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篇小学科学优秀教学设计选登(已报市)

(2014-04-25 11:02:59)
标签:

论文

分类: 走进教材

《探索宇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姜玲玲 河北省 沧州市 吴桥县杏园高小学

 

 

一、教学设计思想:

  如何在课堂上以地球与宇宙空间科学为研究对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何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学习手段,使学生获得地球与宇宙空间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相关方法,促进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同时接受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这是一节展示继承课,本课通过认识前人类对宇宙的发现:宇宙在不停的膨胀、诞生、消亡,让学生在脑海里建立起宇宙系统一个大致的概念,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探索的经历,认识到人类探索宇宙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方法是: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三、学情分析:

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

 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四、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按照要求自己独立进行实物或模型的制作。

  2.能按照一定标准对宇宙探测器进行分类。

  3.能总结出使火箭飞得更直、更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望远镜。

  2.能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资料或意见。

  3.能向他人介绍钱学森等科学家的事迹并学习他们的精神。

(三)、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说出望远镜的发展对观测太空有什么影响。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各种各样的宇宙探测器,从而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制作望远镜的材料,有关宇宙探测器的图片。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课

 1.出示浑天仪图片

 提问:这个图片里的物体大家认识吗?

 2.学生观察并回答

 讲述:浑天仪是我国古代人民用来研究月球和其他星球的仪器,是东汉的张衡发明的,这表明5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用一些仪器来探索宇宙了,今天我们来看看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出示课题)

(二)新课教学

活动1:制作自己的望远镜

教师:人类探索宇宙少不了要用到望远镜,你知道有一些什么样的望远镜?

学生交流

教师课件展示各种望远镜,并作相关介绍。

(如伽利略的折射望远镜、牛顿的反射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等,还可以补充介绍其他望远镜,如我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轨道望远镜等)  讨论:了解了这么多的望远镜,你认为望远镜是怎样帮助天文学家提高探索宇宙的能力的?科学技术是怎样影响望远镜的发展的?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让我们自己来制作一个望远镜。

步骤参见教材P68

学生、学生制作并互相展评。

  (此活动也可以课后完成,视时间而定)

活动2:宇宙探测器

教师:从地球上用望远镜观察宇宙,获得信息是很有限的,到太空中观测,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因此人类向太空中发射了许多宇宙探测器。你们已经查阅了很多的资料,现在各小组整理自己的资料,根据这些探测器的功能进行分类,然后把你们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告诉大家。

学生整理资料并交流。

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宇宙探测器?它们都有什么用途?你认为探测宇宙组好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板书设计:

             第十四课 探索宇宙

  1.望远镜:

 (1)伽利略折射式望远镜

   (2)牛顿反射式望远镜

   (3)射电望远镜

   (4)哈勃太空望远镜

   2.宇宙探测器:

   (1)天文台

   (2)望远镜

   (3)各种行星探测器   
              

八、教学评价设计:

1.互评:你认为今天哪个组(或同学)表现的最好?他们哪个地方最值得你学习?

  2.自评:学习了探索宇宙后,你有什么收获?

  3.总结: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探测工具不断改进的过程,体现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民族的尊严和自豪感;我们更不会忘记,无数科学家和宇航员为实现人类遨游太空的伟大理想,体现出的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

九、设计特色简述: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利用观看媒体资料、幻灯图片、通过学生“观看、阅读、倾听、思考、讨论、联想等方式教学的,我认为取得了预期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