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初中思想品德教研工作室
初中思想品德教研工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25
  • 关注人气: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2019-11-14 14:51:52)
标签:

发布者:宋英慧

分类: 学科教研活动

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1课时 和朋友在一起

阿城区 宋英慧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懂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交友方式和范围发生了变化,学会把握友谊

能力目标

正视交友中遇到的问题,学会处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友谊带给我们的力量,在新环境中建立新友谊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友谊的力量

教学难点: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友谊的力量

【教法学法】

情境教学法 谈话讨论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歌曲视频《朋友》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我的朋友圈

1.交往对象的选择(教材P38) 

设计意图:让学生觉察到自己现在的交往对象选择上的倾向性,可能多数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同龄人,更加渴望与同龄人有更多的互动,彼此分享生活体验。

1)完成选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把每个问题的选择涂在相应的符号里。

2)交流思考:老师调查一些学生的选择情况,引导学生发现选择的共性,即大多数人会选择同伴作为交流对象。(学生的答案会呈现多样性,一些学生会更愿意和父母、老师或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体验,不管哪一种选择都是正常的。)

3)引导讨论: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伙伴、同学、朋友,已经成为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2.朋友圈的变化(教材P39)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自己的朋友关系进行梳理,从交友模式、特点,朋友圈的变化等方面对自己的友谊状况进行觉察和了解。

1)学生探究:学生自己完成我的朋友圈

2)交流分享:要求学生看图思考教材上的相关问题,请愿意交流的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师总结: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有人发现,朋友圈由熟悉增加了几分陌生;有的同学朋友圈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有的同学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3.了解并反思自己交友的现状

1)现在想象一下,如果你的生活中没有朋友,将会是怎样的结果?

教师讲述:没有友谊的生活是没法过的。古代拉丁谚语说,生活里如果没有友情,一座城市就如同一片旷野。中学生随着独立意识的不断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的愿望在同龄人那里更容易实现,离不开朋友。

2)有同学认为,没有朋友自己感到孤单,有了朋友又增添了不少麻烦?你怎么看?

提示:对友谊的渴望,是心理需要,没有朋友,会感到孤单。在与朋友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这都是正常现象。只有彼此真诚相待,和善相处,才会收获美好的友谊。

目标导学二:友谊的力量

教师讲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身边有什么样的朋友,我们就容易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是友谊的力量。你的朋友对你有哪些影响?请完成教材P41朋友影响力图。

1)仔细分析你写出的朋友的影响,看看这些影响都是什么性质的影响?如果是积极的影响说明了什么?

提示: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之分,如果是积极影响说明我们交到的是益友。

2.资料链接

 被朋友欺骗的视频案例

启示:善交益友,不交损友

3.朋友见证我们成长的历程

   教师讲述自己的友谊故事后学生分享他们的故事。

教师总结: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4.友谊的告白

   学生把要对朋友说的话写在卡片上。

三、课堂总结

千里难寻是朋友,难得友情伴我行。友谊,像一股清泉,浸润着我们的心田;像一缕春风,抚慰着我们的心灵。好朋友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一份快乐与朋友分享就变成两份快乐,一份痛苦与朋友交流就会成为半份痛苦。多和好朋友相处,你会得到更多快乐。让我们珍惜友谊、永远做好朋友吧!

3 板书设计

《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4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了学生正确看待朋友圈的变化,让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对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对友情故事进行分类,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友谊的作用。

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一些问题在课堂上不可能得到充分解决,为避免教学目标流于形式,课堂教学活动要适当向课外延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