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邑与朱棣有关的遗迹

(2020-06-08 10:58:37)
分类: 德州历史古迹

 

临邑与朱棣有关的遗迹

明初靖难之役过程中,燕王朱棣率领的靖难军在进攻济南前,曾在临邑县北的沙河一带练兵三月之久,也曾在临邑城东进行训马以及马术比赛,故而留下了“一溜十八寨”及“燕王堤”、“演马庄”等古迹和地名。

1.沙河“一溜十八寨”

在临邑县城北二十里,有一条大沙河古道,这条河史称“朱家河”,又称“钩盘河”。沿着这条河道的两岸有十八个村庄是用“寨”字来命名的,俗称“一溜十八寨”,即毕家寨、陈家寨、董家寨、焦家寨、周家寨、孟家寨、洪家寨、常家寨、李家寨、季家寨、国家寨、齐官寨、刘家寨、许家寨、张家寨、陶家寨、姜家寨、赵家寨。十八寨也称“十八连营”,基本为东西方向沿沙河排列。据史料记载:沙河故道旧称朱家河、钩盘河,由于河宽水深,利于行船,当时由于连年战乱,这一带人烟稀少,成为朱棣靖难大军练兵备战的好场所。那时每个兵寨都立有一杆将旗(或帅旗),上面有该营将领的姓。如许家寨,就是由许姓将军统领的兵寨。陶家寨,就是由陶姓将军统领的兵寨。后来靖难大军走了,兵寨慢慢地繁衍成村,寨名也都被保留了下来。

2. 燕王堤

燕王堤在今宿安街一带。相传唐太宗征辽时住宿此地,命军士筑堤,命名宿安堤。后燕王朱棣发兵靖难时,也曾夜宿宿安堤,据说也是一夜平安无事,后改为“燕王堤”。再后,随街市的发展扩大,燕王堤又改称宿安镇。

民国《临邑县志》燕王堤:“宿安镇东南隅有故墟,旧志载为燕王堤。上立碑碣,字迹粗可辨识,文曰:“燕王驻兵”。土城西北两方,亦尚存遗迹。惟此一带独高,形如长堤。南有静夜庵,古碑、钟磬犹存形迹。谚语尝云:‘先有静夜庵,后有宿安镇’。又名此堤为“摩天岭”,当年燕王兵威之雄壮亦可概见。”

3. 演马庄 

演马庄在城东四里至十二里,是明初朱棣靖难军中的骑兵举行骑马训练和马术比赛的场所。按道光、同治《临邑县志》所载,城东礼二里共有演马庄10处之多,即演马村、演马庄、演马李家庄、演马周家庄、演马张家庄、演马林庄、演马张家大庄、演马张家胡同、演马李家林庄、演马高家庄等。

4.点将台

民国《临邑县志》点将台:“城东北刘安乡,距城五十里,有阜凸起,望若峰峦,周围面积十余亩,高可数丈,相传为燕王点将台。上建庙宇,环植柏树三百馀株。枝干参天,阴翳敝地。盘桓幽谷,苍翠无垠,附近村民相率徘徊其上,借助游览之兴”。

临邑诸生张煜先生《点将台记》说:“邑东北隅有台,层叠高起,象取诸艮,不必为九仞也。要覆蕢以土成者。观其松柏参天,不啻古之墟社。盖凛凛然有王气,且隐有北鄙杀伐之声,噫,胜概也。访及土人曰:‘闻在昔,燕王曾点将于此,因以名台。’想邑有纪锦衣者,当亦磬折焉。与乎,其中则胪录传呼之际,声撤江陵。建文之所不及窥,李景隆等所不及料也,而二百年馀之基业垂成矣。至言鬼神现象及爝火出没皆土人附会之词,不可补入。据旧志,有演马、宿安两处故址尚存,考古者当互参以证实云。”

5. 纪氏家园、纪氏隧道

纪氏家园、纪氏隧道是靠朱棣靖难之役发家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发迹后在家乡所建。《邢氏家乘》载:纪氏家园,在邑南门迆西,为明都指挥佥事纪纲家园,襟带城郭,中有土山,冈峦环列,与林木相掩映,殊饶丘壑之趣。李若讷《五品稿》中载:纪氏隧道,传说纪锦衣盛时,临邑一市皆其第宅,相错如绣隐屏,人铸兜鍪,约组练将谋不轨。邑仓基一带,传为第宅故址。旁有一眢井,下甚深,掷瓦砾而坠,铿然有声,谓下有铁窗子盖隧道之一也。

    (已载《德州晚报》202031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