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完美暑假的4层境界,你的孩子在哪一层?

(2017-07-19 11:06:30)
标签:

杂谈

作者 |  华川


暑假一来,大家压力山大,

孩子家长群里展开热烈讨论。

“就让孩子在家歇着吧。”

“不行不行,虚度了光阴,

还扰得家里鸡犬不宁……”

“那送补习班呗。”

“报哪些班合适呢?就怕花了银子,

没什么效果,孩子还不领情……”

大家正在讨论补习班,

一位妈妈转来一篇砖家文章,

猛烈抨击送孩子上补习班,

认为这是在压榨孩子的童年,剥夺孩子的快乐!


另一位家长就说:“我们夫妻都要上班,

不上补习班,难倒把孩子一个人锁在家里?”

显然不能。 这些年来,

因将孩子独自留在家中而发生的惨剧,

经常见诸报道:玩火成灾、坠楼、触电……

在悲剧面前,原本心存侥幸的家长们追悔莫及。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aQ4icLkjZVIicwrLPv8IysXbvyxu5OpsHIoVic0BwvAmtjYPO6ZYZVQkFo621qR5GUK4QAkQFdtff1ebnJHU6CEF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在国外,因为有严格而细致的法律,

不让孩子单独留在家中早已成为基本常识。

在美国和加拿大,

把一个不到12岁的孩子单独留在家中是违法的。

一旦被举报,不但孩子会被社会福利机构带走,

父母还会被起诉“危害孩子安全罪”。 


既然家里留不得,送孩子回老家,

交给爷爷奶奶照顾如何?

风险也不低。

尤其是那些年事已高、耳背眼花的老人。

每年暑期都是儿童安全事故高发期,

而留守儿童或由老人照顾的孩子

出事故的概率尤其高。

因此,在讨论如何过好暑假之前,

首先要考虑的第一层基础是“安全”。


所有的假期规划,必须先给安全让路!


如果夫妻双方上班,孩子没有去处,

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托管形式:


社区托管:由社区托管机构、

或者居委会统一安排。


家庭拼养:由某一个家庭,组织几个孩子

(通常是同班同学,或者邻里好友)

一起过暑假、完成作业,

或者几个家庭轮流拼养。


亲友托管:如果孩子有表兄姐妹,

集中在某一个有条件的家庭共同度过一段时间。


当然,把孩子交给其他专业机构

(社会托管班、补习班、兴趣班、夏令营)

也是可选方案之一。

在考察这些托管机构(家庭)时,

“安全”永远是首要因素。

但,解决了安全保障,家长也不能放松神经!


防拐防丢防事故,还要谨防“暑假病”


8岁的熙熙暑假刚过一半,表示肩膀很痛,

甚至连手都抬不起来,去医院一查,

熙熙是患上了比较严重的颈肩损伤,

追查原因,竟然是假期玩ipad过度所致。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

英国一名4岁的女童由于玩iPad成瘾,

不得不接受心理治疗。她的主治医生介绍,

如果让她中断玩iPad,孩子会表现出失眠、

流泪、流涕、出汗、震颤、呕吐、

腹泻甚至还会出现虚脱、意识丧失等症状。


9岁的朋朋去年过了一个很安全、

很放松的暑假,结果体重增长了20斤。


对于再大一些的孩子,因为社交范围扩大,

还可能在假期沾染黄赌毒。

北京的很多中小学校,但逢长假,

会专门发送“防毒”通知。


因此,过暑假的第二层保障,就是健康。

如何预防“暑假病”?


简单概括:不要让孩子对任何事情过度、上瘾。

饮食不能过度,电子产品不能过度,

社交也不能过度。

用心的家长,都会给孩子制定暑假计划。

可以通过正面鼓励的方式来引导孩子,

给孩子定一个“鼓励计划”

早睡:每天10点前睡觉

早起:每天7点前起床

运动:每天坚持1小时以上运动

饮食:每顿饭主动吃蔬菜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aQ4icLkjZVIicwrLPv8IysXbvyxu5OpsHIS528ABdhXNKerRUia7TxwuDHFHWhtOeEKoBBDITJtvd3wcyEB8zXHic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计划的执行,可以简单的画“正”字的方式记录,

不同的执行情况对应着不同的后果。

比如,

某一次iPad超时10分钟,

则在第二天的iPad时间扣除;

孩子的鼓励计划执行得好,

就增加有趣的周末福利活动。


消除了安全隐患和健康隐患,

终于可以放手规划的暑假生活了!


暑假作业和花样繁多的活动,怎么平衡?


平衡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初级平衡是“学习生活” 二维平衡。

即将暑假时间一分为二,比如:

前一个月学习——在家完成作业或上补习班

后一个月生活——自由活动灵活安排

或者在一天内进行平衡。

上午学习,下午生活。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aQ4icLkjZVIicwrLPv8IysXbvyxu5OpsHIXYPeTQbvJOFh2zInfahQ68wD9TFXia2B0nzNGORb0eFazX0ia0WxO6p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中级平衡可以制定“学习、锻炼、放松…”

更多维度的平衡。

通过“日计划、周计划或暑期计划”

将几个大项的时间提前分配好。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aQ4icLkjZVIicwrLPv8IysXbvyxu5OpsHIlTXicwRPaM9DnEIzOrNsicd6VhWQBoqchgzzp8VL8nIp7fA2WLzVtZk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高级平衡是每天24小时作息、学习、兴趣、

娱乐等更多因素的平衡。

制定一个操作性强的“24小时计划”难度不小,

简单的方式是参考学校的课程表,

再补充一些假期活动。

对于学龄儿童,一定要让孩子亲自参与、

甚至主导计划的制定。

计划越细,执行难度越大,尤其是刚开始,

需要家长严密监督一段时间,

直到孩子自己养成习惯。 


达成了第三层的“平衡”的暑假,

虽然健康又充实,但还是略显枯燥。 


除了规律生活,孩子也需要“诗和远方”


所谓“诗”,指的是阅读,

不同于教科书式的阅读,

而是更自由、更广阔、更艺术的“诗意阅读”。

许多孩子都有自己的阅读兴趣,

然而在上学期间,

业余阅读会跟学业有所冲突,

导致孩子不能读得尽兴。


我家孩子一直痴迷于漫画书,

每天都会装几本带到学校读,

结果被老师严厉批评。

而暑假时间充裕,孩子可以看个尽兴,

无论是《植物大战僵尸》、

还是《爆笑虫子》,只要孩子喜欢,

我会给他买齐全套。


阅读从粗浅到深刻是一个过程,

等孩子看够了这些“小儿科”的东西,

他阅读的“胃口”自然会撑大,

追求更有深度的阅读。


因此,暑假我会安排几次图书馆一日游,

让孩子见识更多的可读之书,

让他自己在趣味、幽默、科学、

文艺之间做出选择。


所谓远方,

就是跟平时固化的“两点一线”

或“三点一线”不一样的地方。

不一定非得是巴黎的卢浮宫、

埃及的金字塔(土豪例外)。

这个暑假我家孩子的远方计划是去乡下看猪。

不是猪猪侠的猪,

也不是动物园里那些背景不凡的野猪。

而是实实在在养在圈里的,用来吃肉的猪。


儿子有一次做数学应用题,

抓耳挠腮解答不出。

孩子爸指点几句就不耐烦了: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

儿子嘟囔:“我吃过猪肉,可我没见过猪跑。”

我听得一怔,当即许下诺言:

“一定找机会让你看看猪跑”。 


城里的孩子们,活在一个过于精致的世界,

接触到的,都是被加工再加工过的信息。

反而对最纯朴的真实世界,毫无理解。

因此我们需要利用假期,

带孩子去一些跟平时生活不一样的地方。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aQ4icLkjZVIicwrLPv8IysXbvyxu5OpsHIibMvCiaQlibNSXCQJ4vLOg5wf3ZzrNBLMS6rANWpKBjzw2zsNPhnscfa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纸上得来终觉浅,电影动画太玄幻。

只有用自己的眼睛亲自看过,

用自己的双腿亲自丈量的,

才是最真实的人生体验。


我不希望孩子成年以后,

在需要背负责任踏实生活的时候,

忽然撂挑子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该给孩子安排多少“诗和远方”?

如果够壕,可以一直在远方。


对于预算有限的普通家庭,

在“平衡生活”里适当插入一部分就行,

或多或少,一定要有!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aQ4icLkjZVIicwrLPv8IysXbvyxu5OpsHIqdW1owwvkJjhk0cQhYyaDrAwNHicX5VRwibLQNu181M7UBgl4FvJK0G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这就是过暑假的四层境界,

你的孩子过到哪一层了呢?


--------End---------


作者:华川,育有一儿一女。曾留学欧洲,美国正面管教家长讲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