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郁郁青青
20多个小时,不吃不喝,不吵不闹,独自坐飞机,从西班牙飞回北京。
你能想象这是一个12岁男孩做到的事情吗?
小男孩下飞机后的样子令人心疼,眼窝凹陷、精神不太好,已临近脱水。

医护人员赶紧给他拿了矿泉水,带去到室外通风,男孩才慢慢恢复正常。
为了不感染别人,也不被别人感染,男孩谨记父母叮嘱。从马德里登机到首都机场,始终戴着口罩,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
谁能想到,全程20多个小时,他没吃一点东西,没喝一口水,不闹不叫、安安静静坚持了下来。

小小年纪却有如此强的自制力,稳定的情绪和成熟的心智,真的很了不起,恐怕成人都很难做到。
有些大人真的不如孩子!
一名从泰国回来的女子大闹重庆机场,声称自己在上海转机时就没被要求隔离,凭什么在重庆要隔离!
防疫人员耐心解释,泰国属于重疫情国家,必须隔离。

她仍旧拒绝配合,还撕毁旅客信息登记表,屡爆粗口:“你要脸吗?”

并叫嚣着:“如果你要干扰我,我就告你!”
口罩好几次差点掉落,她仍然破口大骂,其他旅客看不下去仗义执言,也遭怒怼。


你没教养的样子,真丑!
越是特殊时期,越能看出一个人真实的教养,善良和自私都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千万别把孩子培养成令人讨厌的人。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教养才是真正保护孩子一生的盔甲,
智慧的父母都懂得,让孩子识大体、守规矩,不是束缚,反而是一种保护。
01“可我知道他发过烧啊!”
这些天,1.5万小留学生被困英国的话题引发争议。
很多人拒绝他们回国,担心国内疫情二次爆发,但真正拒绝的是那些自带优越感、没有教养的人。
对于 “教科书式回国”的孩子,祖国一定是欢迎的。
一个名叫卢岩的父亲,在朋友圈记录下了“当爹后最焦虑的38个小时”。
儿子在美国上大一,当地时间3月15日,踏上回国之路,3月 17日,孩子顺利抵达北京机场。
一下飞机,儿子就被留了下来。
因为填表时,有一项问近期是否与发热的人接触过,他答了Yes!
离校三天前,他们聚餐的同学发了烧,但是下飞机时得知那位同学已退烧,可能是普通感冒。
这位父亲立刻血压蹿升,暴怒:
“你知道这么做什么后果吗?你跟他吃饭时他没有发热!而且他现在已经不发热了!”
“可我知道他发过烧啊!”儿子回答。

就这样,儿子在机场等了近8个小时,后来被一辆救护车送到地坛医院。
医院里上百人排队等待检查,直到第二天凌晨1点才入驻酒店隔离点,此时距离飞机落地,已过去38个小时。
期间,他看到很多小留学生有序检测,填写信息。
一位男生一路上戴着滑雪眼镜、没吃没喝没睡觉,检疫人员问他有没有不舒服,他说:“头晕”。
这位父亲写下长文:
他们并不是我们曾经担心的娇生惯养的一代,他们不会为保全自己而欺骗别人,有自己略显稚嫩但不动摇的信念。
不把麻烦留给别人,也爱护自己,比留学镀金更闪亮的是金子般的品格:诚实、正直、勇气。
这才是我们的孩子应该有的样子:心中有别人,眼中有大局,怀揣敬畏心和规则感,自控自律。
这是深到骨子里的教养,为自己和他人负责。
02你怎样待人,别人也会怎样待你
近日,郭德纲儿子郭麒麟参加一档节目,一如既往的好教养让人印象深刻。

与女主持人见面,主动伸出单手,微微一握手指部分,鞠躬问好。见到男性前辈,跑前几步打招呼,双手握手。
连胜四个老戏骨后,发表的感言也极度让人舒适:
这个节目组都是亲人,胡军老师、何冰老师都是我崇拜的偶像,现在更仰望他们……
这不是单纯的客套,是推己及人的周到,懂得照顾他人的情绪和面子。
郭麒麟的教养,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待人接物永远有礼有节、温良谦逊。

长辈站着,他绝对不会坐着,主动帮人拿东西,和人说话站在同一高度,与这样的人相处怎会不舒服?
赫拉克利特说:教养是有教养者的第二个太阳。
他光芒万丈,也让人如沐暖阳。
前辈发长文称赞:“这么年轻有这个素质真的能走很远。”
父亲的光环和地位,当然带给他很多机会,但赢得尊重和掌声,绝对离不开自己最强大的软实力:好教养。
很多礼节看起来是“让”,或低姿态,其实是一种“得”。
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就是:你怎样待人,别人也会怎样待你。
而且好评和尊重,总附带着资源和机遇。
融在骨子里的好教养,迟早会回馈给孩子。
世界正在悄悄奖励有教养的孩子,他们的人生之路会越走越宽阔。
03教养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莫言说:“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真正的教育是启发、是点燃、是感化,是激励,是对孩子人格修养的塑造。”
相比于家境和名校,教养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教养之上是比心:同理心,平等心,感恩心。
所以教养是一个慢养的过程,需要从小在孩子内心种下种子,通过启发、激励等方式灌溉、滋养。

规则上的教养
国外曾做过一个实验,让一群孩子在一片空地上玩耍,结果,孩子们都聚集在空地中间。
当实验者在空地四周竖起围墙,孩子们的活动范围便大大增加,还会跑到围墙边上。
孩子需要规则的约束,也在不断试探行为的边界。
公共场合不可以喧闹,因为会影响别人。
买东西要排队,没有人享有特权。
过马路不可以闯红绿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教孩子认识规则,并认识到违反规则的后果,在孩子心里上一把锁,脚下画一道线,才会有所为有所不为。
规则教养,是培养孩子的敬畏心,不要心存侥幸,也不给人添麻烦。
尊重他人的教养
3月23日,新疆中小学复课第一天,两名小学生放学路上看到两名身穿防护服的医生,跑过去,立正、深鞠躬敬礼。

2月23日,一个患新冠肺炎的2岁男孩病愈出院,向护士深鞠一躬,对方也立马还礼。

一个简单的动作温暖无数人,因为在孩子身上看到了尊重、感恩。
告诉孩子职业无贵贱,无论护士、外卖小哥还是环卫工人,每个岗位都有他的价值,体谅他人的辛苦,也真诚地表达感谢。
木心说:有教养的人,对车夫、侍应生、任何服务行业的人,从来不会敷衍搪塞。
尊重的教养,是培养孩子的平等心,懂感恩,不轻视任何人。
好好说话的教养
一个彬彬有礼、言语有度的孩子,走到哪里都会受欢迎。
教孩子把“谢谢”,“请”挂在嘴边,这是最基本的礼貌。
耐心倾听,不随意打断别人,真诚夸赞别人。
无论对谁都能理性、友好地表达自己,控制好情绪,不伤害他人。
好好说话的教养,是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友善沟通,顾及对方的感受。
04“妈妈,我是照着你的样子走呀!”
想起一个小故事:
母蟹对小蟹说:“孩子,你为什么老是横着爬,不直着走呢?”
小蟹很委屈:“妈妈,我是照着你的样子走呀!”
我们的孩子也是踩着父母的脚印往前走。
你随手扔垃圾,孩子会毫不在意地把垃圾丢地上。
你撞倒别人扬长而去,孩子也会从旁边绕过去。
你说脏话,孩子会模仿同样的语气。
“没教养”大概是对一个孩子最差的评价。
否定的是孩子,更是父母。
我们讲多少大道理,都不及首先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
孩子的教养,藏在父母的修养里。
改变我们的言语、态度、做事的方式,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孩子的人生。
将善良、温暖的品格渗透到生活里,装进孩子的心里,这是最好的礼物,也是对孩子成长最好的负责。
作者:郁郁青青,把生活酿成美酒,将写作当作修行,与孩子共同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