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复戡书法·草书跋王羲之《初月帖》
释文:初月帖流畅茂穆 是羲绝佳书 或疑米伪作 吾不解也
吾曾见戏鸿堂有米临七帖 隔此三舍 伏堪
朱复戡书法·自作诗《被捧四绝逼上梁山赋此表态旨在争取》
释文:少能金石诗书画 捧作千秋第一家 浪得虚名起沪瀆 慢传时誉满京华 梁山逼上成骑虎
黄水奔流到海涯 学到老来学不了 不登峰顶不停车。
朱复戡书法·《草书论王羲之书二则》
释文:学王书固须研求用笔 锋端起落 顺势转折 尤宜特重结构 摹其形态 能使平稳 后追险绝 熟则生巧 变化万端 不离团结
若专务点画疏于结体 便拾本逐木 何成字体。
苏、米、黄、蔡
学王书皆未得笔法 乃称大家 特以结体各擅胜长 试观历代名家 无不以结体独具面目 学王书须先研求用笔起落 審其气势摹其结构
能字字团结平稳 而后险绝。
朱复戡书法·《草书自作詩稿·院舍陽溝》
院中出水无渠道
百户住家一小沟 晴日都忙洗被服 汇流似瀑泻溪头 小沟直贯通寒舍 高枕无眠听曲流 五马莊前街道渰(淹) 四邻宅畔晒糧游 愤将巨石牢封堵
夜忽倾盆无止休 满院犹如腾骇浪 夺门几欲渡扁舟 煤球堆垛成浆液 书画盈筐湿半篓 如此甘霖如此遇 每逢此季思悠悠
院舍阳沟
朱复戡书法·跋丁氏家藏何子贞(绍基)墨迹册页
释文;颜真卿学王羲之独辟书体,何子贞学鲁公亦自成流派。此贴能取法乎上,临右军书则又风韵别具。丁氏珍藏遗物,其后人宜永宝之。
乙丑炎夏在沪上 朱复戡 别具下脱无锡两字
朱复戡书法·《悼马公愚》并序手稿
译文:永嘉马公愚、字冷翁,与兄孟容,禀承家学,皆以书画斐声浙南。冷翁尤工篆刻,力追秦汉,尝谓:“印不刻宋元以下”。所作各体书,并与刻画冠绝一时。一九二五间,相继旅海上,时吾与孟容同执教美专。一日,引冷翁来,拟在沪问世,嘱为提携。遂时过访,相互切磋,纵谈古今,所见略同。孟容早世,殊可痛惜。数十年来,冷翁勤攻金石考证之学,艺乃大进,名满寰瀛,睥睨时流,独谓余曰:“当今艺坛,惟使君与操耳”。想见当年豪迈盖世。尝制序相赠,中有句云:“先生于名则信手取舍,于利则随挥去来,豪放纵横,吾不如也”。一生谨慎,洁身持重,则吾不如也。今岁五月,忽传噩耗,五十年老友,一旦长逝,痛失知己,震悼累日未能已。悲赋一律,不尽所怀。
书画传家两百年,寰中驰誉起瓯边。
二难折翼悲容老,三绝推公失郑虔。
指屈郊游遍海内,泪叹知己落樽前。
忽闻噩报催心肺,长使梦魂繋爽然。
朱复戡书法·题《衡方碑》清初拓本(55岁题)
释文:汉衛尉卿衡方碑 纸墨精湛 旧气盎然 继南二字虽模糊不清 将字未泐 至可喜爱
清初精拓可无疑也 甲午七月酷暑 复戡
朱复戡书法·自作诗《五律·怀沙孟海》
昔我年青友,而今共白头。悠悠此岁月,浑浑忘春秋。及老多休憩,逢时亦壮游。相期凌绝顶,一览新神州。
朱复戡书法·自作诗《五律·六五年去沪访徐朗西竟归道山卌载知交一旦长别赋此志
《六五年去沪访徐朗西竟归道山卌载知交一旦长别赋此志哀》有事莅江东,下车访朗翁。那知曾几别,从此不相逢。顿足伤知剑,碎琴痛失锺。忍看云峪圮,含淚仰罡风。
朱复戡书法·题门生孙育孺画水墨牡丹图
“墨分五彩笔如椽沾得荣华入画笺忽忆上林多艳色娥眉谈埽独争妍
”济宁孙育孺余执教美专学生与来楚生、黄若舟同班 忽将五十年矣今楚生充上海画院画师 育孺任中央艺院教授 学得其用皆有成就 堪欣慰也
若舟任上海师大教授。
朱复戡书法·《七绝·寿方介堪八十》
七绝寿方介堪八十 昔年美专执教鞭 忽然五十有三年 西泠重见逢华诞
耄耋莚开诗百篇
朱复戡书法·孔子生平谥号稿
加载中,请稍候......