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进每月一事,培养核心素养

(2016-07-15 11:12:51)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管理类

推进每月一事,培养核心素养

——参加全国第十六届新教育年会有感 侯鲁雨

七月的太阳炙烤着山东大地。在这夏日炎炎的季节,在市课改办王长海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中国龙城山东省诸城市,参加第十六届全国新教育年会,这是全国新教育同仁的一次盛会。来自全国六十个实验区,一千六百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在相遇美好中开始。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核心素养,每月一事每月一事是新教育实验的一项重要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以每个月一个主题的形式来进行推进。通过一年多的实验,诸城市每月一事实验走在了全国前列,成为新教育同仁学习的榜样。

此次年会内容丰富,环节紧凑,两天的学习时间安排得满满的。第一天上午进行了年会开幕式,开幕式结束后,大家共同观看了“每月一事节目表演。诸城各学校通过节目展演的形式把推进每月一事取得的成果表现出来,节目形式多样,质量很高,非常精彩。展现了在每月一事的推动下,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以及每个实验校不同的办学特色。下午进行新教育叙事,共有八位教师进行叙事,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每月一事活动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活动开展情况。叙事结束后,进行了一个沙龙。沙龙由著名课改专家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现国家督学成尚荣主持,沙龙的主题就是核心素养与习惯是什么关系。八位汇报人员从不同侧面和角度进行解读。最后,由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和美国知名学者严文藩对沙龙进行点评。晚上,分成九组进行论坛,论坛的主题涵盖新教育的方方面面。论坛都是由著名专家学者主持,有著名教师李镇西,还有著名儿童作家童喜喜。第二天上午参观诸城市各学校,我们这组主要参观了诸城一中和大源小学。诸城一中是完全中学,学校有六千多人,在新教育引领下,学校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大源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学校全面实施新教育,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师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师生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下午聆听朱永新教授的主题报告,他的主题报告是年会的重头戏,既是对新教育实验的总结,更是对今后开展新教育实验的一个引领。这次报告他主要围绕推进每月一事展开来谈,重点谈了习惯养成与学生的发展。

两天的学习时间是短暂的,但是收获是颇丰的。通过两天的会议让我们更加近距离的接触了新教育,更加进一步感受新教育实验的无穷魅力,更加激发起我们做好新教育实验的信心和决心。下面结合这次新教育年会,结合每月一事,就今后新教育实验开展情况谈一下个人的体会:

一、新教育实验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是基础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改革

新教育实验已经走过十六个年头了。最初只有几家实验校,几百人参加实验,发展到现在已经拥有实验校2900多所,共有320万人参加实验,可以看出新教育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如今,新教育实验已经成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最具活力的一项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改革。人们接受新教育,自愿参加新教育,是因为新教育实验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验。它从关注人的幸福生活入手,让儿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是幸福的,始终是快乐的。新教育实验强调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它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习惯养成。它所实施的十大行动都是从培养学生素养出发,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营造书香校园重在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师生共写随笔重在提高师生的写作水平;构筑理想课堂重在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卓越口才重在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缔造完美教室重在把教室建成学生享受生活、催人上进的精神家园;开发卓越课程重在拓宽课程领域;推进每月一事,重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聆听窗外声音重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教师学习外面的先进经验;家校合作共建重在打造家庭与学校合为一体的教育。同时,新教育倡导学生晨诵、午读、暮省让学生开启一天的美好生活,能够时时与书为伴,日日为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

新教育所倡导的行动和理念已经被大多数学校所接受,各校通过实施新教育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通过参加两次新教育年会我们能够深深地感受到所有的新教育实验校都体现了一个“新字,一是理念新,二是方法新,三是学校新,四是教师新,五是学生新。总之,到每个新教育学校都充满了新气象,都能够感受到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教育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推进每月一事

今年年会的主题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推进每月一事。会议内容丰富,主题鲜明。通过参加这次年会,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培养学生习惯的重要性。我们也在抓习惯养成,但是抓得很松散,没有形成体系,这次年会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借鉴,指导我们做好今后的习惯养成,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明确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

叶圣陶讲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好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发展。但是要养成什么样的习惯,这次年会给了我们很大启示。

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是基础。学生的穿衣戴帽、坐立行走、卫生、劳动都是生活习惯。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学生的读书习惯、写作习惯,能够写正确的字,正确地写字;倾听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认真做题,检查的习惯;积极思考,敢于表达的习惯。

再次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社会习惯,如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能够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社会准则。

最后要有良好的交往习惯,如让学生能够尊重他人,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好习惯决定好品质。学生要养成的习惯很多,但是这些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培养,需要一个一个培养。推进每月一事,就是把这些习惯以月为主题,对每个习惯进行细化,进行有重点训练和培养,使之成为学生终身习惯。

(二)习惯养成需要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

良好的习惯养成需要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本次年会谈到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家庭在培养学生习惯方面的作用。通过论坛,大家感受到,离开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学生的习惯不易养成。如学生的生活习惯,就是在家培养起来。有些孩子的父母不注重个人修养,习惯不好,直接导致孩子没有好习惯。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有父母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不会有习惯。因此,学校在教育好学生的同时,也要正确引导父母,让父母用积极的力量影响孩子,让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

学校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场所,特别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校承担着重要的职责。教师要把习惯培养放在第一位,列出各种习惯的清单,然后通过每月确定一个主题进行训练和培养。

通过科学研究证明,一个人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时间,最多需要49天,因此,每月一事,完全可以培养学生一个好习惯。

只有家庭与学校形成合力,才能够使学生养成好习惯,成就好未来。

(三)习惯养成需要坚持

新教育提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坚持就有奇迹。习惯的培养也需要坚持。特别是推进每月一事是一项大的工程,因为每个月都要去做,每个月都要有成效,这就需要坚持的力量。一定要牢记,只要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成绩不是问题。但是现在有些老师还是把目光放到学习上,对于习惯的养成重视不够,虽然开展每月一事,但是由于任务量大,有些老师坚持不下去。所以,坚持才能够把每月一事推进下去,才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正确处理习惯与学生天性关系

要正确处理习惯养成与天性的关系。现在有些学校虽然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却忽略了学生的天性。如小学生本来好动,好玩,天真活泼可爱,但是学校出台了很多的苛克要求,不允许学生在校园跑跳打闹,不允许学生在室外大声喧哗等等。这些不是让学生养成习惯,而是在奴化学生,让学生顺从,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因此,在培养学生习惯方面一定要处理好习惯与天性的关系。不能以培养习惯为名让学生太听话,太顺从,而没有了个性。

(五)深入推进每月一事,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这次新教育第十六届年会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也为我们今后如何对学生习惯培养起到了很好借鉴和帮助作用。我们要学习新教育先进学校的成功经验,扎实推进每月一事内容的研究。要认真研究每月一事应该做哪些事,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对学生的习惯进行培养,要形成主题系列,不能盲目。要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出发,研究哪些习惯需要学校进行培养,哪些习惯是学生自能习得,如何做到学校与家庭的紧密结合。要逐步探索出推进每月一事的好经验、好做法,力争通过每月一事真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对今后新教育实验工作的思考

新教育实验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新教育之火正在燃遍神州大地。作为新教育实验学校的一员,我们已经开展了两年的实验,并且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那么今后新教育实验的路该怎么走,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要继续加强对新教育实验的理论学习

随着新教育实验的深入开展,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也在不断地创新。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理念不断推出。因此,我们要扎实学习新教育实验的理论知识,提高对新教育实验的认识高度。学校要组织编辑新教育学习手册,把一些核心理念进行搜集和整理。同时组织全体实验教师要认真学习朱永新编写的新教育专著,以及朱永新所做的年度报告。同时要加强对新教育十大行动的理论研究。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进行学习,从本质上把握研究内容的实验主旨,从而更好地开展新教育实验研究。

(二)要深入开展新教育实验的各项研究

新教育实验重在行动。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我们已经开展了六大行动,并且坚持得很好,今后还要继续坚持。要巩固好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培养卓越口才、缔造完美教室、构筑理想课堂、晨诵、读写绘的研究成果。要对上述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不能只停留于现有成绩的基础之上。要及时总结经验,推出更多研究成果。特别是师生共写随笔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通过师生共写随笔来推进教师专业成长。现在我们的课堂效率还不高,教学质量还不够理想,需要我们在构筑理想课堂上要下功夫,下大力气,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下学期研究的重点要放到推进每月一事上。要学习借鉴先进学校的成功经验,与先进学校进行沟通和交流,吸取他们的成功经验。同时要成立课题项目小组,专题对每月一事进行研究。要从培养学生习惯入手,从小事做起,每月设立一个主题,每个月培养一个习惯,力争用三年时间让实验小学所有学生都能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新教育实验的各项内容虽然相对独立,但是都有一定的联系,都是从培养学生的素质入手,所以新教育实验要形成合力,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切入点,发挥新教育实验作用,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

(三)通过活动推动新教育工作的开展

新教育实验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需要通过活动来推动新教育实验的开展。在今年十月份我们将开展新教育实验展示周活动,把新教育全面推出去。要利用一周时间每天两个主题来展示新教育实验取得的成果,体现在新教育理念指引下师生发生的可喜变化,以及学校发生的巨大变化。在新教育实验展示周我们将邀请兄弟学校来进行参观交流。在2017年的1月份我们要举办新教育实验第二届年会,总结2016年新教育实验取得的成果。除了上述两项活动外,我们还继续开展构筑理想课堂主题系列活动,培养卓越口才系列活动,通过活动来推进新教育工作的开展,加快新教育实验的步伐,真正通过新教育使学校有新变化,有新气象,有新的更大的成绩。

新教育实验虽然在我校已经开展两年时间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理想的状态。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整体素质还不高。虽然,教师参加新教育实验的热情很高,但是成长还是很慢。现在,教育面临的难题就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虽然学校在竭尽全力在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但是效果还不佳,特别是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师如何把先进的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第二、学生的综合素质还不高。虽然,我们每天都进行晨诵、暮省、营造书香校园,培养卓越口才。但学生的综合素质还不高,主要原因一是学生的流动性很强,每年转入学生太多;二是学生整体习惯还不好,自理能力,自学能力还不强。三是有些教师还是把目光聚焦到学生的成绩上,还没有认识到只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是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

第三、教学质量还不高。我们开展的新教育实验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通过质量监测学生的成绩还不够理想,还没有达到让农村孩子享受更加优质教育的目的。

第四、课堂教学效率还比较低。虽然,我们一直在努力构建理想课堂,也开展了一些活动,但是课堂质量并不高,“少讲多学,精讲多练的思想还没有真正贯彻到课堂教学之中,还要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虽然,存在着这些不足,但是取得的成绩还是非常显著的,变化也是非常大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教育局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只要我们坚定不移走新教育实验之路,紧紧抓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个核心不放,以习惯养成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新教育实验就一定会获得成功,新教育之花就会开遍实验小学整个校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