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很多人习惯于把不如意、不幸都归咎于童年的创伤,认为一切糟糕的境遇与现状,都需要原生家庭来买单。而实际上,解决问题,远比追究责任更重要。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学会自己找回来。这,才是对自己负责。
作者
01
“遗传”的性格
朋友打电话给我,说昨天晚上把孩子一个人关在门外半个小时,现在特别后悔。朋友问我:你说,我是不是心理有病?
原来,马上就要开学了,朋友家的儿子暑假作业还没有做完,于是昨天晚上朋友勒令孩子一定要完成最后几页。结果孩子总是写两个字,玩一会儿,再写两个字,又玩一会儿。朋友一忍再忍,最后终于爆发了。冲孩子大吼一顿,又一把拉起孩子关在门外,无论孩子怎样哭喊:妈妈,我写作业,我写作业。但是朋友就是不开,硬是让孩子自己在楼道里待上了半个小时。后来还是爸爸从外边回来,把孩子带进了屋,孩子爸爸生气地对朋友说:你的脾气和你爸一样冲,可别影响了我儿子。
朋友听完呆住了。回想起来,她把孩子拉出门外的一幕,在自己小时候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她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复制了爸爸小时候对待自己的方式。(点击:控制不出脾气,可能是因为这个“综合征”)
是的,这是一个典型的原生家庭的故事。为什么朋友难以忍受孩子犯错?因为儿子犯的错就像个导火索,激起了她幼时犯错的体验。父亲错误的观念在无形中传到了朋友手里,心理学管这个叫“传家宝”,也叫创伤。
曾经,陈乔恩也在真人秀节目里表现出和母亲的那种疏离关系。她自述,幼时母亲爱用巴掌打她,还会把枯树枝捆成一把打到她流血。这些都让她胆战心惊,连听到母亲走路的脚步都会怕。夸张吗?并不。明明已经长大了,明明有了力气反抗了,但在访谈中,她的一个动作仍然充分证实了她所说的。看得人心碎。
02
人生无处不创伤
这几年,随着对原生家庭越来越多的了解,很多人都开始去挖童年的创伤,并将自己当下的不幸,去和父母的所作所为对号入座。
包括开头所说的我的朋友,对把孩子关在门外半个小时的事情,她一直非常内疚,怕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又怕自己今后控制不住脾气。但其实,孩子真的会因为这件事而受到严重影响吗?朋友也真的无法再控制自己的脾气吗?
更有许多年轻父母,因错误对待过自己的孩子,所以特别担心地追问:我是不是已经给了孩子一个糟糕的原生家庭?我的言行已经给孩子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吗?我该怎么办?其实,没有人是完美长大的。
一个正常的、健康的发展过程,必然是要面临正常人都会遇到的许多创伤。
心理学认为,我们的出生就是一次创伤。从安全温暖自在的子宫,来到这个世界。子宫是无菌的,充满包裹的。子宫外则充满空气和各种细菌,陌生、巨大且可怕。
随后,给孩子断奶也可能是创伤。孩子入园、入学也会是一次创伤。连结婚甚至都是创伤,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在结婚那天哭得涕泪涟涟了。可以说,生命里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创伤。创伤往往也意味着跟过去的告别,和一次新的成长机会。正是在这样不断承受创伤的过程中,我们走向成熟,变得茁壮。就好似一棵树。它受过伤的地方,会留下一个疤。有时,这个疤还会很大、很丑。但疤痕下面树的质地,因此变得比别处更坚硬。
03
创伤即天赋
那些一直纠缠于原生家庭,纠结于父母早年对错的人,最需要了解下面这一点:创伤心理学的研究者们发现,创伤性的事件,不一定带来创伤性的结果。同样是创伤,我们可以拿它盖成围墙,困住自己;也可以将它做成挡雨的屋檐,甚至防弹的铠甲。我们可以持续抱怨着无法改变的过去;也可以在创伤之上,开出花朵。
看过《权利的游戏》,应该都会对里头的小恶魔提利昂·兰尼斯特印象深刻。打从一出生,母亲就死掉,一辈子被父亲嫌弃,甚至差一点被自己的父亲干掉。
他再聪明再智慧再努力,也不被父亲认可,只因他是七大国里最被歧视的一类:侏儒。可他依旧用力地活着。还活得很漂亮。当同为贵族私生子的囧恩,因为自己的身份感到痛苦时,他好心劝说道:“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因为全世界都不会忘记。要把弱点变成你的铠甲,用来武装自己,就没有人可以用它来伤害你。”
现实中,小恶魔的扮演者彼得·丁拉基也是非常牛的存在。导演甚至曾直言,他无法想象,《权利的游戏》中没有彼得·丁拉基和他所扮演的小恶魔一角。他的身高是他最大的伤口,但最后,却成为了他留给这个世界最酷的背影。
心理学家们甚至直言,创伤即天赋。就像近来红到发紫的歌手薛之谦在综艺节目上说的:“我心理是不健康的,我从头到尾都没有觉得我心理健康过,要不然我就写不出那些情歌。”这个有故事的歌手,4岁丧母。这个丧失对一个孩子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创伤。所以,他的歌听起来总是带着些哀伤的味道。然而,他正是借着这样的音乐疗愈自己,也疗愈着所有听他歌的人。
04
创伤是原生家庭赠予的“礼物”
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创伤的幸存者。创伤可否转化成养分,在于我们能否直视和接纳过去。
此前,郑爽又因把胡彦斌写进书中上了热搜,但细细读来她写的文字,真的有些心疼这个姑娘。
无论是对胡彦斌还是张翰,她的爱都低到了尘埃里。她一切行为似乎都在说:我这么拼命地付出,希望你看到我为你做了多少事。然而,这样讨好式的爱情,必定背负了过多的沉重和压力,让人望而却步。而这一切的根源,其实来源于妈妈的教养方式。
记得一次采访中,郑爽妈妈是这样说的:这种爱,让郑爽打小就学会了只有自己付出了,才有资格被爱。一个被父母苛刻对待的孩子,她不相信自己什么都不做,就值得被好好对待。
这就是郑爽心底的那个真正的伤口。也是原生家庭赠予她的“礼物”。这个礼物,用好了是历练与成长,用不好却可能真的会因此误了一生。只有直面伤口,才能与过去和解。否则,可能会越陷越深。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或许,过去不美且丑,但我们就是靠它们活下来的。没有这些不堪的过去,哪来现在这个独特的我?如果真的切掉过去,我如何还是现在这么一个完整的我?
正因为直视过去,过去才变成真正的养分。就像走过无数次黑暗夜路的人,渐渐就成了指引方向的明灯。
成长,是与过去和解
5岁那年,马天宇的妈妈去世,爸爸离家而去,姐姐们把幼小的他艰难带大。为了生计,马天宇13岁就已经开始北漂了。他的原生家庭可以说要比我们大多数人悲惨得多。然而,在他成名后,当爸爸再次出现在他面前时,他选择了原谅。
心理学上说:只有承认原生家庭带来的痛,正视它,接纳它,才能与过去和解。与原生家庭和解,与父母和解,最终才能与自己和解,才能使自己不再受伤。
保持自我觉察,伤口总会被治愈。前不久,谢贤在一次采访中主动谈及儿子谢霆锋的婚姻。他觉得谢霆锋复制了自己的人生。他自己很早进入演艺圈,谢霆锋也是。他的两段婚姻都很短,谢霆锋也早早离了婚。这里头透着十足的无力感和自责。不知等谢霆锋的两个儿子长大后,又会踏入怎样的婚姻。但我们有理由保持乐观的态度。
我相信,若这个家庭里的成员,都有向内的觉察和审视,那么在这个家族里传递着的那个“婚姻不幸福”伤口,总有得到治愈的一天。不在这一代,就在下一代。
觉察是个好东西。它能让我们避免抱怨命运、抱怨父母,而是回到自身,看一看,我到底做了什么,才导致了目前的一切。别人是不可控的。但对自己的行为方向,我们一直都有掌控权。
拥抱身边的人,温暖内心那个受伤的小孩。不是所有创伤都能够靠自己的领悟去修复。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创伤心理学家们一致承认,从创伤中恢复的关键,在于感到自己在一个充满爱、和谐和冷静沉着的人心中,被牵挂,被理解。
好的爱人,朋友,或者一个合适的心理咨询师,都是宝贵的资源,能温暖我们内在那个受伤的小孩,并带领我们把曾经走错的路,按照对的方式,再走一遍。只要得到这样的爱和关系,哪怕是成年人,都能获得重大的修复与转变。
也正是从这个层面出发,若你的孩子还小,而此前你曾经错误对待过他,那么就从现在起,带着爱与觉察去陪伴孩子。
放弃弥补过去的企图,放下焦虑、内疚以及跟过去的那份纠缠,接受所有的发生,和眼前孩子的真实样子,然后陪他走好接下来的路。你的从容和智慧,就能逐渐疗愈孩子。
天底下的父母,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很多时候,他们不知道怎么做才算好。无意中,他们把自己曾经受过的伤,传了下来,给了我们。这的确很糟。但好在,我们永远都有选择权。生活本来就很沉重妈妈们背负的已经很多,家庭、事业、孩子……若再多一些无缘无故的内疚,该多么的步履艰难?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家庭,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觉察,保持自我的成长。我们可以尽力不把这个“传家宝”,给到我们的孩子。我们可以让创伤到我为止。
你可以的。
凯叔问
你有受到原生家庭的一些负面影响吗?你又是怎样化解的呢?欢迎给凯叔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