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何晓昱的文化艺术博客
何晓昱的文化艺术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194
  • 关注人气:6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初著名画家-吴历《横山晴霭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021-01-16 16:56:07)
标签:

绘画

文化

图片

书法

收藏

分类: 传世书画作品
清 <wbr><wbr>吴历《横山晴霭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 吴历 横山晴霭图卷 全卷

清 <wbr><wbr>吴历《横山晴霭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 <wbr><wbr>吴历《横山晴霭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 <wbr><wbr>吴历《横山晴霭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 <wbr><wbr>吴历《横山晴霭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 吴历 横山晴霭图卷 题跋

清 <wbr><wbr>吴历《横山晴霭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 吴历 横山晴霭图卷 题跋

清 <wbr><wbr>吴历《横山晴霭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 吴历 横山晴霭图卷 题跋

清 <wbr><wbr>吴历《横山晴霭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 <wbr><wbr>吴历《横山晴霭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 <wbr><wbr>吴历《横山晴霭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 吴历 横山晴霭图卷 纸本墨笔 22.8x157.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起首上角有作者书:“横山晴霭。”钤“墨井”印,幅下右角钤“延陵”。卷尾作者自题:“笔正写山横,烟云乱石生。破窗蕉雨过,添却砚池平。十日画成,海天雨霁,红日窗明,展卷题之。康熙丙戌年秋仲,墨井道人。”钤“墨井”印。“丙戌”是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吴历时年75岁。 
       尾纸处吴历自跋:“余近年作画,似勤似懒,有时不辞呵冻,忘暑忘餐,挥毫疾就;有时春暖晴窗,楮墨精良,对之瞌睡。吾不知此病之所来,或谓老之故也。然少年辈往往亦有如此。予数日前颇觉腕力笔健,漫学山樵而成小卷,虽未得其超逸,观之亦可消长夏。五月墨道人又跋。”下钤 “吴历之印”、“墨井道人”,迎首钤“延陵”。本幅及自跋纸上鉴藏印有“陆廷燦印”、“平原陆幔亭鉴藏印”等。后幅有戴兆芬、公望、顾文彬三家题记。 
       作者在尾纸中说此图系学元代 王蒙 之笔,确有苍茫超逸之意。全图多用干笔勾廓,粗笔皴擦,浑朴厚实,脉络分明。由于 画家 早年曾寓居澳门,接触过一些西洋 绘画 ,画中的群山呈显出阴阳向背,似有晴日当空之感,群峰层层推向远方,颇有些空间意识。吴历是中国山水画史上最早融合西洋绘画的画家,该图十分自然妥贴地吸收了西洋绘画重明暗、讲透视的造型技巧,是为一绝。

       吴历(1632─1718),本名启历,号渔山,江苏常熟人,一生布衣,青少年时以卖画为生,中年后信奉天主教,并成为司铎。善画山水、竹石、兼工人物。山水能融诸家之长,自创新意,注意取法自然,景色比较真实,还吸收西法,讲究透视和明暗。竹石宗学吴镇,雄浑苍劲。早年跟王鉴学画,又是王时敏学生,故画风很似王鉴,皴染工细,面貌清润秀丽;中年40余岁时,逐渐吸收王蒙、吴镇之长,形成自己面貌,布局取景真实,安置得宜,并富远近感,用笔沉着严谨,善用重墨和积墨,具立体感,风格淳朴厚润。50至70岁因致力于宗教活动,创作极少,70岁以后在上海卖画,复见不少作品,笔墨趋于苍劲凝练,具浑重拙朴、沈醇沉郁的气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