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区域活动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2017-11-14 11:15:38)
标签:

教育

课题《区域活动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区域活动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研究》,从开始着手到形成研究报告历经了一年的时间。在课题的研究阶段,我们课题组成员通过自己在工作中的探索及不断的总结经验,并广泛征求幼教同行的意见和建议,遇到问题虚心的向他们请教。同时也得到了区教研室魏颖老师和王晓莹园长、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按照课题方案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一、问题的提出和确立:
《纲要》中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在任何区域活动中,幼儿时时刻刻都需要与成人、同伴用语言交流。我们是一所新建乡镇公办园,幼儿的爸爸妈妈都在外面打工,和孩子在一起的基本上都是爷爷奶奶,孩子缺少在沟通、语言交往能力方面的引导,他们往往缺乏与他人交往的技能,特别是我们农村幼儿运用普通话进行交往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不善于主动地与人交谈;有些孩子不敢在集体面前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些孩子甚至不会表达,常常要借助情境性语言等。因此,我们结合现阶段情况,于2016年12月,开展了“区域活动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并提出申报。
二、课题的界定与解读: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语言交往是一种社会互动和学习的主要形式和途径,是否具备良好的交往意识及能力将决定着儿童能否顺利融入团体和社会。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内在语言潜能是在环境的刺激、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幼儿语言的发展依赖于对玩具、器械的操作和感兴趣程度。为了满足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激发幼儿的语言交往兴趣,我们尝试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以此来丰富幼儿语言交往的内容,满足幼儿的语言交往需要,培养幼儿语言交往的主动性。本研究主要对幼儿在不同区域活动中的语言交往能力进行比较,观察记录幼儿在不同区域活动中交往能力的具体表现情况,及发展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三、本课题研究达到的目标
1.通过幼儿在园期间的区域游戏活动,找出其在交往语言中的薄弱环节和阻碍其语言交往发展的要点,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经验和实践操作经验,加以疏导。
2.通过实践研究,总结出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3.通过研究,使我们的孩子喜欢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能主动的与他人进行交流。让幼儿能够融入集体,融入同伴,学会简单的语言交往,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有效改善幼儿心理上以自我为中心,普遍存在不善于交往或不会交往的现象,懂得交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4.家园共育积极探索培养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充分利用区域活动中的各种资源发挥幼儿的语言能力,促进幼儿之间的语言交流。
2.在各种区域活动中,提高幼儿在各种不同场合的语言交往能力。
3.在区域活动娃娃家、烧烤店等游戏培养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以及幼儿之间共同合作,解决困难的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幼儿的爸爸妈妈都在外面打工,和孩子在一起的基本上都是爷爷奶奶,孩子缺少在沟通、语言交往能力方面的引导,他们往往缺乏与他人交往的技能。我园是一所改扩建幼儿园,地处东樊新社区,幼儿的普通话交往能力特别弱,家园不一致,具体表现在不善于与他人交往,不敢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层次随年龄的不同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此课题在本园幼儿中进行研究,班级幼儿和教师作为此项研究的对象,此项研究将定位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其中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我们开设的区角活动大致有:阅读区、角色区、智力游戏区、科学区、美工区、建构区等。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
本研究是在高陵区药惠中心幼儿园3—6岁幼儿进行的,共6个班。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比较,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这也是我们常用的方法,游戏的观察与评价都以此为依据。我们在区域活动中等够清楚地看出,孩子的语言交往能力如何,然后有针对性、适时的介入游戏中。
2.个案研究:将一些比较典型的区域活动中出现的个案,进行跟踪、分析,然后进行间接性或者直接性的游戏指导,并在区域活动后及时撰写案例及反思。最终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3.行为研究法:将多种游戏安排到班级幼儿的游戏中,然后进行以幼儿为主体的观察、分析、反思,再行动,发现区域游戏对于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起着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与分析:
在近一年的研究中使我们园所的老师充分认识到区域活动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我们在本课题的实践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以下是我们的成果分析:
1.经过研究,本课题在理论方面的主要收获,就是在于寻找区域活动中幼儿语言交往的机会和能力发展的根本规律。主要包括: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本园幼儿,首先是环境因素(地理位置)。居住的条件,邻里之间的关系,均是影响幼儿语言交往的客观外部条件;其次家庭因素,爷爷奶奶带孩子的情况居多,与孩子语言交流甚少,再者,农村幼儿运用普通话进行交往的机会几乎为零;最后,在与同伴交往时,也存在交流困难。因此,为弥补环境、家庭教育和同伴交流中三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幼儿园应加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语言交往的有效形式。因为区域活动时,孩子是自主的、自由的也是自发的一种游戏。区域活动能很好地发展幼儿之间的语言交往。可以说,区域活动对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2.本课题在一年的研究实践中,共完成了一些科研报告,为下期课题的开展,明确了方向。主要有:
(1)“区域活动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培养”的活动设计。
(2)“区域活动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培养”的观察记录表册。
(3)“区域活动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培养”的教育随笔。
(4)“区域活动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培养”的案例分析。
(5)“区域活动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培养”的论文。
(6)“区域活动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培养”的课题总结报告。
九、研究后的思索
从确立《区域活动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研究》这一课题开始,课题组成员就展开了收集资料,以利于幼儿更好的开展区域活动。在幼儿游戏中,认真做好观察记录,深入游戏中和孩子幼儿一起活动。在这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成员通过不断的观察、分析,反思活动,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语言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次,在总结课题研究成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在组织引导幼儿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对于幼儿的观察和指导有了飞跃式的进步。同时,我们也清楚的意识到亲子交往在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孩子的语言交往能力,将有利于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开成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并帮助孩子顺利成长为成功的社会人。课题的结题并不代表结束,我们将把研究延伸到下一课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