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选《归去来辞图+鲜于枢草书归去来辞卷》
钱选《归去来辞图+鲜于枢草书归去来辞》画心
钱选《归去来辞图+鲜于枢草书归去来辞》引首
钱选自题
鲜于枢草书归去来辞
内容提要:《归去来辞》是东晋陶渊明的一篇著名的辞赋作品。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归田之初,是一篇述志的作品,文中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也显示了归隐的决心。本副由钱选所绘青绿山水《归去来辞图》卷尾部有鲜于枢草书
《归去来辞》,款识:大德庚子十一月十二日,鲜于枢书于维阳客舍。“大德庚子”即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
《归去来辞图》直接刻画了陶潜这位先贤的风流之态。画面右下年轻的艄公正于船尾执橹,将船只向村岸平缓地推进。陶潜立于前舱,平视前方,面目清和,左手挽带,右手向岸边茅舍前柳荫中相迎的妻儿招摇。此时微风轻拂,陶潜衣裾翩然,神采兼具。身后舱内,一箧书,一包裹便是全部行囊,从而显出他轻松洒脱的归来心态。这幅图卷再现了《归去来辞》所描写的场景,人物的情绪、周遭的氛围被和谐地统一在画面上。卷右上远山一抹,线条轻细,着色柔和,与岸边柳色的苍郁形成对照,似在提示读者,与浮游白云、不染尘烟的生活相比,主人翁更倾向于平淡而有世俗情趣的田园生活。钱选自题诗于上:“衡门植五柳,东篱采丛菊。长啸有余清,无奈酒不足。当世宜沉酣,作色召侮辱。乘兴赋归欤,千载一辞独。”不难看出,钱选在形容陶潜“当世宜沉酣”、“乘兴赋归欤”的洒脱品格中,于画意里也处处彰显着他“一樽独向画图开”的性情。
钱选(1239—1299),宋末元初著名画家,与赵孟頫等合称为“吴兴八俊”。字舜举,号玉潭,又号巽峰,霅川翁,别号清癯老人、川翁、习懒翁等,湖州(今浙江吴兴)人。
南宋景定三年乡贡进士,入元不仕。工诗,善书画。画学极杂:山水师从赵令穰;人物师从李公麟;花鸟师赵昌;青绿山水师赵伯驹。人品及画品皆称誉当时。继承苏轼等人的文人画理论,提倡士气说,倡导戾家画。他提倡绘画中的“士气”,在画上题写诗文或跋语,萌芽了诗、书、画紧密结合的文人画的鲜明特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