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语文生活123
语文生活123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775
  • 关注人气:2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车十八人(木心)

(2018-08-08 14:15:54)
标签:

一车十八人

《温莎墓园日记》

木心

分类: 小说园地
一车十八人(木心)

一车十八人 

《温莎墓园日记》  木心


我们研究所备有二辆车,吉普、中型巴士。司机却只有李山一个。

李山已经开了三年车,前两年是个嘻哩哈啦的小伙子,这一年来没有声音了,常见他钻在车子里瞌睡,同事间无人理会他的变化,我向他学过开车,不由得从旁略为打听,知是婚后家庭不和睦

这是老戏,恋爱而成夫妻,实际生活使人的本性暴露无遗,两块毛石头摩擦到棱角全消,然后平平庸庸过日子,白头偕老者无非是这出戏。我拍拍李山的肩:“愁什么,会好起来的,时间,忍耐一段时间,就好了。”他朝我看了一眼,眼光很暧昧,似乎是感激我的同情,似乎是认为我的话文不对题。


我渐渐发现《红楼梦》之所以伟大,除了已为人评说的多重价值之外,还有一层妙谛,那就是,凡有一二百人日常相处的团体,里面就有红楼梦式的结构。我们这个小研究所,成员一百有余两百不足,表面上平安昌盛,骨子里分崩离析,不是冤家不聚头,人人眼中有一大把钉,这种看不清摸不到边际、惶惶不可终日的状况,一直生化不已。于是个个都是脚色,天天在演戏,损人利己,不利己亦损人,因为利己的快乐不是时时可得,那么损人的快乐是时时可以得来全不费工夫的。


有时我叹苦,爱我的人劝道:“那就换个地方吧。”我问:“你那边怎么样?
”“差不多,还不如你研究所人少些。”我笑道:“你调到我这边来,我调到你那边去。”——我已五次更换职业,经历了五场红楼梦,这第六场应该安命。


夏季某日上午,要去参加讨论会,十七个男人坐在中型巴士里等司机来,满车厢的喧哗,不时有人上下、吃喝、便溺……半小时过去,各人的私事私话似乎完了,一致转向当务之急——李山呢,昨天就知道今天送我们去开会的,即使他立刻出现,我们也要迟到了。

李山就是不来。

我会开车,但没有驾驶执照,何况这是一段山路,何况我已经五次经历红楼梦,才不愿自告奋勇充焦大呢。
李山还是不来。


三三两两下车,找所长,病假。副所长,出差。回办公室冲茶抽烟,只当没有讨论会这回事。


李山来了——大伙儿弃烟丢茶,纷然登车,七嘴八舌骂得车厢要炸了似的。
“十七个等你一个,又不是所长,车夫神气什么,也学会了作威作福。”

“瞧他走来时慢吞吞的那副德性,倒像是我们活该,李山,你知不知道你是吃什么的!”

“我们给车钱,加小费,李山你说一声,每人多少——你罢工,怎么不坚持下去,今天不要上班嘛,坚持两星期就有名堂了。”

“记错了,当是新婚之夜了,早晨怎舍得下床,好容易才擘开来的。”


“半夜里老婆生了个娃,难产,李山,你是等孩子出了娘胎才赶来的吧?


“我看是老婆跟人跑了,快,开车,两百码,大伙儿帮你活活逮住这婆娘,逮双的。”

李山一声不响。自从我向他学开车以来,习惯坐在他旁边的位子上。那些油嘴滑舌的家伙尽说个没完,我喊道:


“各人有各人的事,难得迟到一回,嚷嚷什么,好意思?”

“难得,真是难得的人才哪,谁叫我们自己不会开车,会开的又不帮李山的忙,倒来做好人了。”

竟然把我骂了进去。这些人拿此题目来解车途的寂寞,也因为平时都曾有求于李山,搬家、运货、婚事丧事、假日游览……私底下都请李山悄悄地动用车辆,一年前这个嘻哩哈啦的小伙子肯冒风险,出奇兵,为民造福。近年来他概不理睬,大家忘了前恩记了新怨,今日里趁机挖苦一番,反正今后李山也不会再有利可用,李山是个废物,只剩抛掷取乐的价值。

“话说回来,不光脸蛋漂亮,身材也够味儿,李山眼力不错,福份不小,该叫你老婆等在半路,我这么拦腰一把,不就抱上车来了么,夏天衣裳少,欣赏欣赏,蜜月旅行。”

“结婚一年了,老夫老妻,蜜什么月。”

“我是说我哪,他老婆跟我蜜月旅行,老公开车,份内之事。”
哄车大笑。

“女人呀,女人就是车,男人就是司机,我看李山只会驾驶铁皮的车,驾驶不了肉皮的车。”

“早就给敲了玻璃开了车门了。”
哄车大笑。

十六个男子汉像在讨论会中轮流发言,人人都要卖弄一番肚才口才。我侧视李山,他脸色平静,涵量气度真是够的。

“闭上你们的嘴好不好,不准与司机谈话,说说你们自家的吧,都是圣母娘娘,贞节牌坊。李家有事没事,管你们什么事?”

一个急煞车,李山转脸瞪着我厉声说:
“我家有事没事管你什么事?”

我一呆:
“我几时管了?”
“由他们去说,不用你噜苏。”
他下车,疾步窜过车头,猛开我一侧的车门,将我拉了出来。

“你倒怪我了?”我气忿懊恼之极!
李山一跃进座,碰上门,我扳住窗沿,只见他松煞车,踩油门突然俯身挥拳打掉我紧攀窗沿的手,又当胸狠推了一把——我仰面倒地,车子一偏,加速开走了。

“李山,李山……”我仓惶大叫。
巴士如脱弦之箭——眼睁睁看它冲出马路,凌空作抛物线坠下深谷,一阵巨响,鸟雀纷飞……

我吓昏了,我也明白了。

心里一片空,只觉得路面的阳光亮得刺眼。
好久好久,才听到鸟雀吱唧,风吹树叶。

踉跄走到悬崖之边,丛薮密密的深谷,没有车影人影,什么也没有。
…………

不能说那十六个男人咎由自取。我要了解那天李山迟来上班的原因——能听到的是他妻子作了对不起李山的事,不是一桩一件,而是许多许多,谁也说不明说不尽,只有李山自己清楚。


 


《一车十八人》

——木心对人心的透彻


这篇小短篇,写了一个既温暖又恐怖的故事。

李山,是一个在“研究所”开车的司机,已经为这个研究所开了三年的车,头两年的时间里是一个挺活泼的小伙子,但是最近一年一直状态不太好。

在研究所里有知道情况的人,是李山结婚后的家庭生活不和谐,导致李山整个人没了精神。

其他年轻人都是一种调侃和戏谑的态度,每天都把这种情绪发在李山身上,在李山身上和精神上雪上加霜,而我每次看李山心情不好的时候,都是适度的安慰他一下。

某天,所里要去开集体的研讨会,大家都在等着李山来接,而李山迟迟没来,等过一会李山晚来了之后,大家又是在车里开李山的家庭不和谐的玩笑,整个车里除了我和李山,他们都笑的很开心。

我站出来说:各人有各人的事,难得迟到一会儿,嚷嚷什么!好意思的吗?

车里其他人都一股酸酸的口吻说:呦,迟到了还不让人说?每天和媳妇那个样子,还得让我们吃亏吗?

说完后,车里又哄堂大笑,整个气氛十足的让我不舒服。

李山朝我吼:我家有没有事,用不着你管!

我很委屈的说:李山,李山,我几时管了?

李山把我轰下了车,并骂我多管闲事,并狠狠的关上了车门并锁住,留我一个人在路旁焦急又无措。

正当我觉得委屈的落泪的时候,只见整个巴士车,加速冲起来,速度越来越快,一瞬间冲到了悬崖下面,只见落叶簌簌的落下,而不见车。

我只觉得整个人脑袋嗡的一声、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踉跄的走到悬崖边上往下瞧,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没有.......

故事很短,我相信大家都看懂了,给我的冲击很大,而且读完后会有些许后怕的感觉。

其实我有代入感,如果当时我在车里,没有帮助李山呢?就算我没有明着面讽刺、戏谑李山,而我只是一个车里的看客呢?漠不关心的看着周遭的一切呢

不要畏惧你的敌人,他们至多会杀死你。

不要畏惧你的朋友,他们至多会出卖你。

但要知道有一群漠不关心的人们,

只有在他们不作声的默许下,

这个世界才有杀戮和背叛。

—— 亚辛斯基

如今人们习惯了“人人各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习惯了冷漠的看待在身边的不公的事情、习惯了“默默的走开、离开自己看见的不公之事”。

人人都是网上的正义之士、“键盘侠”,生活中却是冷漠的看客、懦夫,你不觉得很讽刺吗?

我觉得像这种情况形成的原因简单的讲就是——付出实实在在的善良的成本太大,回报太低,而躲在屏幕后面的口诛笔伐,成本相对少,而且还能获得自己精神上的成就感。

写到这里,我这精神分裂型人格又不可避免的出现矛盾。一方面自己似乎声讨的就是那些只会在网络上口诛笔伐的键盘侠,而一方面自己这种行为不也是一样的吗?和键盘侠有什么区别呢?

另一层分裂型矛盾在于,自己呼吁的是生活中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但是我又想为什么做一个善良的人还需要呼吁呢?

就像我自己觉得像那种“感动中国人物”形式性的颁奖,到底目的是什么呢?

一个社会,发展到把人应该做的事情加以大力褒奖和名誉,本身不就是一件很荒诞的事情吗?

感动中国里面发生的事情,不就是应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态吗?不应该深究是生活中没有了这种常态的原因吗?找到原因,然后尽力的去得到解决的办法。

想起之前一个朋友发的一段话:喝酒后不能开车,是因为酒后开车危险,伤人伤己(我自认为主要是伤人),而现在很多这种情况是大家互相通气说哪里没查的交警,哪里可以走........这不就是一种本末倒置的事情吗?

但是生活中这种本末倒置的事情很多,根本举不胜举,像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靠公务员的文章,当这种本末倒置的情况,成为了常态,人们已经不去反思了,相反,像我这种会去思考的才是异类,这不是一件很荒诞的事情吗?

写到这里我又想到,如果感动中国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发生在公务员年底大会上,大力鼓励、褒奖公务人员的年度工作,会是一种怎样的闹剧呢?

我写到这里,肯定也有人没读明白,我就再具体点说。拿公务员举例子,一个是大力褒奖公务员的工作和教育(想象成感动中国大会的形式)、另一个是引导和教育即将进入公务员系统的年轻人你未来工作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哪个你认为更重要?

那你再仔细思考一下,你会不会有点明白了呢?

 

人之所以为人(当然这不是泛灵论的观点、泛灵论认为万物皆有灵,我们暂且不以此为立论点),是因为我们不同于其他动物。万物丛林法则(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不应该在人类身上出现(因为我们会有各种规范和秩序),我们一直倡导的是人道主义关怀,这些你如果认同的话,那么你就会觉得——当善良这种应该是纯粹本质的东西已经是在人类中普遍缺失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做的是究其根本去找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像一场闹剧似的形式主义去博得那些无用的眼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魔轮(木心)
后一篇:SOS(木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