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很多美国孩子能说会道条理清晰,全靠这些图

(2016-03-28 10:38:34)
标签:

杂谈

https://img.yzcdn.cn/upload_files/2015/08/19/FqCECpsMli2kkuARNQ9T1A3muDrd.jpg?imageView2/2/w/730/h/0/q/75/format/webp

某天下午,儿子逃逃和几个同学在家里玩,中途一位小朋友跑来问我,他们能不能下载一款叫Agar的游戏。一听是游戏,我迟疑了一下,他也看出了我的犹豫,立马开始推销“这款游戏挺好的,动画做得漂亮,而且一点都不暴力不血腥…”说着说着索性在我书桌上拿起一张草稿纸开始画气泡图,中间一个圈圈表示他要下载的游戏,然后引出一堆气泡,每个气泡都代表这款游戏的一个优点。这招很奏效,我很快就答应了。

https://img.yzcdn.cn/upload_files/2016/03/27/FpaRHHxHmxSj3Qu-E7lbfCgDPhYf.jpg?imageView2/2/w/730/h/0/q/75/format/webp

在美国经常能遇到这些特能侃的孩子,和他们聊天你往往不会觉得幼稚,反倒会被他们发散的思维和清晰的条理折服。这和他们长期受到的思维训练有关,想清楚了,自然就能说清楚。美国老师用一套Think map (思维导图) 的方法来帮助孩子们思考,其中对于低龄孩子来说,用得最多的就是气泡图。这不刚又从逃逃书包里翻出他最近的一张作业,表示三棱锥和立方体异同的双重气泡图。

https://img.yzcdn.cn/upload_files/2016/03/27/FqQ_X0B4mrxhom5IwxAPYKtcph34.jpg?imageView2/2/w/730/h/0/q/75/format/webp

想起逃逃这几年画过的气泡图还真不少,今天我就来好好给大家总结分享一下。我们应该都有这种体会,其实只要先把零散的想法列出来,像我们平时列的1,2,3,4…,对表达都有帮助。但气泡图的好处是它更能保证思考的自由度和有效性,不仅能让孩子们的思维尽可能发散,还随时提醒他们一个规则,那就是所有发散的气泡都需要和中心点相关。

bubble map 气泡图

低龄(一年级以下)孩子用得比较多的是基本气泡图。结构很简单,逻辑只走一层,特别适合低龄孩子用它来多维度思考问题,找出事物的多种特征,锻炼发散性思维。可以用它来帮助孩子用尽可能多的角度来描述一个东西,比如“外星人”,它有大眼睛,有天线,坐着飞船,鬼鬼祟祟的….

https://img.yzcdn.cn/upload_files/2016/03/27/Fn-3dENAXGLRnH5YciQsANe0rxGs.jpg?imageView2/2/w/730/h/0/q/75/format/webp

试一试可以让宝宝来画一个自己的气泡图哦。想想自己有什么特点,聪明? 勤快?会收拾玩具?晚上不肯睡觉?

除了描述一件物品,气泡图还可以用来帮助孩子说清楚一件事情,比如“周末做了什么”,如果只是这么问,孩子往往不知该从何说起,或者咕噜咕噜说一大堆乱糟糟的东西。这时如果有气泡图帮忙就简单多了,你可以帮他分成几个维度:

Went to… 去了哪里

Played with… 跟谁玩了

Ate… 吃了什么

Went to visit… 参观了什么

Watched…on TV 看了什么电视节目

Was feeling… 感觉怎样

https://img.yzcdn.cn/upload_files/2016/03/27/Fh0xIyefdS6xIff-SOPV_TWeTskK.jpg?imageView2/2/w/730/h/0/q/75/format/webp

试一试

宝贝最希望的周末是怎样?去哪里玩?在哪吃饭?和哪位小朋友一起?(以后的周末怎么安排爸爸妈妈心里就该有数了吧) 

这种最简单的单层气泡图几乎可以用在所有事情上,例如用来描绘心情,下图就是一张关于小朋友们第一天上幼儿园的心情气泡图,有些觉得高兴、好玩,有些觉得害羞、紧张…对于比较小的孩子,很多都还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所以爸爸妈妈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哦,一边说一边画一边写,孩子的思路慢慢理清了,话匣子也就随之打开啦。

https://img.yzcdn.cn/upload_files/2016/03/27/FsUcodjJuuHMfn8aNztYCU1SEmn4.jpg?imageView2/2/w/730/h/0/q/75/format/webp

试一试宝贝今天参加了学校运动会,感觉怎样?开心?紧张?累趴了?和他一起画画看。

double bubble map 双重气泡图

而对于年龄稍微大些(一年级以上)的孩子,就可以用Double Bubble Map (双重气泡图)了,这种较为复杂的气泡图可以帮他们理清两种事物的差别和相同之处。比如之前逃逃的那张作业图,就很清晰地描述了三棱锥和立方体的异同。

双重气泡图在美国孩子们的学习中无处不在。比如两种苹果和南瓜的异同,它们都有种子,都是圆的,苹果长在树上,南瓜是长在藤上…

https://img.yzcdn.cn/upload_files/2016/03/27/Fl9suiFLj-FdbxfOPrdIwoS_iHtP.jpg?imageView2/2/w/730/h/0/q/75/format/webp

试一试

让宝贝挑两样他最喜欢吃的水果,画画看。

比如圣诞老人和精灵的异同,他们人都很好,不过圣诞老人有大胡子而精灵喜欢搞恶作剧

https://img.yzcdn.cn/upload_files/2016/03/27/Fsmqc-ccU1irBh-8sTa3774Z7SMP.jpg?imageView2/2/w/730/h/0/q/75/format/webp

试一试

咱来画个“孙悟空”和“猪八戒”的比较吧:-)

比如比较某些大人物,Obama和Romney,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都上过大学,都想当总统,而Obama喜欢吃辣的,Romney有五个儿子…

https://img.yzcdn.cn/upload_files/2016/03/27/Fm6eORYRe2jAkKc71ZLYt1ImZOkH.jpg?imageView2/2/w/730/h/0/q/75/format/webp

让宝贝画一张他和最好朋友的气泡图,是不是画着画着就更了解好朋友了呢? 

在美国呆久了会发现,其实很多老美孩子并不一定特别聪明,也不见得反应很快,但他们说话做事就是一副很老成的样子,很多事都有自己一定的套路,或许就跟他们从小受到的这些思维训练有关,用多了就习惯成自然了。整套Think map有八种基本思维导图,而气泡和双重气泡是低龄孩子用得最多的两种。还有一种也是在低龄孩子里也用得很多的flow map(流程图)。

flow map 流程图

昨天要出门上钢琴课前我看还有十来分钟,就让逃逃先把作业做了,结果等了半天都没做完,于是决定去他房间看看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了,

“有什么搞不懂的吗?”

“哦,没有,我的框框还没画好呢…”

我看了下题目,并不复杂:

“I put a number in the box. It is between 25 and 30. It is an even number and it is not 26. What number is it? “(在盒子里放了一个数字,它在25和30之间。是个偶数但不是26,猜猜这个数字是多少?)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不是分分钟就能完成的吗?可他却花了很多时间画框框…还傲娇地说,“不能直接写出答案,要把得到答案的想法一步一步画出来才行。”于是有了下图:

https://img.yzcdn.cn/upload_files/2016/03/27/Fi53MNTatIsdYNGNRnkGIjBCGJvR.jpg?imageView2/2/w/730/h/0/q/75/format/webp

这是我在他平时的功课中见得最多的第三种思维导图(thinking map)—— flow map (流程图)。

Flow map主要用来列举顺序、时间过程、步骤等等,其中每个框框表示事情发展中的一个步骤,它能够帮助孩子用来解释一个事件发生的顺序。

其实这个流程图我们大多数大人应该不陌生,平时工作时多多少少会看到或用到。而美国把它引入得很早,在学前班甚至更早的pre-school(幼儿园)里,老师就开始让孩子接触这些图啦。只要孩子能涂涂画画,不会写字也可以用。这跟孩子们学写作是一样的,逃逃刚开始学写作的时候,学校发的作业本就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用来画图,下面用来写字,不太会写字的时候就借助图画来一起表达自己的意思。

https://img.yzcdn.cn/upload_files/2016/03/27/FvxBEhfKUD-ZpMpB_BTBSVLDPOBm.jpg?imageView2/2/w/730/h/0/q/75/format/webp

逃逃刚上学前班时写的“作文”,

我只能依稀看出他想说他看到了一道彩虹~~~

好了,回到我们的flow map(流程图),那么美国老师都让孩子们用流程图来做哪些事呢?可以说是——任何事。

>>>>理清事情发展的步骤学前班小朋友用它来画怎么冲一杯巧克力奶,要先准备一个杯子,然后往杯子里倒巧克力粉,接着再往杯子里倒牛奶,然后搅拌搅拌,就成啦!

https://img.yzcdn.cn/upload_files/2016/03/27/FhcF6IdeUi4J_BuOq0ofi8IWAazy.jpg?imageView2/2/w/730/h/0/q/75/format/webp

一年级的孩子们学习动植物的生命/生长周期时,这个flow map也特别好用。看看这位小朋友画的苹果生命周期流程图:种子 -> 花 -> 苹果树(这位小朋友是不是搞反了啊?应该是先有苹果树再开花嘛~嘻嘻~)-> 苹果 -> 摘下来放篮子里 -> 做成香喷喷的苹果派!

https://img.yzcdn.cn/upload_files/2016/03/27/FtTNg1h6G8lBdutXE1a3HcqmSEuo.jpg?imageView2/2/w/730/h/0/q/75/format/webp

试一试

宝贝每天早上从起床到上学都要做哪些事,是什么顺序呢?试着让宝贝画出来。

>>>>指导阅读理解和分析学前班老师Mrs. Keller 和小朋友一起读了一个关于小猫咪把厨房弄得乱糟糟的故事。读完以后,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张印有故事中5个情节的练习纸,让大家把它们分别剪下来,然后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用flow map的方式贴好,并画好箭头的流向。小朋友可以贴正确的话,就说明他已经读懂了故事的内容啦。

https://img.yzcdn.cn/upload_files/2016/03/27/FnlLjNrKYdiN_zxGTNRe4-zHbp-I.jpg?imageView2/2/w/730/h/0/q/75/format/webp

另外,也可以先给孩子一个有beginning(开端),middle(过程),end(结尾)的模板,让孩子读完故事后直接在里面涂画或写字哦。看出来了么?这已经是在做写作初期启蒙啦!

https://img.yzcdn.cn/upload_files/2016/03/27/FumAlHEbigckjgRzpTJhQ-aNxFH0.jpg?imageView2/2/w/730/h/0/q/75/format/webp

试一试

爸爸妈妈可以和宝贝一起选读一本书,读完之后各自画个故事情节流程图,看看你们眼中的这个故事完全一样吗?

>>>>学习历史小故事这是学前班小朋友画的感恩节来源,很久很久以前一群欧洲人搭着五月花(May flower)漂洋而来,在美洲当地印第安人的帮助下学会种玉米,种庄稼来养活自己,安稳地生活下来。为了感激,他们就在感恩节这天做了顿大餐,邀请帮助过他们的人一起来开派对。图画看起来歪歪扭扭的,但故事的关键点都抓到了哦。

这是逃逃上二年级的课堂作业,学习Veterans Day(美国这边的一个节日,叫“退伍军人纪念日”)的由来。看起来就有点复杂了。这种时间轴的排序,也算是flow map的一种。

https://img.yzcdn.cn/upload_files/2016/03/27/FkGhd4Oin0sJjM7mk9alCOmD-hs0.jpg?imageView2/2/w/730/h/0/q/75/format/webp

试一试

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都有什么传说呢?和孩子一起画画吧,如果觉得太复杂,可以给孩子讲个简单点的故事,比如猴子捞月亮、曹冲称象之类的,然后和孩子一起画出故事的发展顺序吧

>>>>表达逻辑思维的全过程这个主要就是用来解决例如前面提到的逃逃的作业那类数学、逻辑题的。比如昨天推送的数学题,小朋友想出来了吗?老师说了,想出来还不算哦,还得把自己思考的步骤画出来^_^

https://img.yzcdn.cn/upload_files/2016/03/27/Ftu1-huczAYm38G6R0G8GeJjAdX_.jpg?imageView2/2/w/730/h/0/q/75/format/webp

试一试

欢迎跟我们分享你和宝贝的解题流程图哦!

>>>>主流程和子流程

这是flow map的进阶版本,就是在每个大流程下面还可以细分子流程,适合二年级以上的大孩子。比如下图这样,大方框写下每一过程,其中某个大方框下面还可以带小方框表示这个过程的子过程。我去年介绍过逃逃的一个社会课作业,要求是这样:给每个孩子分配一个当地城市的建筑,可以先去参观,然后制作一个鞋盒大小的模型,包括这个建筑里面和外面的布置和物品,最后,带到学校给其他同学讲解分享。做这个project之前,逃逃理了个计划流程图,步骤包括他去参观一个叫hobby lobby的商店,然后是做设计,接着准备材料,最后是制作,完成!其中制作这块他又按照先画好底部图,再搭框架,最后做细节这个顺序。

https://img.yzcdn.cn/upload_files/2016/03/27/FulJ2wCmd0lSRystg76mGoMnYWON.jpg?imageView2/2/w/730/h/0/q/75/format/webp

我发现很有趣的一点,老美特别擅长把一些抽象事物形象地表达出来,比如去年迪士尼的《Inside out》(头脑特工队)就是这样,开场几分钟就把观众撼到了,那么抽象的快乐、悲伤、愤怒,居然能那么形象地表达出来。这些思维导图也一样,让我们把脑子里面的东西拉出来,摆在纸上,让它看得见摸得着,这样能更方便我们了解自己的思路,也更方便和别人交流。

怎么样?马上和孩子用起来吧,画清楚了就能想清楚,想清楚了就能说清楚,说清楚了以后也就能写清楚啦!

作者| 逃逃美学(本文转自“东西儿童教育”  ID:eastwest_edu一个由七岁男孩在美国和妈妈一起打造的微信公众号转载已获授权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