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2018-10-09 16:55:04)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管理类 |
用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家组来学校进行评估验收,有一位领导问我:“你们学校一天老师签几遍到呀?”我听了心里发懵,不知道领导问是什么意思?是希望学校有签到呢,还是没有呢?最后,我还是实事求是的回答说:“没有。”我说:“刚开始建校的时候也买过签到机,但是实行一段时间,觉得没有什么必要,太麻烦了。再说老师们都很自觉,所以就不用了,现在老师们已经很自觉遵守时间,很少有迟到早退,有事都会和学校领导打招呼。”评估的领导听到我这么一说,竖起大拇指,对我说:“这才是真正的好学校。”听了领导的赞誉,我松了一口气,我说的一点都不假,在我们学校一切都靠自觉。我想自觉也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吧!
实验小学成立六年了,没做出什么太多的成绩,在全市教育分量也不重,也不是什么重点校。但是,六年来学校一直在发展,一直在壮大,教职工人数越来越多,由当初的二十九位教师发展到现在的五十七名教师。这些教师靠什么管理呢?一开始我们实施的制度管理,慢慢地到人本管理,一直到现在的文化管理。如今学校已经形成了很多的文化。首先是学校的精神文化,也就是实验小学的精神,即“攻坚克难、敢为人先、淡泊名利、敬业乐教。”实验小学的精神是建校的真实写照。当时学校很穷,很多东西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动手,自己去创造,我们一直说,实验小学是我们用双手建起来一点都不假。当然,这里离不开教育局的亲切关怀和政府的投入,但更多的是我们克服重重困难,把学校办得越来越好。在人们对教育产生怀疑,对教师看轻的时候,我们的老师能够做到淡泊名利,敬业乐教,实属难得。实验小学教师的社会满意度最高。
除了精神文化,我们形成了“读书、写作、教学、研究”的教师文化。教师来学校就是做这四件事情,只要把这四件事情做好了,就能当好教师,就能教好书、育好人。我们还形成了“尊重、理解、包容、服务”的管理文化,真心实意为老师办实事,办好事,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让每位教师在学校都能够幸福的工作。为了让老师服气,我们领导班子率先垂范,要求老师做到的领导一定要做到,无论读书、写作、还是培训,还是做操,还是义务劳动,领导和教师一样,没有任何区别。在管理上是领导,但是在业务方面都是教师。只有领导与群众心连心,学校才会有发展,只有领导时时处处走到前面,才能够一呼百应,带动教师向前进,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我们还形成了“和谐、合作、互助”的团队文化。实验小学是一个大家庭,是一个团队,只有和谐学校才会安宁,只有合作才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只有互助才能够感受同事之间的温暖,才能真正感受到,我们是一家人。我们还形成了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以培养“遵规守纪、文明懂礼”为目标的学生文化,以构建“少教多学、精讲多练、先学后教、紧张高效”为主的课堂文化。所有文化都是一种引领,引领学校向前进。在文化影响下,教师更加自律、更加自勉、更加上进。
文化的力量不可小视,文化的形成更加不易,实验小学六年的办学证明,文化是全体教师共同创造出来的,在文化的感染下,学校才会有生机、有活力、学校处处充满着正能量。教师、学生才会有精气神,才会被熏陶,才会更加自觉,才会有文化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