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代德州的“四牌坊”

(2014-01-30 09:28:30)
分类: 德州历史古迹

牌坊属于一种纪念性的景观建筑,是以旌表功德、标榜荣耀为宗旨,被广泛用于宫殿、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和主要街道的起点、交叉口、桥梁等处,起到点题、框景、借景等效果,是城市本身的美景之一。德州的牌坊是随着州城的建设和经济文化的繁荣而出现的,明代中期达到极盛,当时有记载的牌坊已达50座之多。其中仅站立在十字路口的四个骑道牌坊组合,即俗称的“四牌坊”或“四牌楼”,明代德州就有3处地点的5组四牌坊。人们按其在州城的位置,习惯称之为西四牌坊、北四牌坊和南四牌坊。

                                    西四牌坊

西四牌坊位于马市街北的通衢十字路口,俗称“马市四牌坊”或“西四牌坊”。西四牌坊又有新旧西四牌坊之别。旧西四牌坊建于明初永乐或宣德年间,建筑形式为四座四柱三门木石结构。东面题额为“东连齐鲁”,西为“西通漕运”,南为“南接藩省”,北为“北拱京畿”。意喻德州具有独特的交通优势地位。

新西四牌坊,是指在旧牌坊坍塌和消失后,由明代嘉靖年间在原址重建的四座新牌坊。新西四牌坊的东面题额为“国课”,西为“皇华”,南为“阜民”,北为“亚卿”。

在现存最早的德州志籍嘉靖《德州志》中,仅见街衢条下有新旧马市四牌坊的记载,说明西四牌坊为德州最早的四牌坊,时间上大大早于南北四牌坊。但在明万历、天启《德州志》和清康熙《德州志》中,仅见题额为“东连齐鲁”,西为“西通漕运”,南为“南接藩省”,北为“北拱京畿”的西四牌坊记载,由此可以推断,新西四牌坊在明代后期陈旧后,坊额文字又被改了回去。

西四牌坊是明代处于南北驿道通衢上的重要景观建筑。有人曾根据前四牌坊坊额题字的含义,认为它就是明代的“九达天衢”牌坊,并说坊额由严嵩所题。事实上,修建旧西四牌坊时,严嵩的爷爷还没有出世呢!这座牌坊在嘉靖七年修《德州志》的时候(1528年),就已经被新四牌楼所代替。按牌楼寿命为100年计,修建牌楼的时间正好是明初永乐、宣德时期。关于这些坊额为严嵩所题的说法,一定是以讹传讹的结果。严嵩(1480-1565)所题坊额是“九达天衢”,那是指德州西门外御道上的九达天衢坊坊额。御道之上的“九达天衢”牌坊修建于嘉靖中期,即1530年至1565年之前,与西四牌坊毫无联系。

北 四 牌坊

北四牌坊位于旧德州城内的二郎庙街处的十字路口。根据明万历、天启《德州志》记载,北四牌坊也有旧北四牌坊和新北四牌坊之分。旧北四牌坊建于嘉靖年间,是由四名进士出身的高官修建的功名坊。它的西坊名曰“西地官”坊,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官至户部主事的陈志所建;南坊名曰“大方伯”,是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至布政使司的李逢时所建;北坊名曰“北柱史”坊,是嘉靖二十三年(1544)与进士、官至御史的王楠所建;东坊名曰“东地官”坊,是嘉靖二十三年与李逢时、王楠为同榜进士,官至户部郎中的张子顺所建。四牌坊均为木石结构,四柱三门,斗拱重檐。由于建在德州城北部,并与朝阳门外的南四牌坊建在同一中轴线上,彼此遥遥相对,所以俗称“北四牌坊”。

新北四牌坊建于崇祯年间,是德州四牌坊中修建最晚的一组,由后来的四位达官显贵在原地重建,俗称新北四牌坊。康熙《德州志》最早有新北四牌坊的记载,但没有坊额文字的记述。只知道新北四牌坊的东坊为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御史的赵继鼎所建;西坊是天启五年(1625)进士、官至御史的卢世傕所建;南坊是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官至布政使司的金炼所建;北坊是天启五年(1625) 与卢世傕为同榜进士、官至太常寺卿王都所建。乾隆《德州志》和民国《德县志》,同样没有新北四牌坊坊额文字记载,但明确写明北四牌坊于“康熙六年(1667)年废于火”。
                            
 南 四 牌坊
    南四牌坊位于朝阳门(南门)外,枣市街、南关街、税务街(今前进街)、马神庙街(今光明街)四街交叉的十字路口处。根据明万历、天启《德州志》记载,这组牌坊建于明嘉靖年间,是由四位当时在京的德州籍官员所建,均为四柱三门重檐木石结构。东坊曰“谏议坊”,是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给事中的叶洪所建;西坊曰“翰林坊”,是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至光禄寺卿的卢宗哲所建;南坊曰“都宪坊”,是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至都御史的袁摈所建;北坊曰“亚卿坊”,是太学生、官至刑部侍郎的宋性所建。

“北四牌坊”与“南四牌坊”均属于“功名坊”系列,是古代官员为光宗耀祖和显示门楣所建。尽管其主观上是为个人和家族扬名,但它也客观上对州城起着美化作用。它们与西四牌坊一起,彰显着德州曾经的繁荣与兴盛。作为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的重要标记,这些逝去的四牌坊,已变成人们对德州明代历史的美好的回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