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小哈读书 |
注:这首词是范仲淹先生的作品。除了《岳阳楼记》,真的没读过先生其他的作品呢!《西北断简》之《无定河》一节里,朱幼棣先生引用这首词,我才得以看到范先生其他的词作。读《西北断简》,我从中看到了西北很多内容的同时收获了朱先生引用的不少诗词,诗词远不是平常熟知的那些,想要获得更多,就要读更多有质量的书。
读诗词一来是乐趣,二来是对经典传统文化的敬仰,还有一点小私心:小宝长大了,我若教他读诗词,读哪些?我自己都懂吗?如果孩子又问:妈妈,这是什么?我说不出来怎么办?
有了孩子,有了喜欢问“这是什么?”的孩子,我必须读更多的书才好啊!
很多诗词都富有地域特色,传统文化能让我们认识古人的文采,它们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现实,通过很多诗词还可以还原过去的现实环境。学地理,需要古今对比,古诗词是很好的素材。
渔家傲,原来也被称为“渔歌子”,渔歌子这个词牌名学生时代接触过,看到百科里如此解释,就熟悉多了。
词原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
看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风光自然大不相同。头顶的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一点也没有停留意思。
黄昏时分,军中号角催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可是,眼下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废。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军营里早已结满寒霜。夜深了,我还不能安睡,为操持军计,我的须发都变白了。戍边人思念亲人,也久久难以成眠,多少次梦里流下眼泪。
小思:
陕北与江南的区域对比;
自然环境特征:千障里(层峦叠嶂)、长烟、边声、;秋风、霜满地、日落黄昏。
人文环境特征:孤城、燕然未勒、羌笛。
环境特征下勾勒出边塞生活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