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kaishushuo
有人说,中国妈妈是世界上最累的妈妈。
是的,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中国式妈妈。她们对孩子事无巨细,照顾得无微不至。然而,这样努力付出的妈妈,收获了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结果可想而知,往往“代劳”越多的父母,孩子的独立性会越差。而那些经常“偷懒”的妈妈,反而会收获一个优秀的孩子。
作者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纪伯伦《孩子》
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妈妈,她们非常在意孩子,
比如学校教育的好坏、课外班的多少、
食物搭配的营养与否、果蔬表面是否有农药残留等。
和孩子相关的一切,这些妈妈都要把关,
且保持审视、怀疑的态度。
然而,殊不知,妈妈所审视和怀疑的,其实是自己。
这样的妈妈,就好比在头顶设置了一个闹铃,
时刻紧绷,随时警报。
“我可能不是一个好妈妈”的错觉,
总是会时不时地跳出来拉一下警铃。
其实,妈妈们都太过紧张了,
这世上从来不缺优秀的妈妈,
唯独缺少的,是会偷懒的妈妈。
会偷懒的妈妈,敢于适时地放手
前一段时间我接到闺蜜小钟的求救电话,
她说老公要“害死”自己的孩子。
我吓得不轻,赶紧赶到她家,
一进门只见她在沙发上大哭,
而她的老公则十分尴尬地看着我。
经过了解才知道,
小钟的孩子因为天气的骤然变化生了病。
孩子一发烧,小钟就彻底乱了阵脚,
收拾完东西就要带着孩子去医院。
而小钟的老公则觉得孩子太娇气了,
一生病就要打针、吃药,
总这样,会破坏孩子的免疫力,因此不主张去医院。
小钟觉得,老公不让自己带孩子去医院就是在害孩子。
一直以来,小钟都十分注重对孩子的保护,
天气稍有冷热变化,
她就会主动给幼儿园的老师打电话为孩子请假,
生怕孩子因为温差问题生病。
她从不让孩子坐校车,坚持自己接送,
碰上单双号限行不能开车,就打车送过去。
除此之外,
小钟还把家中所有的电子产品都收了起来,
严格规定老公玩手机、开电脑的时间,
生怕孩子会因此伤害到眼睛。
小钟的过度式保护行为,是否也让你觉得很眼熟呢?
许多妈妈都把自己绷成了一根弦,
不敢让孩子邂逅到一丝伤害。
这种不遗余力、事无巨细的保护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孩子感受的机会。
儿童心理学发现:过度保护,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
孩子组成的小人国,是一个伙伴世界,
孩子需要母亲的照料,
但更加需要在社会性的群体生活中,
学会友情、独立和克服。
父母瞻前顾后式的预防,
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社交。
教育专家东方说,
“从长远利益考虑,从小让孩子适度地知道一点忧愁,
品尝一点磨难,并非坏事,
这对培养孩子的承受力和意志力,
以及孩子的健康成长或许更有好处。”
担心自己不够优秀的妈妈,
总是想方设法地代替孩子去承受苦难,要知道,
一个会偷懒的妈妈应该懂得适时地放手,
让孩子用手去抚摸这个世界的轮廓。
不要担心他们因为跳脱保护圈就会承受不住,
你要相信,这些小人国里的孩子们,
坚韧得超乎我们的想象。
会偷懒的妈妈,懂得让孩子思想独立
上周末,和表姐一起去看外甥的架子鼓表演。
与其他小朋友的才艺相比,
小外甥的架子鼓表演十分精彩。
他的小脑袋被镲片挡得严严实实,
一双小手紧攥着鼓槌,节奏丝毫没有凌乱,
真是大写加粗的萌。
外甥今年只有5岁,围观的阿姨们都被他萌了一脸,
纷纷想要和他合影。然而,面对一群围观的人,
林林却面无表情。这时,有人问他:
“你喜欢架子鼓吗?”
还没等林林回答,表姐就抢着说道:
“小孩子哪有什么喜好,都需要家长引导的。”
表姐告诉我,她在上学的时候就觉得架子鼓很酷,
可那时,一套架子鼓对家里来说是天价,
再加上她是个女孩,
这种打架子鼓的梦想近乎等同于空谈。
于是当她决定给林林报一个乐器班时,
最先想到的就是要让孩子学架子鼓。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未完成情结”,
人们总是对未完成的,半途中断的事物印象深刻。
每一个家长都曾在年少时期有过梦想,
或许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夭折,
而这些渴望而未竟的梦想,
都被家长下意识地寄托在孩子的身上。
我们偏执地认为孩子是生命的延续,
却忘记了梦想是拥有独立性的。
会偷懒的妈妈往往懂得给自己留出空白时间,
不会忙着逼迫孩子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是会保证孩子梦想的独立性,
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
会偷懒的妈妈,善于高质量陪伴
我认识这样一位妈妈,她在事业上风光无限,
但同时也非常忙碌。
经常在半夜接到大洋彼岸的客户电话,
有时一周要飞5个国家。
我问过她,为何要如此拼命,她的回答是:
“为了攒够学区房的首付。”
“为了给我女儿未来去常春藤攒学费。”
“为了不看标签就能给我女儿买4位数价位的裙子。”
我相信,有很多妈妈深信,只有自己足够优秀,
才能许给孩子更好的未来。
于是,无限度地透支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
这似乎成了工作的借口。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在晚年的时候曾经写道:
“这一生最大痛苦就是过早离开了母亲,
如果有可能,我宁愿什么都不要,
也要和母亲生活在一起。”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陪伴就是最好的礼物。
而对于工作较忙的妈妈们来说,
高质量的陪伴则是两全其美的方法。
会偷懒的妈妈,会合理利用时间,
该忙时忙,该陪伴孩子时就只是陪伴。
蒙台梭利曾经提出,
使孩子身心协调发展的活动是“工作”,
所谓的工作指的便是全身心投入的、
主动互动的亲子游戏或者亲子活动。
对孩子来说,
创造自由、安全,并具有接纳性的陪伴时间,
比4位数的裙子更具吸引力。
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一场互动性游戏,
让自己全情专注投入其中,
孩子会在你的引导下,享受到陪伴的幸福。
上帝不能送给每个人一个天使,
所以送给每个人一个妈妈。
妈妈这个角色,本身就带着偌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许多妈妈担心自己并不能胜任,
总是游离在怀疑自己的边缘,茫然不知所措,
甚至把自己逼到忙碌的境地中不能自拔。
其实,不用那么担心,你不是一个不合格的妈妈,
你需要做的其实很简单,
那就是放轻松,做一个会偷懒的妈妈。
凯叔问
你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没有觉得非常疲惫?你有尝试过“偷懒”吗?欢迎给凯叔留言。
作者:王十三,职业撰稿人,国内外多家两性品牌签约作家,亲子情感专栏作家。对于父母和孩子而言,生活就是一所学校,一草一木都值得研究与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