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其不让亲友逗你的宝宝,还不如这样教宝宝“被逗”

(2016-02-09 18:13:36)
标签:

杂谈

与其不让亲友逗你的宝宝,还不如这样教宝宝“被逗” 

作者 |  小小鱼妈妈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小小鱼妈妈”, ID:xxymm99,分享宝宝智力开发,人格培养,精神滋养的方方面面,转载已获授权)

与其不让亲友逗你的宝宝,还不如这样教宝宝“被逗”

过年了,许多爸爸妈妈都带着宝宝回老家团聚。

相聚的欢乐总是辣么激动人心。

可,许多新手妈妈也开始担心,走亲访友的时候,自家的宝宝会不会被大人逗得不开心或是不知所措或是有点过分呢?

为此,许多妈妈狠不得造件防弹衣,把宝宝保护起来。

动不动就对亲友说,请不要这样,请不要那样。有种拒人千里之外的高冷范。用乡下人的话说这就是城市病,得治!

难得的相聚本来是场愉快的欢宴,却可能由于妈妈的小心翼翼和过度保护变得不那么轻松。

科学养育固然重要,可是偶尔讲讲情怀,在逗逼的生活和万变的环境中应对从容,不也是门学问?

我们特意整理了这篇“防被逗应急文案”,供妈妈们参考。

1.你妈妈不要你了
吓死头胎宝宝了

亲妈这么做:

给宝宝一个拥抱,对宝宝说妈妈永远爱你。

然后和宝宝说,你记不记得《逃家小兔》里那只小兔子是不是也逗他的妈妈说,我要逃走了。其实他还在妈妈的怀抱里,对不对?

没读过这书的宝宝怎么办?

告诉宝宝,妈妈永远爱你。不会不要你的。

让宝宝偶尔体会一下“失而复得”的惊喜,会更珍惜母子亲情的。

2.叫爸爸给红包
小心隔壁老王不乐意

亲妈这么做:

告诉宝宝,这是叔叔在逗你玩。让孩子有分辨玩笑话的能力。别养一个一本正经的乖孩子,走过百里路读过十本书,却经不起一个玩笑的捉弄。这样的孩子自然会少了生活的气息,也会失去应对生活的能力。

3.表演个节目给你好吃的
小心我妈不乐意

亲妈这么做:

告诉宝宝,要是你愿意,可以给奶奶唱个歌跳个舞。所谓天伦之乐,上演的不就是儿孙绕膝的盛世欢歌么。同时能让宝宝懂得有劳而获,学会表现他自己,这又有啥不好的呢?

4.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
小心我奶奶不乐意

亲妈这么做:

让宝宝自己回答。如果宝宝的答案是,爸爸妈妈。那就最好了。如果宝宝的答案是妈妈,那该教育的是爸爸,而不是提出此问题的叔叔阿姨。当妈的我觉得这个问题多好啊,为什么被那么多妈妈禁止提问呢?别看孩子小,孩子心里明白着呢。他喜欢谁,这还用问吗?天天晚上他搂着谁的脖子睡觉,嚷嚷着要把谁赶到客厅去睡觉的?孩子的答案里如果没有爸爸这一项也很正常,这说明爸爸该努力多带带宝宝了。

5.奶奶给你吃颗糖要不要啊?
当然想要啦!

亲妈这么做:

没有不爱吃糖的宝宝。过年回家肯定少不了糖,有糖的日子多甜蜜啊。可是咱自从当了妈,就像个360安全卫士一样,分分钟不离娃的视线,一切不安全不健康的东西都被咱挡在十米外了。可是这孩子的体验却也没了。这好玩吗?

和孩子定好规则,在安全和适量的情况下,可以让孩子尝一尝,过年了,像家里的巧克力糖,各种坚果之类的,孩子其实都特别感兴趣。我曾经在一所蒙氏幼儿园看到一小碗的开心果皮,老师说这也是其中的教具。这让我想起了我儿子,曾经把家里的小米,大豆,绿豆,甚至白面都拿出来玩,玩得特别嗨。

6.题外话

我也曾经带着小小鱼回过老家,那时候我也像现在的你们一样,对亲友的各种示好,以高冷的站在科学养育的角度,被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现在回过头来想想,那时候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恰恰暴露了一个新手妈妈的软弱,现在才明白,所谓强大不是与世隔绝的保护,而是不论在哪里不论相遇谁,我们都能从容地选择和应对。这也应该是我们教会孩子的一项生存技能,何必一定要等他长大,才让他明白这个道理。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