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拥有健全人格”比“优秀”更重要

标签:
人格后翼弃兵女王的棋局心理学自我成长 |
分类: 银幕中的心理学 |
欢迎在荔枝FM、蜻蜓FM、企鹅FM、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平台订阅我的节目《银幕中的心理学》
今天想和大家聊两部作品,一部是2020年打破网飞观看纪录的年度爽剧《后翼弃兵》,又名《女王的棋局》,豆瓣评分9.0分,另一部是2017年上映,由美队和11岁的小美少女麦肯娜主演的温情电影《天才少女》,豆瓣评分8.3分。两部高分佳作,主角不是天才就是神童,同样是围绕“天赋”展开的成长故事,两种不同的情节发展走向,看似两位毫不相干的主人公,却有着类似的经历和创伤,这让我很想把两个故事结合起来聊一聊。在此想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弱化性别,只说故事。
这几天一口气刷完《女王的棋局》,讲述的是一位国际象棋神童从孤儿院一步步走向国际舞台,成为国际象棋大师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节奏相当紧凑,不过尽管神童超常的记忆力和精湛的棋艺天赋频频戳中看官们的爽点,却不是整部剧想要展现的全部,与此交织的另一条故事线是神童作为一名普通女孩的身世之谜和成长经历。
她想赢,她能赢,但她太迫切了,从接触国际象棋开始到走向世界级比赛,她的生活中只有国际象棋,只有输赢,所有对手们都知道她的弱点,那就是一旦陷入困境她就暴跳如雷。酗酒、药物成瘾已成为了神童的标配,她是一个没有情感的下棋机器,赢得比赛成为了她唯一的价值体现。养母曾经劝她出去交际一下或者谈个恋爱,人生不止有下棋这一件事而已,她不以为然;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男性棋手,想要追求她,帮助她精进棋艺,却被她当做工具人使用,让对方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她的国际象棋启蒙老师——孤儿院的校工,帮助支付了她第一笔参赛费用,当时她许诺会加倍偿还,结果直到许多年后校工离世,她都没有回去探望过一次,更不要说兑现当初的诺言;赏识她才华的人善意提醒她不要过度消耗自己,否则会很快走下坡路,倔强的她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她优秀,她美丽,她是万人迷;同时,她激进,她不懂感恩与回报,她是孤独的大师,她的心灵一片荒芜。所以,在世界顶级赛事中败北,让她迷失在酒精和药物中,无法自拔。
当一个人选择远离群体,放弃感知世界,那么世界也会同样的将TA隔离。TA的眼中若只有目标、只有结果,那么世界也只会给TA输赢,给TA结果。若赢了,获得片刻的开心,紧接着就是目标达成后的空虚和失落;若输了,则有可能崩溃,像剧中的神童一样跌入黑洞,就此沉沦。是的,这样的人看上去高高在上,实际上却是脆弱的,经不起一点儿挫折。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拥有健全的人格比优秀更重要。拥有健全人格的人能够在生活很多方面拥有主动性和掌控感,能够比较好的处理内心的落差,不会因为一点点事情就失控崩溃,他们不是情绪的奴隶,而是情绪的主宰者;他们不是巨婴,而是有能力面对困难和变革的成年人。
如果总结一下,拥有健全人格的人是什么样的呢?TA应该是能够分辨善恶、有责任感、情绪相对稳定,同时保持一定的开放性。
回到电视剧《女王的棋局》中,在第一季中零零散散埋下伏笔,神童的母亲也是一位非凡女子,而被母亲称之为“错误”的人很可能是她的父亲。神童曾目睹母亲和这个“错误”吵架直至分崩离析,最后母亲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显然,在第一季中并没有一个合格的母亲告诉她到底发生了什么,母亲无法面对在生活中跌倒的自己,也无法教会神童怎么去面对人生中的失败,那么,我们的神童在面对输赢的时候就表现得异常在意,无法接受失利的局面,最糟糕的是她既无法求助于朋友,又没有适当的方法自己消化,神童始终认为只有提高技艺、赢得比赛才是唯一的出路,只有依靠酒精和药物的麻醉才能好过一些。
我们看到,神童的情绪相当不稳定,不具备开放性,同时不懂得管理自己的身体健康,也表现出她对于自己缺乏责任感。人格上的不稳定,不健全,注定了神童与世界顶级大师的前两次交锋连连败北。好在第一季给了我们一个Happy ending,神童得益于朋友们无条件的支持和帮助,最后终于赢回了棋局。
但是,当影视剧照进现实,未必会如此美好。北京大学的徐凯文教授在几年前提出空心病的概念,其实不止是空心病,莘莘学子们受困于内心的迷茫、找不到人生方向,甚至对生活感到绝望却不知如何自救的大有人在。我们看到,拥有健全的人格比成为优秀的人难多了。然而“功夫在诗外”,最终决定幸福指数的恰恰不是取得的成就和赚到的钱,而是能否体验幸福的能力,而能否体验到幸福感就和人格健全程度关联很大了。这也是心理咨询工作的主要内容——帮助人们重新找回体验幸福的能力。
刚才我们说健全人格是能够分辨善恶、有责任感、情绪相对稳定,同时保持一定的开放性。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要如何培养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呢?这就可以参考最前面提到的另一部电影《天才少女》。
顾名思义,这也是一部围绕天赋秉异展开的成长故事。和《女王的棋局》相同之处是女主的母亲都是自杀过世,且父亲不知去向。不同之处是天才少女有一个懂人情、重教育、不功利的好舅舅(美国队长饰演)。
天才少女的母亲是一位数学天才,短暂的一生都在证明数学定理中度过,天才少女的姥姥最希望看到的是自己的女儿成为某某证明第一人,所以她极力阻止女儿谈恋爱,去滑雪,以及从事其他的社交活动,姥姥认定那些东西会让女儿分心,会影响她本应取得的成就。终于,俗话说姑娘大了不由娘,天才少女的妈妈偷偷恋爱并生下了同样有着优秀基因的天才少女,不幸的是遇人不淑,妈妈决定自杀了结一切。
一位年轻的数学天才就此陨落,究其原因,遭遇情感欺骗其实只是一个导火索,而从小被扭曲的教育造成的人格缺陷才是症结。妈妈想尝试更多事情、和更多人来往,但姥姥不许。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一个从不吃辣的人是没法挑战变态辣的,天才少女的妈妈也是这样,她没有经历过一次完整的恋爱,一下子要成为单身母亲,她的心理弹性远远没有为这些做好准备,这样的冲击是巨大的,难以承受的。
妈妈离去,女儿的数学天赋逐渐崭露头角,姥姥故技重施,幸好曾经亲历这一出悲剧的舅舅挺身而出,竭尽全力保护天才少女。保护什么?保护她体验生活的权利。美队舅舅让天才少女上普通幼儿园,结交更多同龄小朋友,玩儿小孩子的游戏,限制她学习更深奥科学的时间。把她当做一个孩子来对待,当做一个女孩子来对待,这是最好的教育,也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关键。具体的情节推荐大家自行观看体会,美队舅舅是怎么回答天才少女提出的难题?如何回应天才少女表达负面情绪?这是一部值得借鉴的好电影。
天赋固然是恩赐,理应善加利用,但比天赋更重要的是我们来这世上一趟,总要去看看这个世界,见识更多的东西,体验更多的东西,包括美好的和丑恶的,在不断的跌倒中去历练自己的心理弹性,去学习控制情绪,去学习如何面对自己的心理落差,去尝试更多的可能,学着善待自己、包括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如果这些我们的家庭没有给到我们,那么现在,请和我一起,我们好好陪伴自己去探索,去经历,慢慢来,一切都来的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