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社图卷》,北宋,张激,纸本墨笔白描,手卷,纵34.9厘米,横848.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白莲社图卷》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描绘东晋元兴年间,惠远在庐山东林寺同18位贤士建白莲社专修净上法门,并与陆修静、陶渊明、谢灵运相善故事。张激(约公元11世纪-12世纪初),字投子,号投子同叟,生卒年不详。艺术活动约在北宋哲宗、徽宗时期,晚于李公麟。观本副《白莲社图卷》,其作品画法明显受到受李公麟艺术特点的影响,或者说,改卷很有可能是画家对李公麟《白莲社图》的临摹本。
《白莲社图卷》画中人物白描并揉进铁线描,刚健流畅如行云流水,形象栩栩如生;山石皴染,浓淡相适,深谷幽径,奇石嶙峋;树干多粗笔,枝叶用尖笔“鹰爪法”,显得苍劲挺秀,生机蓬勃。画面上共有32人,分成了几人一组,每个人物的姿态各异,使画面波澜壮阔而又不显凌乱。
《白莲社图》的最右端,是白莲社社主慧远法师,他站在虎溪桥旁,迎接远道而来的老友陆修静,两人握手言欢,热情洋溢;在一片巨石环抱中,东林普济大师竺道生在讲经,底下的高僧听得津津有味,在这里,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细节;在竺道生左旁,有一人搔头晃脑,一脸愁容;看此人的穿着打扮,应为童奴。画家通过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表现的却是论经者所述内容的深奥。
《白莲社图卷》画法采用的是李公麟开创的白描手法,树和山石的线条极富质感,枝叶多用尖笔鹰爪法,苍劲挺秀。人物淡墨须眉,浓墨点睛,神采毕现。李德素的一则跋语首句写道:“白莲社图,熙宁中龙眠李公麟伯时居山时所作也。”跋与画恰好互为佐证,所以,《秘殿珠林》续编中,将画卷明确著录为“李公麟莲社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