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一家人】专访杜让知父子:遇到高尔夫 从此有了梦想(上)

标签:
育儿时尚体育教育健康杂谈 |
高尔夫亲子网导读:在今年6月份的汇丰全国青少年高尔夫冠军赛北京站上, 男子C组冠军杜让知和他的父亲,见证了和谐亲子高尔夫对孩子成长的培育力量。12岁的杜让知已经明白了目标管理的关键,坚定的向着目标前进。而他的父母,所做的就是让他喜欢高尔夫,在高尔夫圈中走出一条越来越宽阔的道路。
北京高尔夫未来星杜让知
姓 名:杜让知
性 别: 男
年 龄:12岁
球 龄: 6年
项 目:高尔夫
国家/地区:中国北京
师从教练:曹明昌
主场球会:华堂高尔夫
个人成绩:2014汇丰全国青少年高尔夫冠军赛北京站、上海站男子C组第一名;2014张连伟杯国际青少年高尔夫邀请赛男子C组第三名;2014全国青少年高尔夫球锦标赛男C甲组第三名。
http://s16/mw690/0042a1mgzy6MZDCGy7lbf&690从此有了梦想(上)" TITLE="【高尔夫一家人】专访杜让知父子:遇到高尔夫
2014年汇丰全国青少年高尔夫冠军赛北京站,杜让知取得了C组冠军。这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但我不希望儿子把这次的成绩看得太重,毕竟这条路还很长,现在还远不是享受鲜花和掌声的时候。
每个人的一生,绝不止那一次冠军梦想,而是这一路上的精彩,这一路上能看到许多风景。我觉得,让孩子学习高尔夫,关键是让他学习人生,学会生活,更加全面地成长,长大后能够成为一个有内涵的、完整的人。
我想,高尔夫是一条道路,这条道路能让孩子看到更多风景,让他的人生路走得更踏实。走在这条道路上,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当孩子朝着目标进发,只要方向正确,只要在不断努力,总会有收获,即使不知道什么时候抵达目标,即使没有最终抵达目标,也不要太在意,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已经有了许多收获。这样的人生,一定是精彩的人生。
比如在一场比赛中,他怎么才能专注于自己打球,而不被场内场外因素干扰?这需要绝对的注意力。这种注意力的培养,既是体现在平时训练中,也是体现在比赛中。最初的一场比赛,他可能会打得很差,但是,没关系,我们会与教练一同与孩子分析探讨。这其中有球技的问题,需要和教练共同改进提高。另外还有非球技因素,比如说心理因素。这个是最为重要的。比如,一开始孩子的专注力不够,我们就一起探讨,是什么因素干扰了他,怎么样克服,一次纠正一点,经过一段时间后,专注力自然就提高了;下次他能做的更好,也不会被一时的挫败击倒。专注力的培养,在其他方面的学习中,对他也大有助益。这就是高尔夫带给他的一种成长。比如说,意志的磨练,包括耐性、耐力、遇到困难的反应、不良情绪的调适与克服等,都非常重要,都是在他成长过程中一点一点提升的。
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基础:支持他不断进步的内在力量还是他对高尔夫的喜爱,喜爱才会用心,才会付出。
我们一直在寻找一种契机,在这个契机中,让孩子自然接触到高尔夫,从而培养出孩子对高尔夫的兴趣。除了带孩子去练习高尔夫,打比赛,我们还会在平时进行一些有意识的引导,比如讲讲传奇球星尼克劳斯、帕尔默、泰格·伍兹的故事,讲讲像麦克罗伊一样的现役优秀的年轻职业选手,让这些球星成长之路去激发他的热情。
比如罗里·麦克罗伊,出身穷困家庭,却能不断拼搏,在高手如云的职业高尔夫领地博得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爱玩Facebook和微博,经常与网友互动,非常亲和,一改高尔夫球手贵族、保守的形象。他就像是为高尔夫而生,不仅潜力无限,而且勤奋,有思想,具有创造力。把这样的故事讲给孩子听,能激发他更多的想象力,使他的梦想更清晰。
开始的时候,培养孩子高尔夫特长爱好有更多的困难,孩子的赛事很少。我们会尽力克服困难,尽力创造条件,让孩子保持对高尔夫的热情。
现在大环境越来越好了。
国内社会各方对青少年高尔夫运动的支持越来越大,越来越具体,赛事平台和赛制也越来越丰富,这是广大球员和家长非常盼望的。只要不和学习冲突,我们都会积极参加。这些比赛有些是体现参赛者个人竞技水平的,有些是激发团队合作意识的,各有特点。我想咱们家长对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努力应给与积极响应,力争多参加。
比赛办得好不好是赛事组织者和球员及家长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其中,汇丰青少年冠军赛赛制科学合理,组织运作规范,是国内最成熟的青少年高尔夫赛事平台,吸引了国内最优秀的青少年球员参加。这是检验小球员们竞技水平,家长们互相交流学习的绝好平台。
自从孩子开始打高尔夫以来,许多事情,都让我们做父母的感动。今年5月份精英挑战赛华北区资格赛,杜让知第一天比赛后和好朋友们踢足球,自己摔伤下巴。当时他不顾疼痛急切地追问我“爸爸我明天可以比赛吧?”
当晚,在县城医院缝了四针。第二天一早为了证明给我看他能继续比赛,跟我说:“我今天就当自己没有下巴。”
12岁的男孩儿为了自己最喜爱的事,能表现得像个小爷们儿,作为父母,我和他妈妈很感动和欣慰。
孩子成了小爷们儿,父母还有什么担心的呢?
我们父母所做的,就只是引导孩子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走就行。当然,我们会帮助他进行自己成长的规划。比如暑假,我们的原则是劳逸结合。孩子的训练和比赛由曹老师规划和安排,我和妈妈安排两次休假旅游,顺便体验几座美丽的球场。
在孩子学高尔夫的过程中,爸爸妈妈的角色可以分工,也可以重叠,关键还是看各自的实际情况。对于杜让知,我曾经扮演过助教,妈妈是生活助理。认识曹老师后,妈妈角色没变,我决心做一名好观众和心理按摩师。另外,我也和曹老师共同探讨孩子未来的道路,希望规划出一条越走越宽,而不是相反的路。高尔夫相关的职业很多很精彩,不一定非要当职业球员。
在孩子学习高尔夫过程中,我们也在学习。比如说很多人在评价中外高尔夫教育差异,我也会思考这个问题,但我也是在学习和了解过程中,不能断言其差异与好坏。但我个人认为不管在哪里,教育质量是排在第一位的考虑因素,第二位的才是高尔夫资源。
【本文由高尔夫亲子网根据杜让知父亲口述撰写编辑】
高尔夫亲子网相关热门文章推荐:
关注微信公众帐号“高尔夫亲子网”后,回复相应数字可查看。
回复“2007”查看《高尔夫亲子赛第四站:30家庭自办第4场亲子赛
回复“2006”查看《高尔夫亲子赛第三站:37个家庭第3场亲子赛
回复“2004”查看《高尔夫亲子赛第二站:30家庭自办亲子赛
回复“2003”查看《高尔夫亲子赛第一站:18家庭自办业余赛
http://s15/mw690/0042a1mgzy6MZDEWvSKce&690从此有了梦想(上)" TITLE="【高尔夫一家人】专访杜让知父子:遇到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