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燮元《书魏渤海太守王偃墓志铭碑后》
(2021-07-18 16:06:26)分类: 历史文献实录 |
书魏渤海太守王偃墓志铭碑后
戴燮元
乙亥(光绪元年,1875)夏,余养疴家居,树人(戴杰)家弟邮寄“魏故渤海太守王偃墓铭”石拓贻余,且告曰:“王偃墓,县志未载。今年春三月庚辰望后,大雨,陵之东门外刘家庄北土崖为雨冲塌,出石二,一覆一载,上一石阳面镌‘魏海君墓铭’,共九字,五字完整,其四字磨灭不可辨。下一石阳面镌四百七十二字,皆完整,盍为审之?”良甫家弟近习魏人碑帖,复亲往其地视之,载石以归,拟嵌于三泉书院东壁,并附刊于《陵县金石志》,后其来书,亦欣欣有喜色。
余素不工书,然细审其字,古秀圆劲,完好如初,洵宝贵物也。考陵志,陵于北魏时为安德县,太和(477-499,北魏孝文帝元宏的第三个年号)中并于渤海郡,为郡治;东魏为安德县,属安德郡。铭中云:君以武定元年闰月廿一日卒于第,年七十有五。即以其年十月廿八日葬于临齐城东六里,时东魏之兴才十年耳。临齐为陵县古名,王君故为渤海太守,殁而葬于旧治所属之临齐,倘以其时干戈相寻,弗获归葬于故陇耶?抑亦犹朱邑殁葬桐乡之意耶?是皆未可知也。惟东魏武定元年距今一千三百余年,沧桑屡变,遗冢不存,今是碑于树人弟增修县志之时而跃然以出,岂物之显晦有时耶?惜撰书姓氏皆不著,余因之有感焉。历观古今以来,人之生前名位赫赫,而死后潦没无闻者多矣。景公千驷,夷齐首阳,而民之称与不称有间焉。
王君袭祖父业仕于魏,由给事中以翼戴王室,著绩,迁右卫将军光禄勋,除庐陵、渤海二郡太守,其生前非不烜赫也,而史策无闻,郡县志皆不载,后之人几无复有知之者。乃时阅千载,陵谷代迁,而是碑之显,适如乎当日士友宾僚刊石扬徽(挥动军旗)之愿。王君有知,或亦如丁令威(神人)之化鹤归来,有城郭人民之戚乎。发潜阐幽,吾辈任也,因书数语于后。王君讳偃,字槃虎,太原晋阳人。
戴燮元,清代诗人。字少梅。丹徒人。戴肇辰子。咸丰九年(1859)举人,补内阁中书,缮校实录,后升户部郎中,曾发浙江,历任驻防军海运等重要局务。因父丧归故里,卒于家乡。著有《东牟守城纪略》1卷、《听鹂轩诗抄》1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