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Question Time
凯/叔/问/答
问:4岁女娃娃,经常有人夸她漂亮可爱,像洋娃娃,我担心长久下去对她有不好的影响,我该怎么办?
答:能够在别人的赞扬声中看到未来的隐忧,看得出你是一位理性而认真的家长。
赞美,本身并没有错。我们所担忧的是孩子对赞美的认识和反应。你的女儿一定非常可爱漂亮,我们所忧心的是:别人对她的夸奖和赞美,会不会让孩子在内心中形成对“美”的片面认识?孩子会不会认为只有外貌美才能赢得赞美,只有外貌美才是美的真谛?
我们模拟一个对话场景:
“这孩子真漂亮!像个洋娃娃!”,
“谢谢!她不仅是我的‘洋娃娃’,还是我的‘小管家’呢!”。
“小管家”“好帮手”“小达人”等等,让孩子感受更多类型的鼓励,有助于孩子建立正确的荣辱观,体会“美”的丰富含义。
Question Time
凯/叔/问/答
问:儿子5岁了,只要当着他面逗或夸别人家小孩他就会生气,尤其是对他的小表弟,好像有一种天生的敌对感,我一逗弟弟,他就说“妈妈,你不喜欢我了是吧?”,这时我会走到他身边安慰他,也刻意不对其他孩子好。昨天表弟来我们家玩,对磁力片比较感兴趣,恰巧他也在玩,一片也不给表弟。跟他同龄或比他大的小朋友没有这种问题,我该如何是好?
答:孩子不会天生敌视谁,我们看到的“敌对感”,只是孩子对“可能失去”的惶恐和困惑。
儿童在2~5岁时属于道德发展的“自我中心阶段”,在此阶段,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观察世界,认为周遭的一切都与自己密切相关,以至于看起来比较“自我”。这是自然发展,我们不必为此过多担心。
我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当姐和米妹在一起的时候,多少会有对“拥有”和“失去”的欢喜和失落。通常我会引导当姐和米妹相互帮助,她俩会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体会到“关爱他人”的快乐;而且我会嘉许这种行为,并且告诉她们“爱”的丰富含义——“分享”也是爱的一部分。转移家庭注意力的焦点,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这些都会起到作用。
慢慢来,不用担心,因为孩子知道一个重要的事实——父母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他的那个人——这会帮助他们敞开心扉。
Question Time
凯/叔/问/答
问:凯叔,我的儿子今年5岁了。经常做了错事,别人指责时,他不但不承认错误反而怒视别人,从来不虚心接受。我该怎么和他沟通,让他能够认识到错误并且加以改正?
答:帮助孩子建立“是非观”是必要而且不易的。孩子不接受外来的批评和劝诫,其根本原因是“我并没有做错!”。
所以,以下几点经验跟大家分享:
一是要做好“身教”。让自己成为一个能令孩子感到骄傲的家长,他就会不自觉地模仿我们的行为举止和为人处世;
二是为孩子树立“榜样”,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树立“偶像”。孩子对“牛人”的认可,也就是对正确行为的认可。只是注意不要满口“别人家的孩子”就好;
第三点就要因人而异了,这就是“沟通方式”。根据孩子的性格,找到他乐于接受的交流方式,才是达成观念建立的王道。
Question Time
凯/叔/问/答
问:去年的一次机缘巧合关注了凯叔讲故事,一直在向阅读过的文章学习,我的苦恼是:跟大儿子太生疏,他现在上大班了,打电话回去总是不说话。老师说他在幼儿园里很活泼。我在他上幼儿园的前两年管得严,老是凶他打他,现在好后悔,请老师们指导指导。非常感谢!
答:这个问题我们分两部分聊。
孩子对家长表现出“疏离感”,会令每一个家长抓狂!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不要焦虑,不要认为“沉默的小孩”是对我们的抗拒和反感。沉默的原因有很多,也许是孩子进入独立思考阶段了呢。
让孩子信任我们、依赖我们、尊敬我们,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关爱和呵护。多与孩子做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吧,每一次的讲故事、做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画图画、做家务等等,都会让亲情更加美好且牢固。
再来说说凶孩子打孩子的问题,无论如何,打骂孩子都是不对的,这会严重损害孩子对我们的自然情感,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后遗症。看得出你已经非常后悔了,其实我们不必对此过分内疚,谁都会犯错,放下自己的过失就像放下孩子的过失一样,只有真正接纳了自己,孩子才有可能接纳我们啊!
Question Time
凯/叔/问/答
问:你好,凯叔!我们家小朋友快四岁了,我想请问:这个阶段的小朋友需要提前教他认字、写字之类的吗?之前看过一篇文章,提到说如果学龄前儿童过早接触了识字,那么以后上小学一年级,因为已经认识了一些字,就会对老师的上课不感兴趣,从而影响小朋友的学习态度和成绩,是这样吗?
答: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吧!
作为知识和学养的输出者,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形式让孩子更乐于接受这些知识和学养?
孩子在不断地认知着这个世界,也就是说,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知识的获取。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获取知识,认知世界。
教孩子认字、写字,只是输出知识的一种形式。它真正的意义是增强孩子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也就是说:增强能力的意义要大于模版化的教育形式。
“寓教于乐”“因材施教”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重要观点,其核心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让孩子乐于主动接受”。
“认字写字”这种形式本身没有错,但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这一种形式来帮助孩子获取知识。我们最了解我们的孩子,他喜欢识字,我们就鼓励他;他反感识字,我们也不要勉强,通过其他方式也可以增强孩子的交流能力。关注孩子的反应,为孩子创造更多认知世界的机会和途径吧。
此外,当我们明白了“认字写字”背后的真正意义,也就不会纠结孩子对这种形式不感兴趣。我们这些成年人,何尝不是一直都在“认字写字”呢?
Question Time
凯/叔/问/答
问:凯叔帮帮我吧!我是一个单亲妈妈,离婚已经两年多了,我觉得我已经摆脱了离婚的阴影。可是我的儿子已经4岁半了,我越来越担心我的婚姻状况会影响到他。我不想再婚了,我也不知道将来该如何向儿子解释。夜里常常做噩梦,凯叔我该怎么办?
答:这位妈妈你好,你的不安恰恰证明了你有多么爱你的孩子!每一个家长都想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人生,但现实往往难遂人愿。快振作起来,调整自己的心态。
每一个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将来都会成为“问题儿童”吗?当然不。缺少父爱的孩子,一定会有人格缺陷吗?当然不。所以,不必遗憾于单亲家庭的事实,我们只要思考如何与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共同前进就好。
孩子现在还小,对于婚姻和家庭的解释多少有些为时过早。但我们可以做一些有助于孩子理解婚姻和家庭概念的事情,比如:与孩子的爸爸友好沟通,让他不要在孩子的人生中缺位,让孩子感受到“尽管爸爸妈妈不住在一起,但是都很爱宝宝”;同时,摆正心态,把忧伤不安遗憾懊悔等情绪统统抛弃,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阳光和温暖;在未来适当的时候,真诚坦率地与孩子交流关于婚姻和家庭的话题,让他明白你的选择,帮他正视家庭的现状。
Question Time
凯/叔/问/答
问:凯叔,我女儿现在是小学二年级了!两年了,跟我说过好多次她没有朋友,没人跟她玩。学习成绩中上,可是就是不会和同学好好相处。最近总说不想上学了,在学校很孤单,尤其不想在她现在的班级!我很无助!
答:听过“还有半瓶水哈”和“只剩半瓶水唉”的故事吧。同一个状况,发展下去会有不同的结果,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和引导。
“没有朋友”“没人跟她玩”,我们可以把这些状况解读为“同学们还不太了解她”。培养孩子乐观的社交态度,可以帮助孩子积极地看待问题。乐观,可以让阳光照进阴霾;悲观,只会让世界失去色彩。
帮助孩子梳理自身的优点,既可以让孩子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同时也会让孩子产生吸引他人的魅力。
这是一个信息交换速度惊人的时代,帮助孩子寻找适合自身的社交方式,会为孩子打开与人交善的大门。
当然,孩子最基本的社交对象就是自己的家庭成员。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社交氛围,会对孩子的社交自信产生重大影响。
Question Time
凯/叔/问/答
问:凯叔您好,我儿子已经6岁了,经常哭鼻子,上学忘带饭盒了、考试成绩不理想、同学不小心把他的画碰坏了一个角……等很多时候都会哭,是不是太脆弱了?我该怎么做呢?
答:首先,哭鼻子这个问题我们不必过于忧心,别孩子还没什么事儿呢,先把我们急坏了~
小孩爱哭鼻子有几个原因:
1. 天生的,性格比较敏感,通常的小事在他看来是大事;
2. 父母下意识的鼓励孩子哭,比如他想要一个什么东西,起初我们不给,结果他嚎啕大哭,我们想办法让他不哭,就把想要的东西给他,等等。
如果是第一种原因,我们不必过多担心,这个“小状况”同时也是一个机会——一个我们可以与孩子一起寻找解决办法和培养孩子自立意识的好机会。孩子自己也知道“哭鼻子”不是什么好事情,我们如果帮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帮他建立应对压力的信心,他自然不愿意“哭鼻子”。
如果是第二种原因,我们就要注意了,当孩子哭的时候不要奖励也不要惩罚,采取中性的态度去对待。当孩子情绪过于激动时,我们可以通过做游戏或做其它事情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注意不要给孩子太过分的同情,否则这招就不灵了~
Question Time
凯/叔/问/答
问:天呢!我快被逼疯了!孩子每天玩具撒一地,怎么说都不听,家里总是乱乱的,凯叔教教我到底怎么做才能让宝宝养成收拾玩具的好习惯呢?4岁宝宝,望解答。
答:凯叔觉得:“乱乱的”不见得是坏事情。“蹲下来与孩子平等对话”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问题。
成年人眼中看来的“乱乱的”玩具世界,在孩子的世界里却是充满了情节和故事。蹲下来,倾听孩子给您讲述他的玩具世界吧,您才会明白“乱乱的”场景里面有多么精彩!与孩子一起游戏吧,在为孩子增添更多精彩的同时,您会发现,这个玩具世界并没有原先感觉的那么杂乱。
当然,游戏结束后的正常整理,会有助于家庭安全,同时,也会让孩子的故事“有始有终”。比如说“夜幕降临,大草原上的小伙伴们都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了”“战斗结束,正义战士们拥抱在一起欢庆胜利”——用玩具的语言更能打动孩子。
另外,拓展孩子的玩具世界,也有助于孩子主动地整理自己的玩具。
“今天我们带谁去看望奶奶呢?天线宝宝怎么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