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钠和钠的化合物》教学设计

(2017-10-31 17:02:37)

《钠和钠的化合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使学生掌握钠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以及辩证唯物主

义教育。

  2、通过启发、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钠和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难点】科学方法模式的训练,钠的化合物知识能力的升华。

 

 

【教学学法】

 

《钠和钠的化合物》教学设计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激情导课】(用多媒体展示)考纲指引:1.认识钠的存在、用途,掌握钠的重要性质。

2.掌握钠的氧化物、过氧化物、氢氧化物及重要钠盐(NaHCO3Na2CO3)的性质,并熟练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其用途。

3.学会用焰色反应来鉴别钾钠和它们的离子。

【基础回顾】学习任务一:回顾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用途(看复习资料回顾)

1、 钠的存在、用途,掌握钠的重要性质。

2、 钠的氧化物、过氧化物、氢氧化物及重要钠盐(NaHCO3Na2CO3)的性质,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 焰色反应。

【知识升华】学习任务二:点拨解惑

一、钠:

1.填写钠与水(加酚酞)反应五个现象的原因:

①浮(密度比水小)、②熔(熔点低、反应放热)

③游(产生气体)、④嘶(反应剧烈,气体轻微的爆鸣声)

⑤红(生成氢氧化钠)

2.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生成物是什么?说出变化过程。

答:Na2CO3。变化过程为:银白色的钠―→变暗(生成了氧化钠)―→变白(生成氢氧化钠)―→潮解―→变成白色固体(生成碳酸钠晶体)→风化(生成碳酸钠)

3.金属钠怎么保存?为什么?能否保存在汽油或四氯化碳中?

答:煤油中,钠的密度比煤油大且不反应,沉在底部,以隔绝空气。

不能,因为汽油易挥发,而四氯化碳的密度比钠的密度大。

二、氧化钠与过氧化钠:

1.Na2O2 为什么不是碱性氧化物?

答:碱性氧化物和酸反应时只生成盐和水,而 Na2O2 与酸反应还有 O2 生成。

2Na2O2 是否比 Na2O 稳定?

答:Na2O2 Na2O 稳定,因 Na2O 受热时继续被氧气氧化生成 Na2O2

3.Na2O2Na2O 的阴阳离子之比相同吗?

相同。

4、Na2O2的强氧化性、漂白性

1)化合价与性质的关系

Na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氧化性。

(2)强氧化性的表现实例

三、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1. 根据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总结二者的鉴别方法?

答:①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固体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变浑浊的是碳酸氢钠;②滴加盐酸立即产生气体的是碳酸氢钠;③加入 CaCl2 BaCl2 溶液,产生沉淀的是碳酸钠。

2. 向饱和的 Na2CO3 溶液中通足量的 CO2 有晶体 NaHCO3析出,为什么?并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Na2CO3CO2H2O===2NaHCO3

溶解性:碳酸钠大于碳酸氢钠。

3.不用任何试剂区别 Na2CO3 溶液和盐酸的化学原理

Na2CO3 溶液与盐酸作用时,滴加方式不同,现象不同。

(1) Na2CO3 溶液逐滴加入盐酸中,开始时盐酸相对过量,则发生反应 Na2CO32HCl===2NaClCO2↑+H2O,即开始就有 CO2 气体放出。

(2)把盐酸逐滴加入 Na2CO3 溶液中,开始时 Na2CO3 相对过量,则发生反应 Na2CO3HCl===NaClNaHCO3;进一步才有

NaHCO3HCl===NaClCO2↑+H2O,也就是开始阶段无明显现象,最后才有气体产生。

【思考】:如果是盐酸加入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中,先和谁反应?               碳酸钠

【课时跟踪练习】见学案12345

【学生小结】本节课要点。

【补充知识 工业制纯碱的方法—候德榜制碱法:

基本原理:利用NaHCO3在常见可溶盐中溶解度较小的特点。先制得NaHCO3,再加热分解制得Na2CO3

基本步骤:制得饱和食盐水通入足量NH3得饱和氨盐水通入足量CO2析出NaHCO3晶体。

基本反应: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H4Cl+NaHCO3

总反应:NH3+H2O+CO2+NaCl=NH4Cl+NaHCO3

        2NaHCO3=Na2CO3CO2+H2O

【布置作业】课时跟踪练习67891011

【板书设计】

一、钠:

二、氧化钠与过氧化钠:

三、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教学反思】161 班学生为理科班,大多数学生经过会考的基础复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可以,经过课前自我复习,上课加以强化疑难问题,再做练习加以应用,学生知识掌握、课堂效果很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