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延祐三年(1316)立。龟趺螭首。篆额“纯阳上宫吕仙翁神游记”。冠高1.19米,宽1.17米,厚0.45米。身高1.925米,宽1.107米,厚0.40米。朱象先撰文,□利吉思书丹,孙德彧篆额。碑文以楷书正、背两面书写。均为28行,行48字。碑文主要记述的是吕洞宾神游显化的故事和刘若水等人创建九峰山纯阳上宫的经过,为研究九峰山纯阳上宫的重要史料。可惜后半部分文字多漫泐不清,无法识读,仅知其大意而已。2006年后,被永乐宫文管所私移至永乐宫吕公祠外东南角保存。
清真观妙致虚大师终南山古楼观大宗圣宫三洞讲经师、道祖说经台住持提点朱象先撰
金紫光禄大夫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利吉思书丹
特授神仙演道大宗师□□□□真人□领诸路道教□□□□问道教事辅道体仁□□□□真人孙德彧篆额
纯阳仙翁,仙迹遍寰海。兹乃诞灵毓秀之乡也。按传记,大河之东,郡曰古蒲,镇名永乐,即仙翁之世居也。父祖皆历显宦。当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四月十四日出生,有异质。幼而颖悟,日记万言,矢口成文。元和中,擢进士弟,未赴调,去。游庐山,遇钟离云房,授天遁剑法,□于大丹三一之道。于是谢绝世务,入九室,精思道成,自号纯阳子。或隐或显,变化无恒。坐在立□,朝吴暮楚。凡神游之迹、灵奇之事、文章翰墨,代有崇道名公,各纪所闻,萃而成编。若《真常集》、《混成集》、《飞吟集》等书,及散见于国史野史、诸家文集、碑志。其仙机契遇,如西山之施肩吾、燕相之刘海蟾、河南之朗然子、华山之陈希夷、海陵之徐神翁、零陵之何仙姑,以至烟萝子、马自然、刘高尚、皇甫清、虚之伦,不可殚举。或受道,或从游,皆当世所闻之尤著者。至若谒滕子京于岳阳,则称回道士。宋政和中留题栖云菴,则曰昌虚中。崔中受《沁园春》词,问姓名,则云生山口。长江口全州谒蒋晖,名刺书无上宫主。横浦黄箓求斋,众不之,顾题词于壁,大书无心昌老来。引牧童牵黄犊谒钟弱翁,赋《牧童诗》。既别,人见荷两瓮出郭而去。或又称向先生,回后□、同客、谷客、吕元圭、三山道士、阳纯、又作两圆相及、尽一山下有三池。类此者尚多。
丁晋公谓倅番易见之曰:君状貌肖李赞皇,它日功业悉如之,其终果然。韩忠献琦晚年喜延方士,仙翁垢服求见。公问何所能,曰:能墨试。令为之,即掘地为坎,就□焉,公不悦。俄成,□视之,良金也,□□有吕字。庭下烟云滃然,则已亡矣。其余如狄武襄青、石守道人李玉溪观、尚书贾师雄、范忠宣、纯仁三□赵阅道、洛阳富郑公、张洎石、杨休、吕惠卿、丞相张天觉、岳守王纶、长沙钟将之,悉数之不能。或一际或再逢,或得寿或得名。或遇犹不遇,皆近代显贵文人,斑斑然载在传记,有征而不诬者。
又尝吴兴访沈东老,以榴皮书诗。及作自传神于壁,历年滋久。薜荔青葱环其像,仙体独露,片叶不侵。东坡所和三诗在旁,至今□者□观之。
江州瑞昌集仙堂,一日一道人至,众鄙其陋而遣之,遗一笠地上,揭之不起。祷于师祠,笠下地有吕字。人谓土可疗疾,才取至数尺,字□不灭。寻水出,乱之则无。□定,吕字浮水上。白玉蟾纪其事于碣。
若夫度老木、问黄龙、燽郭上灶、投梳为龙、□鱼再活、推车入罐,种种灵异。是其同狡狯变幻衒鬻者之为政尔。显道用,敬痴迷,度有缘,诱来学。虽身游世表,跛跛挈挈,未忘斯世之数也。故无论贵贱少长,皆喜闻乐道。至于像事之者,则又似乎世亦不忘之也。
尝思夫列仙众矣,奚独至是哉?岂由愿□重、化度溥、玄量大而报缘亦大也?近全真教启,宣风大扇,东尽海,西迈蜀,南隃闽广,北际大漠,莫不家奉户敬,
□□□□。自昔道化之行,未有如是之盛也。
迹其所来,重阳甘水之遇,五篇秘语之传,实此仙翁发之。是故天章褒锡,若天尊、若真君、若帝君,屡加徽号;崇庙貌,严祀典,得非善道淑世有裨政□而然耶!仙翁广度之念,至此亦□少酬矣。
即此,纯阳上宫实仙翁桑梓、往来游宴之地。其地群山立,石室当阳;两峦对峙于前,九峰环壅其后。中有沃野,坦然砥平。木茂泉甘,可殖可苑。人闲日永,地僻春浓。诚小有洞中之一天也。渊静刘公先生,本襄阳人。壮岁入道,受业武当紫霄宫,□□遇真受词□。以兵乱北迁,初居终南重阳宫。因游太华,游紫微宫,以夙缘□□遇清和高弟体玄赵讲师□□□□□□□,倒心师事焉。后闻永乐有纯阳仙翁祠,忻往禩□□后□□□瑞云□□□□□□□□□□□□□□□□□□□□□不能去,扣瑞云“此何所也?”曰:此□□□□□□□纯阳仙翁□焉。□□□□□□有□□□立□□□为堂□之□苞,谓瑞云曰:吾将□此为千年福地,以报往□□□之恩。未几,□得□□□□□□□□□□□□□□□□□来□子趍父□,皆不□尔,□然而然。由是水云气合,异□成□,相与结茅,以□后□兴缘事大□□□□□□□□□□□□□□□总□徐□□□尔□修疏诣几所□□本山仙迹,宜□□焉。清和、真常二宗师□□□□□□□□□□□□□□□□□人代□□□□□□□顾临□,俯从渊静之请也。□览形胜,大加谬赏,且赞以诗。及名山为九峰玉椅、□□□□□□□□□□□□□□□□□□俾□置下院恒产,为赡众悠久之计。仍令斵玉石为像,置洞中□□□□□□□□□□□□□□□□□□□□□□□□□□□□□□日渐向成殿堂寮□□厨库厩。凡所位置,□□□□□□□□□□□□□□□□□□□□□□□□□□恩例,锡号渊静大师,并金襴紫服。丁卯,掌教诚明真人以渊静□仙源□□□□□□□□□□□□□□□□□□□□□玺书,授提点三宫之职。□是,遐迩归敬,缘力骎骎。□□久乃□□□,接以□务。□□□□□□□□□以□□□。以壬申年七月二十日终于正寝,春秋六十有一。名闻□永昌□□□赠□渊静真人所□□□□□□□□□□□□□□□□提点李志全□于众曰:本山仙翁仙迹,始唐□宋,历金抵今。□□□□□□□□□□□□□□□□□□□□□□□□□皇元甲子十周矣。累代堙废,鞠为荒寒寂寞之墟。吾师渊静先生,刻意□□□□□□□□□□□□□□□□□□□□二十年,变荆榛之地为福庭。俾兹仙迹大明于当世,炉烟不绝,为千万载□□□□□□□□□□□□□□□□□□□□□□皇家祝釐之所。师之功懃,昭昭然在人耳目,孰不闻见!但□□□□□□□□□□□□□□其源□仙迹□□无考,于师之德不得为无负矣。乃嘱讲师周志德□述行状,丐文于一虚□□□首□□谒上□□渊静之□□用□非有□□之迫□衰俗波荡中,屹然自信,雅意祖道。建道场,续道脉,发挥仙翁遗迹,可为有志之士。□壮岁,操□□,行四方,□□□求仙□□□□。不见古人,而欲一观其遗迹;睹物知化,或□其□□。今志全不远数百里,□门求见,□宫记□□□之不可□。以诸方见闻仙迹叙之于端,用成渊静平生之志。虽然学者□知□□之说,夫续者□之所出,而□岂□□□□忘乎迹,而□乎□之所以□,则洞见天机之运,初无彼此之深,而仙之门间,庶乎其可入矣!□学者,其□哉!
峕大元延祐岁在柔兆执徐则阳月朔旦日庚午
宣授三宫提点安仁体静玄德大师李志全、同门人赐紫保和光义大师提点唐道谦、赐紫金襴弘道夷然保和大师(缺)等同立石。
承直即河中府推官□□□
承直即河中府判官□□□
奉议大夫晋宁路同知河中府事□□□
中顺大夫晋宁路河中府知府兼管本府诸军奥鲁劝□事□□□
中顺大夫晋宁路河中府达鲁花赤兼管本府诸军奥鲁劝农事□□□
嘉议大夫少府监少府卿□□□
(缺)
(缺)
(缺)
(缺)
(缺)
(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