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村】王氏族系
(2017-04-05 12:38:07)
标签:
文化 |
分类: 他山之玉 |
峕大清光绪三十三年三月十六日
十五世孙 仲杰 手録
祖郡山西洪洞县人也,自大明洪武初年,迁於郃邑黑池镇。高祖王公,葬于黑池镇西北莲花坟内。祖四子。长子珍,分居于禹邑村;三子宝,居黑池镇;四子珀,分居川底;次子珠,分居于良食邨,乡曰长丰,里曰吴庄。始祖珠有良田百倾,富已极矣,没后亦葬于黑池镇高祖坟之左。始祖八子,灌祖其第八子也,没后葬于良食村西。灌祖三子,长子催、次子俳,居良食村;三子權,分居富平邨。时至大明中叶,将上分人俱绝,惟五六七八分,云仍昌熾。一户四丁,投军三名,一名在北京中军所,一名在静远卫,一名在兰州洪水堡。大清定鼎之后,改军为民。始祖以至於今,相继十余世。旧有谱,或历年久远,几将毁去矣。于是绪之,以垂不朽。
一世:始祖王珠
二世:灌(珠八子)
三世:催、俳、權
四世:靖(催子)、玬(俳子)、盛(權长子,居富平)、愿(權次子,居河南府)、厚(權三子,居岱堡)
五世:虎、常、杰(以上靖子)、恶、申、登、卿、清(以上盛子)
六世:積川、積幸、積法、積兴(以上虎子)、得春、得夏、得秋、得冬(以上常子)、琼、瑶(以上杰子)、邦彦、邦连(以上恶子)、益刚(申子)、国桢、国思(以上登子)、益有、益思(以上卿子)、国喜、国秀、国受、国俭(土+佥,以上清子)
注:禹邑村即雨泥村,即今永宁村;良食村即良石村。
王氏族谱序
诗曰高山行止、景行行止者,盖以合德行,则必思效法而兴之,俱■■齐焉。然而我祖之德,非吾辈所能及也。尝闻之彼睦邻者,无有如我祖风动之休焉;和里者,无有如我祖雍雍之风焉。况余观今世之人,生在当时,莫不以为荣。及其没也,则杳然而已焉。若我祖,不过一布衣耳,非有国有位者也,自其没后数百余年,相传十余世,无有如我祖之德行也,余中心慕之望之。虽未见其为人,而尝徘徊于我祖之坟茔,数亩有余,信乎其非常人之可比也。试思之而德固不能及也,特所遗之坟,犹宜固守而不可损也。况在有坟山禁约,不使牛羊践食草木,而况以之损伤坟茔乎。凡人之为人,当穷本溯源,思念身之而来,谨守旧志,视若祖之在坟,■至数十余世,而不可有弃也。况今日之世,有开坟而招祸者,数族焉。特记自量石村而迁于富平村之祖讳權之坟焉,坐落于王恂之地,云化之地亦有焉,在新庄西南北亩,其图列于后。
此与寺前镇、河南府、岱堡村共官灵也。
图三(略)
共实地二亩三分七厘九毛〇七忽
盛祖:葬于西庄右于家页头茨灵内正中子午穴,坟地六分五厘
恶:葬于盛祖茨灵之左
申:葬于盛祖茨灵之右
益刚:南沟边,茔在道南
伯能:葬于北沟蒋西坡下,辛山乙向
卿:葬于马王庙埝下、王心逸东西畛地内,子午向
忠:葬于马王庙埝下、王心逸东西畛老坟西南王俊秀地内,壬山丙向
图二(略)
之义、之坤:坟在庄西南娘娘庙前王绪地内,义左坤右,甲山庚向
义长子云璧:坟在西庄右老坟前,壬山丙向
图二(略)
清祖:葬于村西北岔口头王心逸地内,穴居正中,子午向,坟地一分二厘
国秀:葬于盛祖之左
之极:葬于村西北茨苗北,壬山丙向,坟地一分二厘
国受:葬于村西北岔口头清祖之右
自贤:葬于村东南沟边王思刚地内,辛山巳向,坟地一分二厘
图一(略)
世系:
国俭(赵氏,子四)——自德(张氏、高氏,子四)——克忠(赵氏)——云起(赵氏)——渊(杨氏,子二)——增彦、增福
增彦(李氏、靳氏、韩氏、雷氏、马氏,子二)——心宁、心泰
心宁(习氏,子三)——廷元、廷相、廷楹
廷元(习氏)——维明
廷相(李氏、张氏,子二)——维宋、维潢
廷楹(赵氏、党氏光绪廿年卒,子二)——维晋、维秦
维明——述颜、述曾
维宋(蒋氏)——述哲(学名英俊)
维潢——述贤
维秦——述宪
述颜——作舟、作砺
述曾——作楫
述贤——作砺(出嗣长门)
王氏族谱序
时代更移,谱籍散失,王氏一族,土著流寓,皆不可考。惟故老传闻,金人之乱后,来自山右洪洞县,初至兰州,军户一名,迁居郃邑,住落良食村,吴庄里八甲里民也。或然与否,亦不敢执特示史记传难之一法耳。比党族闾,以及乡,遂郡县,至薄海内外,其初皆一父之子也。既为一父之子,胡为乎机诈相高、权力相尚、甚而干戈相寻者哉?曰分故也。分则离,离则散,散则角,角则仇,此事之渐至而理势之必然也。余宗素称望族,以均里甲,故势不得不分。分而住居本甲者,并未有其人,住居永安里人者若干,住居秦城里人者若干。长老有忧之,诏余曰,吾族以令甲之严,能不分乎?既分矣,能不离、能不散、能不角相仇乎?小子尽留意焉。夫惟分而不至于离散角仇者,其惟族谱之一事哉。每见流离之子,虽北胡南越,一遇桑梓之人,即素昧平生,罔不涕泗滂沱、握手言欢,矧甚为一父之子也。于是因诸旧文,访诸故老,上自始祖,下至云仍,大宗小宗之必严,一从再从之必辨,俾我后之人,按谱而求,一本之心油然而生,此余族谱之意也。
尝思家之有谱,犹国之有乘,使国而无乘,时半不明,■家而无谱,则支派必乱矣。至于流出在外,散处他邨,过嗣继绪者,又乌得而明哉。俾异姓之人,不得入吾谱、乱吾宗,且勿论也。余合族始祖讳珠,以下■■,来历前谱注明,亦不复赘。但世远年湮,恐■久■■■,故余于目耕之暇,仝分之长门、合族之长者,遵前人之成规,分枝别派,证当时之子男,从流溯源,吮墨膏一线,不走焚膏继晷无祀不明,本鱼鲁兮不识,虽严寒兮何辞,乃源远流长之心焉,亦亲睦九族之意耳。后嗣者无忘此心焉,或十二年,或二十年,或三十年,更为一绪,虽不敢云其韵之不施,庶可小补一本之不忘云耳。
十三世孙王廷琏谨誌
峕大清咸丰 十一年十一月廿一日记
家住金水畔整理,2017.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