听说了古人把沉香比喻称之为“木中钻石”的!如果我们就以听任,抓阄定理,单把所有“沉香”都理解为“木中钻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古人称赞的不是沉香的本身堪比钻石,物领价昂,也不是单把沉香比喻“木中秀才”,而称赞的是“植物中异化了的香脂,脂上还生有无数微结晶、微晶体,视觉如见钻石”。

 

联想:古人创建文字使用了几千年,后人简化文字只用了几十年,这也是导致今人对文字精神初衷的理解慢、理解误、理解错。古人早看好黄金白银,喜欢拿黄金比价,习惯用白银对事。钻石根本不是通货比说,也不是惯例。在古时看来,古人早已把沉香比价黄金:“一两沉香一两金,一寸沉香一寸金”。这样算来,古人说的“木中钻石”另有寓意?应该是指“植物中长有结晶”,而不是“沉香好比钻石”。

 

假如:异想能够天开的话,那么“香”就是最好的,能够结晶也就像钻石了。如今,的确已很难再见“结有晶体”的老香了! 我们也不怪乎找不到钻石一解。真正的沉香百年不遇,将是一个断层睡醒的无意传授?现代的藏民,已进入了一个“新香”的观念?买家、卖家多是新手,也不怪有位熟悉沉香的耄耋老人说到:如今的沉香与过去的沉香大不一样了,“全是油润润的木头,一点没有沧桑感”,都已被半木取代之,已看不到“香润脂面”,更看不到结晶“钻石”了......

 

经验:笔者通过对几枚新、老沉香加以研究,在显微镜下,对一枚古老年代的原生态,看上去很风化、很沧桑,实际很古朴、很干润的“灵芝沉香”进行了观察(如图)。发现,“香结”是由类似蜂胶的全组成(也分称“软性琼浆”,生成不久。或“硬性琼脂”,生成已久)。在其中琼浆脂间,含有黯红、金黄、银白三色。有的琼浆随着植物纤维的形态而变化。有的硬脂随着植物的空隙而成型。整体“香结”已非常硬性干涩润。关键是在琼中脂上,还长满了微小白色结晶颗粒物(显微镜外无法看清),大的如同芝麻、小米(能见)。毎微晶体形态状况不一。色度、透度如同钻石一般。其中,还发现了不少“另生长晶丝”,细如白色棉花纤维,在显微镜下;性质类似晶体,用镊子镊住放入冰水中不化,放入温水中化之。

 

钻石理解:由于香中、香上的晶、晶丝出生微观世界,一般不被香者常态留意和发现,加之老香的枯竭,更让今人难以传授。其实,它们就是真正的“香精”微颗粒,“香髓”微丝状,也是古人比喻称赞的木中钻石”! 沉香的结晶,是发育在后期的香中,生存在百年的脂上,也是结香以后的新生体,又是琼浆脂化后的精明物。晶粒的生长,就像人类的皮肤出痘,被脂层压迫包裹成团;晶丝生长,就像人类的毛囊空隙,不受压迫,丝表还带出了浆液,好像有层皮壳。

    

    分析:沉香“结晶”,是生长在琼脂上的再生产物。它在琼浆转化为琼脂的过程中,是长期收缩受压挤出的“脂精油”(更需要漫长岁月),这种“精油”很纯,要比蜂蜜细百倍、纯千倍、贵万倍,只是不为现代人熟悉和熟知(因没有货源)。

 

出香结晶:朽木化脂甘为香,香脂沧桑丹溢晶。结晶就是琼浆岁月的常规律:前期,植物沉香菌解出浆(未成香);中期,收熟凝脂成香(就被争夺开采);后期,需百年、千年风化结晶(早期、中期就已被采完)。

 

千百年来:“结晶老沉香”已止清末,就基本被采伐灭绝,有记载。如今出现的“新沉香”也基本都是沉香木,都是近几十年的产物。但偶尔出现个别老沉香古沉香,外观干涩奇异,有晶反而不被藏者认识! 真正的老沉香干而不枯,枯而有润,特别是那些异样者。也往往只有这些老沉香古沉香才具馥郁、幽婉、清扬、温醇、槟香予一体。

 

所以:在几枚年轻“沉香中”,笔者没有发现“结晶”(钻石),那是因为千年钻石早已被采绝,“结晶”再需几百年,这也是近百年不遇的关键所在。

 

古人与今人:如果我们今人认真考虑古人的规范赞名用意,沉香是“木中钻石”?那就少不了香中含有“结晶”! 有了结晶,才是古人正确比喻的起名原因如果再考虑现代人的不意所指?那就是没有发现了。

 

    注意:今天的人们,只知沉香的主观世界,而大不知沉香的微观世界?笔者相信,古人是规范的,名也是微观正确的。同时也相信,今人的便称是无意的,也是没有微观发现的。

 

自然:古人无法借用显微镜来看到沉香表面长满密密麻麻的微晶体,但能直接用眼看到百年千年沉香表面符着的大晶体,能见的晶体颗粒小如小米,大如芝麻。应该还有作者没有遇到,看得见的更大颗粒晶体?所以,古人才有感,比喻沉香“木中钻石”。

 

香的硬道理:能主动散发淡淡香味的沉香(异香),已有一定的结香蜜度和浓度,也是香结的基本饱和真正完全的“香结”全属“糖化脂化”有规律(注意蜂蜜做假是没有规律的)。沉香老不老、真不真要看是否有结晶?新香无结晶,老香有结晶。“结晶老香”,才可最佳药用与收藏,一般也不会被雕琢,也不可被雕塑,只能随天然造型被欣赏为最佳。

 

    沉香硬观察:很简单,让显微镜帮忙。在弱光下,琼脂泛黑褐色,能看清脂中是否有白色结晶?有就是老香,无就是新香。在强光下,琼脂全泛金、红、银色,(如有结晶较淡)。那么你才能不需解释,不需提防,轻而易举,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地看到沉香的家底! 沉香的老与不老?纯与不纯芦山真面貌,纤维与结香之分,琼浆与琼脂之分,糖化与油线之分,密度与松散之分,差沉与好香之分......

 

    手感估计:沉香也好,奇香也好,按比例甸比重,越沉的木质就越多(全部脂化怎么会沉?沉香沉水是个误区)。越轻的油脂就越少。适中重的琼脂才丰满,才半浮半沉!什么是半浮半沉?就是把药香放入水中先浮后沉,起先香脂间有空隙有空气是浮着的,要随比例时间,等香脂吸足水后才会慢慢地往下沉! 就掌握这一特性,可辨别真假。牢记,“纯香结”也就是“纯糖化”“全脂性”,古人才称“琼浆琼脂”。要比香木轻得多,要比枯木重一些。

 

    根本:“结香”是来自于植物菌解的改变,植物溶解后才会产生。植物结香状况可分三种:第一种是纤维枯燥化,不结糖脂没有油线的假香;第二种是半木半糖(脂)化,纤维隙间产生油线的都是半香;第三种是全糖全脂化,植物纤维完全被菌解化为糖脂的真香、纯香、精香(极少)。

 

三才能:众所皆知,矿物结晶是矿藏的精华。那么,沉香结晶就是岁月的精华。只有沧桑岁月,才能甘露“沉香结晶”;才能叫唤“古老沉香”;才能称赞“木中钻石”。

      

    特别提醒:小心,不要为了老沉香“清洁”?无知不畏地用刷子清刷老香?它表面有许多“钻石”呢......

 

    的确:在现在的沉香市场,已几乎很难遇见“木中钻石”了!所以在沉香领域,没人谈及“钻石”成因之事......


        其实沉香分“药香与“木香两类:药香,一眼沧桑岁月,有历经了年代久远的印记感。它的功能与功效,能清疾热解病毒、化淤血化淤肿,能化久疾治久病。药形成于微观世界香菌的完全植物侵蚀,微观完全吞噬植物,微观完全香菌排泄异化药化物,是靠漫长的岁月完全植物改变形成的。是原有某些素质植物通过香菌微观完全二次改造、二次再生形成的再造物。也是从微观世界改变到主观世界的原型原有物。药香结晶也是一种漫长久远的象征! 结晶更是一种异化了的纯净物! 有净化的基因,更能净化人体净化病源、影响病源改造病根、清除病源治愈病根,笔者深有体会。药香是用来净化病体治疗病源的,非常良(凉)性,价值很高,在现代民间及网络流传无影的“鼎级沉香3至10元每克”指的就是无意中的药香,用显微镜放大窥视药香任何一点,其表面全是钻石结晶! 市场基本不见。而木香的功能是制作,是用来雕琢雕刻工艺品,含有香味,或制作焚香用于点燃,价值并不高。药香是通过百年几百年漫长岁月的自然异化香化,经阴变收缩,香面才能形成结晶(也作冷晶),是香菌化成型,之所以古人称它为“木中钻石”的道理! 整体香质成酥硬状,异倾香,入口嚼之无味无渣,无味说明它药净;无渣说明它药纯;淡淡的草香说明药的本质本性;完全化之,也说明药的纯之净之基因,能净化身躯,非常难得。我们也应该理解,西药是化学凉,中药是草木凉,药沉香是凉中凉。


       据记载:药香在清末就已枯竭,“枯竭”也意味着百年几百年内无法再生成,非漫长时间自然形成不可! 更不像现代人,基本都不见药香,就把十几年香木、香木溢脂“油线木”当成了“药沉香”来说是“木中钻石”混淆?使不明真相的、不懂药香的富人也就花了几百万几千万拍卖下了那些“香木头”见文悔矣


      那么:木中“钻石”又意味着什么呢?人体百病,那是源自于体内的余热异化、也就是体内各种多余脂肪的积累,最终导致了多余脂肪变异(减肥也就是为了减去多余脂肪防止病源)。人体不同方位的多余脂肪会产生不同的热疾病。硬道理,人类无意生病但有意治病。我们知道,百病百热,百药百凉。百草都是从大地的内部阴层生长出来的(良药也解凉药),所以草药都带有一定的大小凉性。百草百凉,也分大凉小凉,几月植物为小凉,几年植物为大凉,几十年人参为特凉,那么几百年药香能“结晶”能“成冰”就可想而知了! 病都是人体的大小热性,药都是大地的大小凉性,不同的大小病热需要不同的大小凉药来平衡、来治疗、来治理,来用不同大小凉药消耗大小病情抵御热性、消化热病,以至病情得到康复。我们知道,百草百凉,百凉百微,百草中的凉,用肉眼是无法看见看清的。李时珍(古人)只能以自身来尝试、来试药、来知草药的凉大小。那木中“结晶”又像什么呢?它又为什么那么价值昂贵?在本文研究初次告诉您:古人所说的“木中钻石”就是“植物结晶”,也就是“药香结晶”,药香结晶也意味着“冰”,冰意味着“凉”,也意味着在百草中唯一能看见的凉性药! 而这种结了晶的凉性又是多么的浓郁、浓厚、浓烈、浓重! 多么的难得! 多么的宝贵! 结成晶冰要在岁月中产生;要在阴影中产生;要在空气中产生;要在微量中产生;要在几百年上千年的过程中形成产生! 而绝不是现代人所谓沉香木油脂?几年内就可结成。

    

    接受审判:重新发掘是笔者的良知,持久认识是作者的回眸。经取得几位专业学者和几位藏家的评判!可信、可采纳、可告知藏友弘扬古文化......

 

     

 

 

 

http://s7/mw690/0042gjgggy6NZE0AfEGb6&690
                           沉香奇葩,灵芝奇香,沧桑古朴,一眼见真!
 

http://s13/mw690/0042gjgggy6NZE3zb7Cdc&690
                           朽木飘香,干涩有润,全琼全脂,晶晶之微!


http://s12/mw690/0042gjgggy6NZE3Dchl1b&690

          在大光显微镜下:整个灵芝纤维已全化为琼脂,白色全是微晶,(小光能看清)!

http://s4/mw690/0042gjgggy6NZE3GJ2zf3&690
                 在大光显微镜下:琼脂间的晶粒晶丝,还有红晶、黄晶、绿晶


http://s5/mw690/0042gjgggy6NZE3JLwM34&690
                      在小光显微镜下:断脂泛褐色,边缘掛满结晶“钻石”!

 

http://s14/mw690/0042gjgggy6NZEtoH0h8d&690
                     在小光显微镜下:脂槽内排列长满微小结晶“钻石”!

http://s10/mw690/0042gjgggy6NZE3PD8R19&690
              在调光显微镜下:琼脂间隙槽内长满晶颗粒(香精)、晶纤维(香髓)!

 

http://s4/mw690/0042gjgggy6NZE3U33d03&690
            在调光显微镜下:琼脂泛金黄,小粒晶群弧光,左下一粒大晶发出七彩光!

 

http://s4/mw690/0042gjgggy6NZE3WP7lb3&690
                  在中光显微镜下:晶粒香脂如胶如透,结满“晶钻石”!


http://s5/mw690/0042gjgggy6NZE3ZDbC74&690
           在中光显微镜下:脂中长出的晶丝,头细尾粗,带出了脂液,类似皮壳!


http://s11/mw690/0042gjgggy6NZE41UJYfa&690
                     小晶粒群中的大晶粒,如小米大小,显微镜外能看见!


http://s9/mw690/0042gjgggy6NZE44wQw18&690
                  在大光显微镜下:脂上小晶群中,特大的结晶也会开花,神了!


http://s5/mw690/0042gjgggy6NZE49IOg94&690
                     在调光显微镜下:晶、脂交接处状况,晶面也见杂物!


http://s5/mw690/0042gjgggy6NZE4buG854&690
                         在调光显微镜下:白色结晶中间还有少量红晶体!

 

                      

 

                           欢迎搜索作者“夜明珠之谜解”系列更精彩!

 

 

                                                             正能量     弘扬中华古典文化

 

 

 

    前一篇:沉香奇葩“灵芝奇香”天然罕见!

    后一篇:沉香的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