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让孩子输在“阅读起跑线”上!

(2015-12-28 10:19:43)
标签:

杂谈

不要让孩子输在“阅读起跑线”上! 
(本文由凯叔团队原创,严禁抄袭,转载请先联系授权:tougao@ksjgs.com)

12月27日,故事 凯叔讲故事发布会正式举行,会上凯叔向公众发布了中国儿童阅读习惯及情况调查,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对此,凯叔有话说。

不要让孩子输在“阅读起跑线”上!

中国,出版大国,却是世界人均阅读量最低的国家

不要让孩子输在“阅读起跑线”上!

不要让孩子输在“阅读起跑线”上!

今年年初我看到了一组让我觉得内心非常刺痛甚至羞耻的数字。

不要让孩子输在“阅读起跑线”上!

中国人平均一个人一年他会看多少本书呢?这是出自2015年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14年中国成人国民人均看纸质书的阅读量是4.56本。当时我看到这个数字非常惊讶,我在想,我们每年都过全民阅读日,我们有那么多图书推广人,那么多图书机构一直在推进这件事,政府也一直在推进这件事,难道这个数字真的这么可怜吗?

我在想,是不是我们其实正在进步?会不会我们的基础远远低于这个数字?我接着去查阅前几年的报告,结果发现2013年是4.77本,2012年是4.39本,2011年4.35本,2010年4.25本。也就是说五年过去了,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人读的书并没有增加1本。

我们的阅读量为什么少得可怜?是没有阅读习惯吗?如果把中国人读书的水平,放在全世界去对比,我们会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不要让孩子输在“阅读起跑线”上!这个数据更让我震撼! 

不要让孩子输在“阅读起跑线”上!

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希望,我们的希望到底在哪儿?

我们的国家GDP已经到了全世界第二,我们经济总量在增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但是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我们总是以文明大国自诩,经史子集可谓汗牛充栋,文化瑰宝俯仰皆是。但是子子孙孙没有人去读,还有什么用?

这时,我想起一句平时特别不爱说的话,就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我最不爱听的一句话,而且我也建议家长、爸爸妈妈、老师不要老讲这句话。但是对于阅读这一点,我想把它放回到起跑线上看一看,我们到底差在哪里了?于是我们邀请了著名的调查机构——零点咨询,一起进行了一次跨越国界的调查,让我们回到这件事情的起跑线上,看看中国儿童的阅读情况到底是什么状况?

首先,我们看看中美儿童以及凯叔用户的藏书量对比数据。可以看到在藏书量越小的时候,中国人的比例越多,但是最关键的我们看看顶端,拥有高藏书量的家庭,是一组什么样的对比数字?

不要让孩子输在“阅读起跑线”上!

在拥有100本以上图书的比例中,美国是中国的5倍;凯叔讲故事用户的藏书量是中国平均水平的9.9倍,是美国的1.9倍。我们的用户群体实际上是超越了美国的。

当然藏书量是一个指标,但并不是最关键的,大家知道买了书不一定读。那么,还能通过哪个指标来分析呢?

不要让孩子输在“阅读起跑线”上!

第二,在调查儿童最近一年的阅读量时,我们发现,在近一年中,中国只有不到3成的儿童阅读了30本以上的图书,而在美国,这个比例高达7成;阅读量超过100本的儿童比例中,美国是中国的19倍,是凯叔讲故事用户的1.5倍,而我们是中国平均水平的13倍。

在中美阅读调查当中,其实孩子们阅读兴趣上都非常高涨,这种高涨程度和对阅读的喜爱程度是一致的,但是在藏书量和阅读量上中国和美国有着非常大的差别。

我们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和学习空间,凯叔讲故事聚集了大量愿意在亲子教育上投入更多的家庭,我们愿意为中国家庭做更多的优质的服务!

推动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比让成人多读一本书要容易的多。也许,在阅读习惯的养成上真的有一条隐隐的起跑线。目前来看,其他国家已经快速奔跑,而我们却在线上发呆。

美国的儿童阅读之所以做的不错,那是因为这是全社会的协同合作的结果。不但父母重视,学校也经常给孩子开下书单,鼓励孩子多读精读。美国的公共图书馆网络极其细密,衡量图书馆能不能拿到政府补贴的标准是它的图书流通量。所以为了让孩子多借书,各个图书馆可谓绞尽脑汁。于是,很多图书管理员就成了专业的讲故事人,大概没有谁比这些图书管理员很了解童书了。甚至像“凯迪克大奖”这样的重要奖项,图书管理员的意见都至关重要。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阅读习惯的培养真的要从娃娃抓起。而这不是某一两个讲故事的人所能承担起来的重任。希望致力于推广儿童阅读和机构、个人能够越来越多。其实,每一位妈妈也可以成为阅读推广人。如果为孩子买到了一本好书,孩子又非常喜欢。不如拍下图片发个朋友圈,这种随手推广的力量绝不可小觑。

而凯叔和凯叔讲故事团队,会竭尽全力做好这些分内之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