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其指责孩子的冷漠,不如告诉孩子生命教育和急救方法

(2016-01-23 14:20:22)
标签:

杂谈

与其指责孩子的冷漠,不如告诉孩子生命教育和急救方法 

作者 | 小七

小一娘,分享普娃的成长经历

陪伴成长,甘苦自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去你的牛蛙” ,希望娃能成为快乐有趣的普通人

转载已获授权)

与其指责孩子的冷漠,不如告诉孩子生命教育和急救方法

前两天,《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中学生平静做题——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何以造就?》一文刷爆朋友圈,文中附有一段家长对孩子麻木的指责:对于这样的突发性疾病,如果抢救及时,年轻的老师的生命本来是可以挽回的。

最新的消息是,事发学校(泰兴济川中学)校长杨军表示,事实真相与上述传闻有所出入,“事实是,学生第一时间发现了老师生病,并通知了隔壁班的老师”,而校长也在很短时间内已赶到教室。

就连新华社也发文称,孩子冷血?请慢扣帽子!

我们暂不探讨事情孰是孰非,更想探究事件反映出的问题以及个人选择。

与其指责孩子的冷漠,不如告诉孩子生命教育和急救方法

我们都知道教育体制有问题

在朋友圈被多次转发的这篇文章提到,家长发文责女儿如此麻木,有一段是:真的为教育失败惋惜,孩子学会了考试、交卷,却完全没有了生活的基本常识,今天的教育体制真的该醒悟了!

我们都知道教育体制出了问题,但是谁造就了体制?又对体制推波助澜?又是谁最终对孩子的未来负责?知道问题,反思问题方能解决问题。

细思恐极,家长责无旁贷。我们这一代深感教育体制的压迫,却又从中获利颇多,读书为我们提供了向上一级阶层流动的可能性。

我们中的很多人通过读书,有了一份稳定收入颇丰的工作,在大城市落地生根/锦上添花,给孩子提供了更好的眼界和生活起点。

所以,我们对于这样的体制从来就爱恨交加,纠结万分,一方面认同梅花香自苦寒来,寒窗苦读自然就是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但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孩子可以走一条不同于我们的路,可以让他更自主,更听从内心的声音。

这两种声音一直在打架,只到我们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摸索出一条适合他的路,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以及和现实妥协。

回到这件事情本身来,在朋友圈指责孩子冷漠,诚然是最直接方便的情绪宣泄,然后呢?

有没有想过这些孩子成年以后,再回首当年的事情,那是多大的罪孽和心理阴影:因为我的冷漠,老师才没有获得救助……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孩子如此冷漠?孩子从来不是学校培养的,养不教父之过,你更应该替孩子的冷漠负责。

与其指责孩子的冷漠,不如告诉孩子生命教育和急救方法

你可以保证自己的孩子不冷漠

也许我们无法暂时无法改变这个体制,改变体制的价值判断,但你可以保证自己的孩子不冷漠。

至少,不要为这个体制造出冰冷的刷题机器推波助澜。

扪心自问下,在孩子考了一个不如意的成绩后,你的反应是什么?

鸡汤如我,也会抓狂不已,即便心中再默念“世界如此美好,而我如此暴躁,这样不好”三十遍后,还是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对孩子发火。

百试不爽。那是因为我们曾经生活在一个学习好可以获得特权的世界里,而且,这个规则会依然下去,或者潜下去……

一个学习好的姑娘就是班上所有男生暗恋的对象,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就是可以获得老师各种青睐,然后对你所有做过的坏事瞎了眼,一个学习好的孩子就是父母在亲朋好友聚会上的炫耀资本。

于是,我们顺延了这种逻辑。所以,在学校的考核和家长的虚荣心中,这种机制得以在批判中依然延续至今。

因为分数的考核是可以量化,可以被比较,可以拿来炫耀,我们忘却了,忽视了这背后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孩子作为一个人的成长。

孩子都是敏感又聪颖的,你最看重的哪点?他自然愿意往哪点去发展,如果你最看重分数,那就不要怪他唯分数论。

与其责怪他冷漠,不如反思想如何让他不冷漠,我们曾是不同的孩子,为何最终却变成一样的大人?

刷题本身没有对错,只是看你更看重什么?又如何给孩子言传身教,这才是重点所在。如果你不冷漠,那么就言传身教,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即便有险恶,但依然希望他抱有最大的温情。

充满善意地活着,永远比正确地活着重要太多。教给孩子珍惜生命,也永远比指责孩子冷漠重要得多。与君共勉。

与其指责孩子的冷漠,不如告诉孩子生命教育和急救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