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少陵曾有云“畏人嫌我真”。
诗圣的这一句只有简短的五个字,却涵盖了几层意思。第一层,主眼是个“真”字。第二层,是个“嫌”字。“真”原是人所追求的最为宝贵的质与德(真善美,“真”是首位与根本),可是真的来了却又被人嫌弃。第三层,我之真竟为世所嫌,此种处境,实在可怕———此“畏”字的可悲也!
由此可见,“真”者最难取悦于人,也最难坚持不易的其操。
那么,是否又有不被一嫌一畏所累,做一回真正自我的人呢?有,在一本叫做《疯人疯语》的书中。主人公查天放由于敢讲真言,敢于对社会现象中的不公处大放厥词;敢于跟腐败现象说“不”甚至直言相对。。。。。。从此,惹怒了许多“社会”中人。在单位得不到公正的待遇,虽是满腹经纶,却被压制没有翻身出头之日。许多适合他的更好的岗位也被领导大笔一挥,封杀在未成形前。渐渐地没有人记得查天放了。大家送了个更贴切的名字给他“查疯子”。而且,越叫越响,一提此人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社会是个多菱镜,里面照射出形形色色的人,而这些独立的个体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像蜘蛛结网一样,努力编织一张网,把许多这样那样目的的人汇在一起,成为一个小团体。倘若你一旦触犯其中一人,你就成为众矢之的。众人将会视你为另类。人将恨不能你从她们的视野里消失,无人不拍手称快,无人不暗自庆幸。曾经被你抨击或即将被你抨击的人,将会欢心无比。因为,敢讲真言,敢说真理的人将不复存在。世界又是一种欣欣向荣的国界中。这就是“真”的可悲处。
查天放似的人物在生活中不乏其人,但查天放又是高于生活的被作者拟化的幻影。现实中,你我实在做不到绝对的脱离生活,脱离人群。绝对索居的是无法生存下去。这也就是“真”的难以坚守了。
“人情世故是张网”。这句话也许能诠释一些介于“真”或“似真”的人物心理。站在“真”字上是一种心灵的净化,思想得以升华。站在“情”字上,许多的事却要睁一眼闭一眼。若不这样,直面相向,那么世人会视之为鬼魅,避而远之。“嫌”字便当头了。因“我”说真话,办“真”事,人便嫌我。立于人前,站于人后,会有不同的目光审视着你,亏心的人“理直气壮”,言“真”的人,处处受挫,大小帽子,大小鞋子,唾沫星子会与你不期而遇。怎一个“嫌”字了得?
一个“嫌”字,会让许多本该高抬头颅的人低头,本该昂首的人弯腰,本该阔步的人禁足。“畏”字便占据了上峰。畏之怕也。“真”人怕世人难容,我等则怕为世俗所不纳。曹雪芹为妙玉女僧所设下一首“曲文”,其中有句:“却不道好高人欲妒,过洁世同嫌!”当你没有一点污泥时,便是于世难谐的“畸人”。
这世事,连大诗人少陵老杜都是被一嫌一畏折磨,得以发出慨叹。何况我等凡夫俗子呢?
记得有这么一副对联,很有意思。
上联:生也容易,活也容易,生活在一起实在不容易
下联:人很简单,事很简单,人事在一起实在不简单
不容易的“生活”和不简单的“人事”,加在一块儿,反而抗起的“查疯子”势必会挺身而出呢?
当“真”遇到“一嫌一畏”时,希望查天放似的人物越能保持“真”的情操。让我们能有一个净化心灵的圣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